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海洋乡青年试水“互联网+”:一个月卖出两千斤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桂林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2票  浏览16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7月29日 11:15


  
  现场:一天发65单,一个月卖出近2000斤

  
  从海洋乡政府出发,沿着狭窄的村道走七八分钟,就来到了村民秦新林和谢海燕的家中。
  
  “不好意思,家里有点乱,因为暂时没有合适的办公场地,我们把打包和发货都放到了家中二楼做。”一见面,秦新林就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眼前这位精神的年轻人,就是海洋乡“青年电商团支部”的团支书,也是这个平台物流环节的负责人。5年前,读畜牧兽医专业的秦新林在某集团谋到了一份职业,干得还不错。去年,他自己出来单干,一边开药店,一边帮舅舅和乡亲们卖玉米、桃子、柑橘等农产品。一次偶然的机会,妻子谢海燕将手上的农产品拍了些照片传到自己的QQ空间上,立刻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他们问我这些农产品怎么卖,可不可以给他们尝尝鲜。我就给他们寄过去两斤试吃。没想到,他们都说好吃,留了地址让我们再给他们寄过去。于是我们就这么懵懵懂懂地走上了电商之路。”
  
  一开始,两人只是在网上“卖着玩玩”。爱上网、爱玩微信的谢海燕还在iPad上下载了应用软件APP,把图片、产品介绍、价格全部上传到网上,像模像样地开起了微店。听说翁涛要搞电商平台,夫妻俩第一个表示支持。“我们做了大概有快一年,虽然说都是在‘试水’,但也算是懵懵懂懂摸到了电商的一点门路。在做物流方面也有一些经验。去年我们卖脆皮金桔的时候,几天内接了300份订单,发货要发到半夜两点。所以农业电商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秦新林说。
  
  由于货单很多,谢海燕索性就在大家聊天的时候填起了物流单。仅一天的订单就有65斤水果,分别发往常熟、苏州、深圳、南宁、柳州、来宾等地。谢海燕说,刚开始,他们的客户都是自己的朋友,后来口碑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就培养出了一批忠实的“粉丝”。有一位在南宁银行工作的胡女士,每次都是还没吃完就又下了订单。
  
  而在海洋乡尧乐村委李家湾村,村民李有元正忙着在17亩桃林里“巡逻”。作为青年电商团支部的一名成员,他主要负责水果的种植。“我种植桃子有10多年了,以往都是等老板上门来包片收购,今年成立了电商平台后,动动鼠标就卖出去了。从6月底到现在,我就卖了1500斤桃子。而且价钱也比以前高。以前老板收购价是2元/斤,如今在电商平台上能卖到4-5元/斤。我们种植户真的很开心。”李有元说。
  
  探索:“试水”之后,农业“互联网+”该怎么走
  
  海洋乡青年电商团支部的新概念,让海洋乡的果农们尝到了“鼠标加网络”的甜头。然而,月售水果近2000斤也仅仅是农业“互联网+”的一次“试水”,对于还在摸索的“翁涛们”而言,农业电商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由于刚刚入门,翁涛和他的青年电商成员们遇到了机遇,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我们海洋乡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水果产量大。去年,全乡种植桃子的规模就达到了6万多亩,产量突破了4万吨。仅靠桃子一项,年收入达到10万元的就有600户,1-5万元的有2000多户。所以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电商平台做起来以后,改变了传统的线下交易模式,也促使水果销售呈现分级发展的趋势。比如说,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分选出不同品级的水果,从水果到包装,都可以实现‘按需供应’、‘按量供应’、‘私人订制’。以前,老板都是一块地一口价全包,几毛钱一斤的水果都有。但是现在,网络上的客户有的是要拿去做礼品送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种植、管护、包装、售后方面都要做得精细。比如说水果是否有农药残留,是不是有机种植,等等。”翁涛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