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粤西种草莓价值高
草莓适应性强,南北均可栽培,具有速生、早结、丰产、高效的特点,近年来在广东各地广泛种植。在粤西,利用冬闲水稻田种植草莓,8-9月开始整地起畦,于9月底10月初定植,10月下旬开始开花,以后花果不断,11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底均有果实收获。草莓叶绿、花白、果红观赏价值很高,是观光农业的首选品种之一。
在全国水果第一市的茂名,每年秋冬季市郊公路旁以“茂名草莓浙江人种”而闻名的草莓园已成一种独特的风景线近十年,去年秋本地人开始种植草莓,试图改变这一局面。
一、选择良种壮苗
草莓生长最适温为18-22℃。由于草莓具有自然休眠的特性,即需要一定的低温积累后才能打破休眠、进行花芽分化。在粤西种植草莓,选用浅休眠品种,采用异地育苗,利用本地区冬季较高气温进行露地栽培已达到促成栽培的效果。选择江浙等地区培育的丰香、女峰、春香等休眠浅的品种,选用无病毒组织培养苗或专用繁殖圃假植苗。壮苗的标准是:植株矮壮,根系发达,无病毒及主要病虫如线虫、炭疽病、黄萎病。苗体鲜重25-30克,根茎粗1厘米,绿叶5片以上。
二、选地建园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园地,以前作种水稻的水田最理想。在8-9月开始整地起畦,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0-45吨。加磷肥200公斤,石灰300公斤撒于土面,犁耕或机耕,并起高畦栽培(畦高25-30厘米,畦底宽67-90厘米,畦面宽40-60厘米,畦沟宽33厘米)。
三、适时定植
根据不同年份气温确定种植时间,避免高温(25℃以上)影响草莓成活率。在粤西9月底至10月初(中秋后)开始定植,种植密度8000-10000株亩,双行三角形种植。定向移栽使茎基部弯曲面向畦外侧,使草莓果穗向外。种植深度适中,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标准,植后淋足定根水,及时查苗补缺。
四、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经常浇水或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的水肥,经常松土除草剥除枯叶病叶。盖薄膜前撒施一次复合肥,在花果肥结合喷药喷施叶面肥10-15天/次,并根据植株生长状况追肥1-2次。
2、覆盖地膜:草莓植后10-15天即行盖地膜,最好选择银灰色薄膜(约20公斤/亩),既有增温、防草、保湿、护果作用,又能驱避蚜虫。盖膜前清园整地并追肥一次。盖膜时先将地膜覆盖在苗上,铺至沟底,畦的两侧同时用铲或刀将地膜嵌入畦底土内固定,使地膜平整无皱折,边盖膜边掏洞破膜提苗。也可分别用两片地膜从两侧面固定,使两者在畦面中央重叠,破膜提苗,用瓦片压紧。
3、赤霉素的应用:在草莓现蕾期喷一次赤霉素10×10-6,可以促进花序、果柄伸长,提高坐果率。
4、植株整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匍匐茎、病残果,疏去过多的花和小果、增加通风透光度,减少病虫源,提高果实品质。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
草莓的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等,主要的虫害有红蜘蛛、蚜虫、蓟马。由于草莓生长周期短,花果期半年以上,必须在营养生长期及开花初期对病虫进行预防及控制,在挂果期分小区进行轮流用药,使每天采摘的果实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具体做法如下:选择抗病虫品种、加强苗木检疫避免带病虫种苗带入种植园、草莓与水生作物进行轮作、高畦栽培,地膜覆盖、合理施肥、及时将老弱病虫叶摘除、合理用杀菌剂(百菌清、托布津、氧氯化铜、可杀得、铜大师、粉锈宁、多硫悬浮剂等)与杀虫剂(氯氰菊酯、灭扫利、一遍净、万灵、阿维素、洗衣粉等)对病虫进行防治。此外,还可用瓢虫、寄生蜂、挂黄色小板、盖银灰色地膜等方法进行曲物理生物防治。
六、采收及包装
当草莓果面着色达到70%-90%即可采收。在上午或傍晚进行,每次采摘都将达到采收标准的果实采完,注意轻放轻拿严防机械伤,用小篮或小塑料盒按大小、形状、颜色不同进行分级包装。
在全国水果第一市的茂名,每年秋冬季市郊公路旁以“茂名草莓浙江人种”而闻名的草莓园已成一种独特的风景线近十年,去年秋本地人开始种植草莓,试图改变这一局面。
一、选择良种壮苗
草莓生长最适温为18-22℃。由于草莓具有自然休眠的特性,即需要一定的低温积累后才能打破休眠、进行花芽分化。在粤西种植草莓,选用浅休眠品种,采用异地育苗,利用本地区冬季较高气温进行露地栽培已达到促成栽培的效果。选择江浙等地区培育的丰香、女峰、春香等休眠浅的品种,选用无病毒组织培养苗或专用繁殖圃假植苗。壮苗的标准是:植株矮壮,根系发达,无病毒及主要病虫如线虫、炭疽病、黄萎病。苗体鲜重25-30克,根茎粗1厘米,绿叶5片以上。
二、选地建园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园地,以前作种水稻的水田最理想。在8-9月开始整地起畦,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0-45吨。加磷肥200公斤,石灰300公斤撒于土面,犁耕或机耕,并起高畦栽培(畦高25-30厘米,畦底宽67-90厘米,畦面宽40-60厘米,畦沟宽33厘米)。
三、适时定植
根据不同年份气温确定种植时间,避免高温(25℃以上)影响草莓成活率。在粤西9月底至10月初(中秋后)开始定植,种植密度8000-10000株亩,双行三角形种植。定向移栽使茎基部弯曲面向畦外侧,使草莓果穗向外。种植深度适中,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标准,植后淋足定根水,及时查苗补缺。
四、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经常浇水或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的水肥,经常松土除草剥除枯叶病叶。盖薄膜前撒施一次复合肥,在花果肥结合喷药喷施叶面肥10-15天/次,并根据植株生长状况追肥1-2次。
2、覆盖地膜:草莓植后10-15天即行盖地膜,最好选择银灰色薄膜(约20公斤/亩),既有增温、防草、保湿、护果作用,又能驱避蚜虫。盖膜前清园整地并追肥一次。盖膜时先将地膜覆盖在苗上,铺至沟底,畦的两侧同时用铲或刀将地膜嵌入畦底土内固定,使地膜平整无皱折,边盖膜边掏洞破膜提苗。也可分别用两片地膜从两侧面固定,使两者在畦面中央重叠,破膜提苗,用瓦片压紧。
3、赤霉素的应用:在草莓现蕾期喷一次赤霉素10×10-6,可以促进花序、果柄伸长,提高坐果率。
4、植株整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匍匐茎、病残果,疏去过多的花和小果、增加通风透光度,减少病虫源,提高果实品质。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
草莓的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等,主要的虫害有红蜘蛛、蚜虫、蓟马。由于草莓生长周期短,花果期半年以上,必须在营养生长期及开花初期对病虫进行预防及控制,在挂果期分小区进行轮流用药,使每天采摘的果实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具体做法如下:选择抗病虫品种、加强苗木检疫避免带病虫种苗带入种植园、草莓与水生作物进行轮作、高畦栽培,地膜覆盖、合理施肥、及时将老弱病虫叶摘除、合理用杀菌剂(百菌清、托布津、氧氯化铜、可杀得、铜大师、粉锈宁、多硫悬浮剂等)与杀虫剂(氯氰菊酯、灭扫利、一遍净、万灵、阿维素、洗衣粉等)对病虫进行防治。此外,还可用瓢虫、寄生蜂、挂黄色小板、盖银灰色地膜等方法进行曲物理生物防治。
六、采收及包装
当草莓果面着色达到70%-90%即可采收。在上午或傍晚进行,每次采摘都将达到采收标准的果实采完,注意轻放轻拿严防机械伤,用小篮或小塑料盒按大小、形状、颜色不同进行分级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