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敦煌:沙棘将成为华池特色主导产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03票  浏览13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5月20日 14:43
  年终岁末,盘点敦煌市2007年农村经济工作,不由得被丰收的硕果感动和鼓舞,棉花产量再创新高,优质林果喜获丰收,温室蔬菜供不应求,畜禽养殖规模加大,二三产业蓬勃发展,正是这五大产业的长足发展,使得敦煌农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06元,比上年增长366元。
  
  棉花:敦煌农民的支柱产业
  
  棉花是敦煌市多年来的主导产业,也是敦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一个农民即使再不会赚钱,靠着二亩棉花也足已解决温饱,但是不甘寂莫的敦煌农民似乎并不想仅仅解决温饱而已,他们瞅准市场、依靠科技,在科技种田、提高棉花单产上做起了文章。
  
  敦煌市郭家堡乡梁家堡村一组农民龚建军,在传统产业棉花种植上,依靠科技,科学管理,棉花年年高产稳产,经济效益显著。2007年,龚建军种植棉花14亩,他选择了抗病、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金垦1号进行种植,并采用了冬水植棉技术,使棉花喜获丰收,籽棉亩产达到455公斤,总产6370公斤,棉田总收入达到35672元,亩均毛收入达到2548元。
  
  敦煌市肃州镇河州堡村民王宏2007年在自己的3.5亩棉田里种起了小拱棚西甜瓜套棉花,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他的收入再创新高,平均亩收入达8000元。在他的带动下,河州堡村每年种植小拱棚西甜瓜套棉花300余亩,平均亩收入达5000元。
  
  如今,如何提高棉花品质和单产,已成为敦煌市进一步挖掘棉花增产,农民增收的主攻目标。为了将棉花产业这个"蛋糕"做大做强,近年来,敦煌市重点推广了棉花超高产、膜下滴灌节水、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多项科技措施,2007年棉花皮棉单产达124.1公斤,比上年增加7.3公斤,全市皮棉总产达2771.6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9084万元,比上年增加2129万元。
  
  优质林果映红农民致富
  
  阳关镇--素有"中国第二个葡萄沟"的美誉。依靠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优势,目前,阳关镇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葡萄生产专业乡。每到金秋季节,各地客商便纷至沓来,葡萄种植户更是忙得不亦乐乎。阳关镇龙勒村的孙永国,就是靠葡萄发家致富的典型,2007年,他家种植的16亩葡萄喜获丰收,由于穗型好看、颗粒饱满、色泽均匀,客商到地里一眼就看上了他的葡萄,他的16亩葡萄全部和客商签定了订货合同,而且给出了1.3元/斤的好价钱。葡萄热销后,赚了钱的龙勒村村民又摇身变成了买车族,2007年这个村新添6辆小轿车,标志、丰田、北京现代等名牌小车在这里随处可见,全村97户,拥有轿车43辆,真正成了"小车村"。
  
  目前,阳关镇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406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8%,2007年,葡萄总产量达7000万斤,全年实现葡萄销售收入5282万元,比上年增加9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比上年增加337元,增长4.6%,成为敦煌市有名的首富乡镇。
  
  敦煌水果之王--李广杏,个大,色泽黄亮,杏汁酸甜可口,栽种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的繁衍,已遍布敦煌全市。敦煌市的杨家桥乡就是李广杏主要生产基地,全乡种植李广杏6100亩,年产李广杏2800吨,形成了"一乡一品"特色鲜明的李广杏之乡。
  
  受这两个特色乡镇的影响,周边乡镇也迅速发展起了优质林果基地。敦煌市七里镇的秦家湾村、转渠口镇的转渠口村就是新建起来的典型的葡萄示范点,而且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新点、新品种,2007年同样也赚了个盆满钵溢,而且不用跑不用叫,商贩自己将车开到了地头边来收购。
  
  近年来,敦煌市依靠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按照"品质调好、结构调优、规模调大、竞争力调强"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名优特新林果产品,先后建成七里镇5000亩优质桃基地、阳关镇万亩葡萄基地、杨家桥乡千亩鸣山大枣和李光杏基地,逐步形成了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规模化发展优质林果业的格局。到目前,敦煌市累计发展以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6.4万亩。
  
  温室蔬菜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近日,笔者来到敦煌市杨家桥乡中渠村三组温室种植示范点,只见一座座白色的温室棚膜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温室种植户们繁忙的身影穿梭其中,自动卷帘机、温室滴灌、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在这里得到充分利用。在温室种植户宋祖辉的温室里,宋祖辉正和妻子侍弄西红柿,洋溢着丰收喜悦的宋祖辉妻子高兴的说:"吃个西红柿吧,放心吃,没打农药,现在,我们把农药换成葡萄糖了,天冷了,打葡萄糖不但可以帮助西红柿抗寒,而且可使西红柿着色均匀"。听了他们这种新式做法,我们都感到很惊讶。据了解,这种给西红柿喷洒葡萄糖还是从网络上学来的,宋祖辉种植的0.4亩的温室西红柿自去年11月份上市以来,收入已过万元。如今,靠科技种温室、上网络学知识已是敦煌农民增产增收的又一法宝。
  
  新品种引进、无公害蔬菜种植、特菜栽培等新技术在敦煌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2007年,全市日光温室累计达到10936座、8156.2亩,平均亩收入达10620元,比上年增加479元。截止目前敦煌发展以温室蔬菜为重点的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近4万亩。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已成为敦煌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重要支柱产业,更是拓宽敦煌市种植领域、发展农村经济的新亮点。
  
  牵着牛羊奔小康
  
  2007年,随着猪肉价格的一再攀升,敦煌市的养猪业也是日渐红火。敦煌市转渠口镇五圣宫村二组的张厚禄,就是养猪产业的带头人,他凭借多年贩卖生猪的经验,2007年投资建起了养猪场,饲料粉碎机、加工颗粒机、饲料混合机等一应俱全,而圈里的几百头猪更是膘肥体壮,仅用了半年时间张厚禄净收益就达5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本村其他两户农户也建了千头猪场。
  
  近年来,敦煌市按照扩大规模、改良品种、设施养殖、提高效益的原则,狠抓了畜禽品种改良、标准化设施养殖、规模养殖大场大户的培育及畜禽疫病综合防治等项工作,确保了畜牧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各类畜禽饲养量达152.4万头(只、条),同比增加14.54万头(只、条),其中猪饲养量达4.06万头,同比增加0.48万头,鸡饲养量达64.2万只,同比增加2.3万只,羊饲养量达50.2万只,同比增加1.2万只,牛饲养量达1.04万头,同比增加0.02万头,獭兔饲养量达31.3万只,同比增加10.2万只。全市各类规模养殖场户达到1956户,比上年增加148户,新增规模养殖大户116户;獭兔养殖户134户,同比增加23户;新增设施养殖大户660户,使全市设施养殖户累计达到3344户。
  
  二三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敦煌--国际旅游名城,旅游业当之无愧的强市富民产业,景点附近的村民们占尽天时地利,靠着旅游景点首先发家致富。杨家桥乡月牙泉村和阳关镇龙勒村就是敦煌市有名的旅游专业村。村民们拉骆驼、搞摄影、练小摊儿跑出租,资金雄厚的干脆建起了吃住娱乐一体化的农家园,吃起了旅游饭。在月牙泉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着骆驼搞旅游,每只骆驼每年可净挣万余元。阳关镇龙勒村的潘忠明一位勤恳忠厚但不缺乏商业眼光的新农民,他带着一家老小背靠古阳关,在长长的葡萄廊里建起了潘葡萄农家园,每年收入10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阳关镇已建成不同规模、风格各异的农家园10多家,实现收入近40万元,旅游的兴旺发展让敦煌农民尝到了甜头,他们在热情接待中外游客同时,展示敦煌风采,也为自己挣下了富裕生活。
  
  距城区20公里的敦煌市黄渠乡新建的集贸市场今年元月份正式开张了,四邻八乡的个体商贩纷纷前来赶集,仅30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挤满了摆特色小吃的、贩蔬菜水果的、卖农用日杂的等各类商贩,周边乡村的村民们也三五成群的相约来逛市场。据统计,仅开张这天,黄渠乡集贸市场的交易额就达5万余元,集贸市场的建成既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也为当地村民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场所,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样,地处城郊的肃州镇祁家桥村,充分利用城郊优势,大力发展饭店、商店、修配等二三产业,同时为富裕劳动力积极提供外出务工信息,并加强劳务技能培训,促进富裕劳动力的向外输转。如今这个村走出了一条靠发展二三产业、输转劳务促农增收的新路子。据了解,祁家桥村70%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劳务经济收入己占到该村人均收入的三成。2007年这个村劳务输转468人次,劳务经济收入280万元,人均劳务经济收入达1600元。
  
  目前,敦煌市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和旅游服务业的人员达1.7万人,2007年,敦煌市输转劳动力34342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87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