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7分果园产出22000斤果 沂源果农刷新苹果高产纪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企业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40票  浏览48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3月04日 09:23
  7分多的果园,产出了22000斤的苹果。拥有这一骄人成绩的果农是谁?2月24日,记者来到沂源县燕崖镇西辉村,见到了创造高产纪录的果农---王春桢。
  
  外行种苹果看出新门道
  
  2000年以前,石匠出身的王春桢和老伴一直靠着自家那3亩口粮地养家糊口。“那3亩地地薄,小麦的产量不高,所以家里的日子过得挺紧巴,为了多挣点钱,所以后来想承包点苹果园补贴家用。”王春桢说。
  
  想法一确定,2000年,王春桢就在村里承包了7分多的果园。“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什么也不懂,所以一切只能摸索着做。”王春桢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老王这个门外汉看出点儿新门道。“当时我偶然发现一条向下长的枝,心里觉得挺好奇,苹果枝向下长对结果有什么影响呢?”带着疑惑,王春桢就留下这些向下生长被人称为只长树不长果的“旺枝”。
  
  产量年年高反对声渐渐少
  
  在承包果园之初,王春桢的做法就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因为我是一个石匠,不懂果树管理技术,家里人认为我是在瞎折腾,所以不管是老伴孩子,还是亲戚朋友都反对我承包。”王春桢说。当看到王春桢留了那么多“旺枝”,家人的反对声更大了。“当时老伴要跟我闹离婚,孩子也不理解我。为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我就下定决心,在山上吃住两个多月,精心管理果树。由于山路无法通车家里又没有抽水机,所以果树所需的肥水,我都用扁担挑,最多的时候一天挑了201担。”老王说。
  
  在辛苦忙活了大半年后,老王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01年产了2600斤苹果,虽然不是很多,老王却自信满满,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整枝办法可行。随后连续几年苹果高产,也验证了老王的整枝方法。2002年产7300斤,2003年产14000斤,2007年产量达到22000斤。“看着苹果产量一年高过一年,家人也就不吱声了。”王春桢自豪地说。
  
  刷新纪录全靠新技术
  
  为什么小小果园能产这么多苹果呢?记者在王春桢的果园里找到了答案。王春祯的果树和相邻人家的明显不同,枝条“低头耷脑”——像垂柳一样朝下长。难道枝条向下长就能多结果吗?
  
  王春桢对记者解释说,这些垂柳式的枝条被称为徒长枝,其营养主要是用来长树的。但我想要是能把长树的营养转到长苹果上,那产量应该低不了。于是我就把徒长枝向下扭转固定,既阻止了枝条旺长,又保留了枝条上大量的花芽,一个花芽到秋天就是一个苹果。此外,由于抑制了旺枝,弱枝的营养状况也得到了改善,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坐果率。
  
  “如果采用垂柳式整枝法,在套袋摘袋、施肥、摘果等各个环节,管理起来都非常方便。同时还能抗风、抗冰雹。”王春桢补充道。
  
  在追求数量的同时,老王在苹果的质量上也下足了功夫。“我主要用有机肥、农家肥对苹果追肥,同时也注意换枝结果。2010年苹果大部分都是80以上,75以下的很少,我要让苹果不仅个大,且甜度还得上去,据相关部门检测,去年苹果的含糖量是17.8%,比以前的14%又高了不少。”王春桢说。
  
  品质这么好的苹果,销路当然也不成问题。据老王介绍,每到10月初,自家的苹果树就被预订一空。“自2007年那次高产后,我就开始对枝条进行重新调整,这几年7分多地苹果园产量维持在1万斤左右,去年的产量是14000斤,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每斤苹果卖到了6-8元的高价钱。”老王高兴地说。
  
  虽然今年已经60岁,但王春桢没有放弃经营果园的打算,依然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我要更努力地提高苹果质量,让自己的苹果走出国外。”王春桢语气坚定地说。
  
  专家点评:
  
  原省农业厅果茶技术指导站高级农艺师李瑰认为,王春桢通过实践摸索出巧用徒长枝的整枝方法,这样就改变了树枝的生长方向,削弱了生长势,积累了养分,从而形成芽果枝,达到了结果的目的。
  
  采用垂柳式整枝技术,一方面使树枝向下生长,改善了光照条件,从而提高了苹果的着色率;另一方面改善了风向条件,抗逆性强,提高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但这种剪枝方法的缺陷在于,结果容易出现大小年,只要让果枝轮流结果,这种现象完全可以得到缓解。
  
  垂柳式整枝技术为老苹果树的改造指出了一条新路子,同时农民王春桢为了创造出一种新的完善的整枝方法,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其创新精神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