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河北省水果丰收面临销售难 媒体吁职能部门帮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新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52票  浏览36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0月11日 13:09


  
  商量了半天,李春喜觉得经纪人给出的价格太低,反复盘算还是无法接受,只好将摘下的梨存放到家里,再等一等。李春喜说,往年秋收时,他通常优先将一等梨上市销售,剩下少量的梨包纸后放到地窖储存,等待春节价格合适时再卖。可今年一斤没卖,只能将如此大量的梨堆放在地窖储存,到春节前价格能否上涨,能否销的出去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李春喜:如果行情好了,就卖掉了。如果行情不好就烂掉,扔掉了。
  
  记者:如果仍掉了,就血本无归了。
  
  李春喜:对,什么也没有了。
  
  为什么每斤6毛钱李春喜不肯卖呢,李春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今年产了3万斤梨,一等果能出2万斤,如果按照均价8毛钱一斤,能够收入1万6千元。个小卖相差的,如果卖2毛钱一斤,能收入1千元,加在一起1万5千元。除去农药、化肥4000元,好果只有卖到8毛左右,全家忙活一年才能挣1万多元,这不算工钱,如果雇人一年工钱就1万多,所以眼下卖到这个价钱肯定赔钱。那么李春喜有没有想过借助网络等其它渠道进行销售呢?
  
  李春喜:咱们老百姓哪有那个头脑呢,念出书的会玩,我们连手机还不会玩呢。就知道打进来,打出去,上网根本不懂这些事。
  
  愁归愁,办法还得想。第二天上午,李春喜带着老婆一起到邻居家,想看一下各家的销售情况,一起商量商量,找找销路。
  
  记者:销售不畅,讨论如何应对,对于是否砍树的问题进行争论。
  
  在记者采访中得知,就在李春喜和邻居们为销售的事,一筹莫展的时候,邻村六堡村梨农老侯家的梨,却从来不担心销售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种梨,反差会如此之大呢?记者带着疑问找到了老侯。
  
  记者:每年的时候都不愁卖吗?
  
  邻村六堡村梨农老侯:不愁卖,我们家不愁卖。
  
  记者:别人家呢?
  
  老侯:别人家也不好买。我这东西每年卖的可以的。
  
  记者了解到,虽然同样种的是鸭梨和雪花梨,老侯对于梨树的田间管理十分注重,为了卖相好,种植期间将梨全部采用套袋技术,销售时将梨进行分等级单独处理。
  
  老侯:回去大小还要分类呢。
  
  记者:分开等级。
  
  老侯:分开等级一等果、二等果的,回去包装就全给换了,换成鸭梨专用箱。这个是一等果,这样的分三等。
  
  记者:一等的多少钱?
  
  老侯:一等去年一元。
  
  记者:今年呢?
  
  老侯:今年能卖到1.2元。
  
  听记者说李春喜他们琢磨砍梨树改种葡萄的事,老侯倒是更加坚定了种植梨的决心。
  
  老侯:他这个人工小一点,葡萄人工大。
  
  记者:大家都种葡萄会不会担心,葡萄产量过剩了,价格上不去呀
  
  老侯:将来这个肯定要担忧。
  
  记者:您坚守着种梨,大家都不种了您种。
  
  老侯:肯定赚钱,那是肯定的。这两年梨少了,价格可以了,前两年也卖不动。
  
  那李春喜能不能学学老侯呢?虽然同在一个镇上,李春喜和老侯并没有接触,在记者转述了老侯的经验后,李春喜也动起了心思。
  
  不过李春喜也私下担心,套袋的话投入更大,对他来讲压力不小,最终干不干还得再看。而记者在当地采访时了解到,在五堡镇像老侯这样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年大部分梨农任然按照传统的方式种植管理,果品品质下降,售价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是不争的事实。
  
  记者:目前五堡镇梨种植面积有多大?
  
  张永葆:目前全镇有2250亩。
  
  记者:跟以往比有什么变化吗?
  
  张永葆:跟以往比面积大大减小了,大概在50.60年代,我们是天津鸭梨主要产区,当时种植面积在1万5,6千亩左右。后来因为经济效益下滑,老百姓没有种植积极性了,把它毁掉改种葡萄。
  
  这梨今年到底能不能卖上合适的价钱,是继续种还是不种?李春喜是扎扎实实犯起了愁。但同样是在涿鹿县,有些果农却乐得合不拢嘴,相反是加工厂为收不上来果品而发愁,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而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李春喜和他的乡亲们不断地提到当地葡萄的销售状况,那么葡萄的销售状况如何,李春喜他们为什么对此这么关注呢?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