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加入水果邦 | 找回密码
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洛川:品牌化市场化苹果年收入12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67票  浏览10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4月22日 14:38
  陕西省洛川县在苹果产业上实现了科研、种植、管理、贮存、加工、外销快速高效跟进,且在市场化、品牌化上打开新局面,"洛川苹果"已成叫响省内外的著名品牌。该县2007年苹果总产量达56万吨,全县90%的果品销售,果业总收入达12亿元,比上年增长4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达3810元。
  
  洛川地处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区,全县苹果总面积50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苹果使这个曾经的"陕北粮仓"成为闻名全国的特色经济县。苹果的显著效益使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居于陕西全省前茅,2006年达3374元。据了解,该县共有4.3万户果农,农业人口为16.1万人,去年该县户均果业收入3-5万元的果农达1.6万户,收入5-10万元的7886户,收入10万元以上的户达669户。旧县镇洛阳苹果专业村共110户,户均收入3万元,村民张延民共栽植苹果12亩,连续3年收入超过6万元,去年收入15万元,创下全县亩均收入万元以上的最高记录。
  
  多年来,坚定不移地加快苹果主导产业开发,特别是经过近10年的苹果专业县建设,使苹果总面积达到50万亩,产贮加销齐头并进,形成产业化开发态势。2003年该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县上抓住机遇,明确了瞄准一流、瞄准高端市场,建设全国苹果产业强县的发展目标定位,整合资源要素,加大产业开发。在生产上推广普及以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为重点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大改形37万亩、巧施肥45万亩、果实套袋30亿只,配套果园种草、病虫害统防统治、节水灌溉等措施,通过国家绿色基地认证32万亩。销售上,实施以国内中高档市场和出口基地认证为主的品牌带动战略,建立国内直销专卖店、连锁店36个,获准自营出口的龙头企业达8家,年出口鲜果达1.5亿斤。在加工上,依托项目带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前茅的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独资在洛川建立了伊天果汁(陕西)有限公司,总投资1400万美元,累计生产果汁50817吨,全部出口欧洲及南非,创利3064万美元,为果农增收4亿多元。
  
  2007年省长袁纯清先后两次到洛川调研苹果产业化建设,该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明确了"争创一个品牌、实施两个转变、实现三个领先,建设四大基地"的产业开发战略思路,即争创洛川苹果驰名品牌,实施果业大县向果业强县、苹果产业化向工业化两个转变,实现洛川苹果在标准化生产、科研及产业化向工业化三方面领先地位,建设黄土高原优质鲜食苹果出口生产基地、黄土高原苹果科研示范基地、配套关联产业基地和苹果营销物流基地。9月,《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农业部评审全面启动实施。以中科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等36名国内著名专家加盟"洛川苹果产业开发科技顾问团",更增强了产业开发的强劲势头。县上坚持"板块推进、示范带动"的思路,依托一批具有较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打造"洛川苹果"品牌,形成了品牌引领果业发展的市场化品牌化经营格局。全县新建国际一流标准化现代果业园区200亩,带动了新建示范园(区)15万亩,建成出口生产基地5万亩,其中出口注册果园3万亩。全县有23个龙头企业及协会创建中国女排、人民大会堂专供品牌13个,联结16个乡镇78个村1124户果农,带动基地面积7455亩,创出了16个果品专供市场,22个专卖窗口。洛川荣获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果业20强县"殊荣,洛川苹果成功取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苹果专供基地的授权。
  
  洛川县县委书记高武斌解析道,洛川苹果目前已进入新的开发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就是按照现代果业的理念,探索建立苹果产业品牌、企业(协会)、基地、市场等重点开发环节紧密联结的新机制,走以基地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带基地的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新路子。县长谢京帅表示,今后洛川将从争创名优品牌、扶持企业发展品牌、壮大市场品牌、优化基地品牌、建立品牌联结机制等方面着力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企业、专业合作社与果农尽快建立起紧密型生产关系,实现定向生产、订单销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到2020年全县具有规模的果品营销企业达到70个,建成名优品牌紧密型生产基地50万亩,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艾庆伟
  
  车新华)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