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橘园?改种其他?都难 橘农盼扶持 记者探访崇明横沙岛 6毛/斤收购价10年不变

连日阴雨后,橘园中掉落的烂橘子稀稀疏疏铺了一地。
“如果不能在起霜前卖完(橘子),囊瓣分离、水分消失,那就更没人要了,这些橘子也只能烂在地里了。”吴明启是崇明横沙的橘农,连日的阴雨更让老吴愁眉不展。上周末,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崇明横沙岛的橘园,面对田间不足6毛/斤的收购价,橘农有苦难言。“农委在市区4家公园设立了沪郊柑橘直销点也只能救一时之急,一旦月底活动结束,滞销、贱卖同样存在。”
本报记者 瞿艳花 摄影报道
所见 田头烂橘满地乡间无人收购
长兴岛和横沙岛隔江相望,两岛之间江面比黄浦江略宽,然而45分钟一班的轮渡,将横沙岛隔成了孤岛。上周末,市区微风,细雨,而横沙岛却是风雨大作。记者从上海科技馆坐车前往长兴岛再坐黑车辗转前往渡口,历经3个多小时,终于登岛。
“往年的11月底,橘园已绿油油一片,采摘下的橘子悉数销售完毕,然而今年情况真是糟糕。”看着淅淅沥沥下不完的雨,崇明县横沙乡橘农吴明启更是忧心忡忡。在他的印象中,往年采橘子的季节从来没有下过那么密集的雨水。
跟随老吴夫妻的脚步,记者走进了满是泥泞的橘园,低洼处满是水塘,一脚踩下去,水没过脚踝。与其他枝繁叶茂挂满果实的橘树不同,在15亩的盐碱地里,橘树不及半人高。“雨水一多,挂在树上的橘子很容易被泡浮,捏上去软绵绵的,价格势必也下降。还有些橘子直接就腐烂掉落了。”站在湿漉漉的橘园里,吴明启感慨地告诉记者:“这掉落的,不单单是橘子,更是一年的辛苦和投入的白花花的银子。”
顺着老吴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由于枝头果实太多,一棵低矮的橘树被压弯了腰,再走上前一摸,记者明显感觉,不少橘子的皮质不再紧实,如同中间充了空气般软绵绵的。
“后期销售情况如何,完全靠老天爷帮忙。”据吴明启介绍,11月中旬以后,外地橘销售已近尾声,橘子批发价也从四五毛涨到了6毛/斤。可仅仅装了一车,天就开始持续降雨,现在岛上收橘子的小贩又没了踪影。记者在吴明启家门口看到,一排黑色的筐子里装满了橘子,这些都是3天前采摘的,可至今还未能出售,其中不少“等不起”的橘子已经“败下阵来”。这一幕,老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橘子采摘后只能存放半个月,而一旦起霜,挂在树上的橘子将囊瓣分离,失去水分,不仅卖不了价钱,也无人愿意来收。”
记者所经之处看到,橘树与橘树间的沟渠里,已稀稀地铺上了一层掉落下来的烂橘。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