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苹果价格一路下滑 泡沫破灭果农砍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   发布者:olaiya
热度291票  浏览1576次 【共1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2月12日 14:28
  
  熟悉苹果市场的业内人士认为,超市和传统收购商为了争抢好果,抬高收购价格,也是苹果价格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
  
  蛇窝泊镇埠梅头村苹果代购商邹胜本说:“在苹果收购季节,有部分超市委派的收购商来收苹果,由于超市苹果价格相对较高,收购价也高,当地水果代购商为了储存,也跟着提高收购价格,导致苹果收购价一路飙升。”
  
  烟台苹果协会会长赵培策认为,和其他所有农产品一样,苹果价格下滑实际上是正常市场规律的体现。他说:“苹果总产量逐年增加,而收购商越来越谨慎,市场支撑不起来,价跌滞销在意料之中。”
  
  山东省果品市场分析师、牟平区果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立江认为,目前我国苹果入库比例过高,也是导致苹果卖难的原因之一。他说:“在苹果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1/3的产量入库,1/3销鲜果,1/3榨果汁,这是比较合理的,而我国70%多的苹果都入库,无形中增加了成本,给消费者增加了负担。”
  
  栖霞市果业发展局副局长郝文强说,多重因素造成今年苹果价格下降,比如说去年南方水果增产,橘子两块多一斤,对北方苹果销售冲击也很大;出口订单也比往年减少,造成苹果滞销。
  
  于立江告诉记者,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年来苹果出口明显下滑,老产量和新增产量一起扎堆国内市场,也是造成苹果供大于求的原因之一。于立江每年收购苹果七千吨左右,在2008年出口高峰期时出口量能达到90%,但去年只有70%左右。
  
  收购市场亟待规范
  
  近年来,包括苹果在内的农产品价格频频坐上“过山车”,让农民和消费者吃不消。业内人士认为,应多措并举,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
  
  专家认为,果农和收购商应保持理性态度,不可存在“赌博”心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果农认为上一年赔钱了,第二年就能赚钱,收购商也抱着“赌博”的心态,抢着入库,造成“越赔越抢”的局面。
  
  果农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农超对接有关规则,完善市场营销机制,加大价格监管力度。栖霞果农邹胜本说,超市到原产地采购,本意是搞活流通,降低流通费用,稳定市场物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但“黑马”入市叫行,扰乱了果品市场秩序,损害了正当经营商、消费者和农民的利益,处理好果农、经营商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苹果市场良性循环的关键。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图文资讯

最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