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特色果品卖出天价受果农青睐 传统果品竞争激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姑苏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9票  浏览31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1月07日 13:09

  引种技术门槛不低 结出果实不等于成功
  
  猕猴桃喜干、喜暖,一般生长在山区或是土地比较松散的地方,而江苏一带的土质带有粘性并不适合猕猴桃的生长,但在2009年,新巷农科园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合作培育猕猴桃,并在2011年开始零星挂果。如今,园内有600亩猕猴桃,其中100亩经过培育已经在前年挂果,今年的产量近10万斤。
  
  新巷农艺科技园董事长陶建平介绍,中科院是国内最早研究猕猴桃种植的,专家甚至都是该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农艺科技园与中科院的合作培育也填补了江苏猕猴桃种植的空白,如今是江苏规模最大的种植基地。
  
  “引种猕猴桃的技术门槛非常高。”陶建平说,不少邻近城市也有果园开始引种猕猴桃,但频频发生问题,经常来考察、学习,“引种成不成功,并不是看有没有结出果子来,还要看果形、口味、产量等指标,这里面学问大得很。”今年受到干旱高温影响,新巷农艺科技园的100亩猕猴桃约减产3、4万斤,陶建平说,由于天气原因,很多果园都受到了影响,并非技术缘故。
  
  陶建平也承认,与传统的果品相比,引种的稀罕水果确实没有非常好的市场基础,近年来农科园也在想方设法拓展渠道并进行宣传。
  
  只能充当市场调剂品 引种要科学,切忌盲目
  
  “原先葡萄其实也不适宜在苏州种植,后来经过培育和品种改良,如今技术过关了,葡萄也成了地道的苏州地产水果之一。”苏州市林业站副站长王珍说,引种得益于现在的设施农业,但葡萄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任何品种都能服水土,科学论证和科学种植都非常关键,“各地的水果对土壤、光照、温度、湿度的依赖性都不一样,各有特性,把原本不适宜种植的水果引到苏州来,如果不进行特殊照顾,那苗木本身生存就非常勉强,其次也会影响果实的质量产量。”
  
  王珍说,引种特色果品其实就属于设施农业,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正是设施农业的三个基本特征,“首先,设施农业的成本非常高,拿花卉作比方,昆明的花即使空运过来,成本也比在苏州本地培育要低,因为在本地培育需要大量高端设施,投入很大,所以果农引种需要算好这笔帐。”
  
  其次,引种特色果品果农也应当谨慎,“从技术角度来讲,都要先进行小试,然后中试,再推广,而不是盲目地就圈一大片地出来直接种植。在引种之前,应该进行科学调研,不仅仅是简单地品尝果品的口感,了解产量和市场价那么简单。”
  
  一些果农反映,引种后在本地缺乏技术指导,碰到问题都得去外地请专家,还要报销往返机票,成本很高。对此,王珍坦言,一些外地引种的特色果品因为在本地没有成功种植经验,所以确实也没法进行实际的业务指导,她也建议,在引种的时候也应该将技术打包引进。
  
  王珍说,引种特色果品只是市场的调剂品,那些猕猴桃、火龙果口感确实好,营养价值也高,但出于价格考虑,这些水果只能冲击高端市场,但主流的还是中低端市场,特色果品在本地缺乏市场基础,如果大批量种植也会面临骑虎难下的滞销局面。(陆季惠)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