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防城港市水果产业不断壮大发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防城港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69票  浏览10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1月07日 14:18
  近年来,防城港市认真围绕“优果工程”建设目标,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水果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普变特,呈现出结构不断优化、水果稳步增产、品质有效提高、果农持续增收的良好发展势头。2008年,全市果园面积达到16万亩,比2000年增长18.9%;水果产量逐年提高,2007年水果总产量达到了5.18万吨,预计2008年达到5.8万吨,比2000年增长25.2%,预计实现水果产值1.39亿元,农民通过种植水果实现人均收入213元。
  
  引种新品种,调整水果品种结构
  
  2003年以前,防城港市水果品种主要是以龙眼荔枝为主,龙眼、荔枝的种植面积曾经占到了全市果树总面积的50%,这种单一的果树种植结构抵抗自然灾害和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因此,引进名、特、优、新水果,调整防城港市水果品种结构刻不容缓。近年来,防城港市先后从台湾海南以及区内科研院所引进了火龙果、杂交柑、无核砂糖橘、早熟温州蜜柑、美国香水柠檬、马来西亚甜杨桃、无粘菠萝、台农“16”号菠萝、台湾莲雾、西瓜等新品种1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8万亩。经过调整,防城港市水果良种栽培面积逐年增加,2008年全市水果良种覆盖率达到了88.2%。
  
  通过加强品种引进,特色品种水果亮点频现。防城区华石镇黄江村的火龙果种植面积已由2002年的700多亩发展到了2007年的4500多亩,成为目前广西乃至全国连片种植火龙果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上思县华兰乡德安村柠檬果场引种美国香水柠檬380亩,产品远销南宁、北海、广东等地,销售价格比本地柠檬价格高出近2倍;防城区黄竹塘村瞄准春节鲜果淡季市场,大力发展特晚熟、产量高的年桔品种,全村种植年桔的农户占了95%,农民人均水果收入近2000元;东兴市马路镇北联村大力发展皇帝桔、大年桔柑桔优质品种,全村现有柑橘面积985亩,成为北联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东兴市松柏村、河洲村大力发展反季节西瓜,种植规模近1000亩。
  
  推广新科技,提高水果产品品质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水果生产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施“优果工程”,防城港市农业部门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组织技术力量深入到各水果产区开展大规模的科技大培训活动,使“优果工程”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果农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00多期,培训果农1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多份。同时,重点引进和推广了有机肥施用技术、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技术、果实套袋技术、病虫害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高接换种等近10项技术。
  
  通过培训和技术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防城区果农通过培训后,采用测土配方指导施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在500亩荔枝、龙眼实施区,荔枝、龙眼产量分别比常规施肥的平均亩增产8.5%和7.5%,平均亩节约化肥7公斤和6公斤,平均亩节本增收达268.1元和322.5元;防城区华石镇“三月红”果实通过套袋后,避免了果实因过多使用农药造成的残留污染和蒂蛀虫、霜疫霉病等病虫危害,而且无裂果,果品着色均匀,平均优质果品率达到98%以上;上思县公正乡信良柑桔果场,通过应用柑橘储藏保鲜技术后,实现了果品增值。2006年该果场保鲜红江橙80万公斤,实现增收48万元。东兴市马路镇竹围村500亩现代农业生态园,种植品种主要为马来西亚红杨桃及杂交柑等,果园采用“猪、沼、果、灯、鱼”的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真正实现了无公害生产目标。东兴市马路镇北联村竹围组林顶权,应用高接换种技术将280株低产柑桔果树改接为皇帝桔,产量达到9000公斤,产值4.62万元;港口区在公车镇水尾、坑尾以及光坡镇中间坪推广柑橘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500亩,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亩增收230元。
  
  目前,全市共建立了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示范样板点10个,面积达8450亩,标准化生产推广面积已达8万亩。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在果园大面积推广,促进了全市果品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优质果品率达到56%,比2000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郑德剑 黄邦贵)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