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异常致灌口龙眼减产 果农2万成本将血本无归
记者钟梦然摄

去年的暖冬和今年的暖春是造成龙眼花穗大量“冲梢”的最主要原因。此外,今年4月以来灌口降雨增多又伴有酸雨,这些气候因素导致龙眼树落花落果,使减产更为严重。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 记者 钟梦然
这几天,集美灌口镇双岭村的老农庄金树几乎每天都要跑到家后面的山上看一看,那里有他辛苦种下的近50亩龙眼树,按照往年,再过1个多月,就可以收龙眼了。只是,每次看完龙眼树回来,庄金树都忍不住摇头叹气———原本应该硕果累累的龙眼树上,只稀稀拉拉地挂着几颗还未长成的龙眼,有的树甚至一颗果实都没有。昨日,记者了解到,今年厦门龙眼减产严重,龙眼收购价将翻番,而零售市场情况还有待观察。
龙眼大量减产
“往年我都是用大卡车一趟一趟去收购龙眼,今年估计用摩托车就够了。”昨日上午,在集美区灌口镇双岭村,有30多年龙眼种植经验的庄金树苦恼地说,他的果园里种了近50亩龙眼树,可是从4月份开始,龙眼花却大量掉落,剩下的好不容易结了果,果实刚长到玉米粒般大小又大量从枝头落下。
庄金树指着他家院子附近的一株龙眼树说:“就这一棵龙眼树,去年结了200多斤龙眼,今年能结10斤我就很高兴了。”记者看到,这棵龙眼树枝叶繁茂,枝头隐约可见一毛钱硬币大小的龙眼,但都不成串。“前两年我雇了300多个工人来帮我摘龙眼,今年我也雇了几个工人,只不过不是来摘龙眼的,而是来帮忙剪掉没用的龙眼花穗。”庄金树告诉记者,据他了解,不仅仅是他家的龙眼减产,同安、集美、海沧的龙眼都将面临减产。
收购价或翻倍
庄金树是灌口镇有名的龙眼收购大户,除了自家种的龙眼树,每年七八月份,他都要跑到后溪、东孚、同安等地收购龙眼。双岭村大部分村民家的龙眼,也都是由庄金树统一收购,一部分送入厦门各大市场销售,一部分运往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往年的七八月,每天至少需要10辆大货车把龙眼运到外省去卖。”庄金树说,按照今年龙眼树的挂果情况,“在厦门都可能不够卖,再运到外省去连路费都赚不回来”。
庄金树告诉记者,去年是龙眼结果的“小年”,收成并不好,但也能赚两三万元,原本以为今年是丰产的“大年”,他砸下两万多的成本,却要面临血本无归。“去年龙眼的收购价是2元多,今年估计要涨到4元多。”庄金树叹气道。
天气异常造成减产
按照果树“大小年”交替规律,今年应该是龙眼丰产的“大年”,为何却大面积减产?灌口“农民气象员”陈福气告诉记者,今年2月至3月上旬,龙眼花穗大量出现“冲梢”现象,即龙眼花穗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正在发育的花序停止生长而长出枝叶,影响造果率。
为何会出现“冲梢”现象?陈福气分析说,去年的暖冬和今年的暖春是造成“冲梢”的最主要原因。此外,4月龙眼进入盛花期,但今年4月以来灌口降雨增多又伴有酸雨,这些气候因素导致龙眼树落花落果,使减产更为严重。
雨水多,龙眼减产,香蕉却迎来丰收。“香蕉很需要水分,雨水越多长得越好。”庄金树说,他在龙眼树附近种了一些香蕉,产量还不错,恰好能弥补一些龙眼减产带来的损失。

去年的暖冬和今年的暖春是造成龙眼花穗大量“冲梢”的最主要原因。此外,今年4月以来灌口降雨增多又伴有酸雨,这些气候因素导致龙眼树落花落果,使减产更为严重。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 记者 钟梦然
这几天,集美灌口镇双岭村的老农庄金树几乎每天都要跑到家后面的山上看一看,那里有他辛苦种下的近50亩龙眼树,按照往年,再过1个多月,就可以收龙眼了。只是,每次看完龙眼树回来,庄金树都忍不住摇头叹气———原本应该硕果累累的龙眼树上,只稀稀拉拉地挂着几颗还未长成的龙眼,有的树甚至一颗果实都没有。昨日,记者了解到,今年厦门龙眼减产严重,龙眼收购价将翻番,而零售市场情况还有待观察。
龙眼大量减产
“往年我都是用大卡车一趟一趟去收购龙眼,今年估计用摩托车就够了。”昨日上午,在集美区灌口镇双岭村,有30多年龙眼种植经验的庄金树苦恼地说,他的果园里种了近50亩龙眼树,可是从4月份开始,龙眼花却大量掉落,剩下的好不容易结了果,果实刚长到玉米粒般大小又大量从枝头落下。
庄金树指着他家院子附近的一株龙眼树说:“就这一棵龙眼树,去年结了200多斤龙眼,今年能结10斤我就很高兴了。”记者看到,这棵龙眼树枝叶繁茂,枝头隐约可见一毛钱硬币大小的龙眼,但都不成串。“前两年我雇了300多个工人来帮我摘龙眼,今年我也雇了几个工人,只不过不是来摘龙眼的,而是来帮忙剪掉没用的龙眼花穗。”庄金树告诉记者,据他了解,不仅仅是他家的龙眼减产,同安、集美、海沧的龙眼都将面临减产。
收购价或翻倍
庄金树是灌口镇有名的龙眼收购大户,除了自家种的龙眼树,每年七八月份,他都要跑到后溪、东孚、同安等地收购龙眼。双岭村大部分村民家的龙眼,也都是由庄金树统一收购,一部分送入厦门各大市场销售,一部分运往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往年的七八月,每天至少需要10辆大货车把龙眼运到外省去卖。”庄金树说,按照今年龙眼树的挂果情况,“在厦门都可能不够卖,再运到外省去连路费都赚不回来”。
庄金树告诉记者,去年是龙眼结果的“小年”,收成并不好,但也能赚两三万元,原本以为今年是丰产的“大年”,他砸下两万多的成本,却要面临血本无归。“去年龙眼的收购价是2元多,今年估计要涨到4元多。”庄金树叹气道。
天气异常造成减产
按照果树“大小年”交替规律,今年应该是龙眼丰产的“大年”,为何却大面积减产?灌口“农民气象员”陈福气告诉记者,今年2月至3月上旬,龙眼花穗大量出现“冲梢”现象,即龙眼花穗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正在发育的花序停止生长而长出枝叶,影响造果率。
为何会出现“冲梢”现象?陈福气分析说,去年的暖冬和今年的暖春是造成“冲梢”的最主要原因。此外,4月龙眼进入盛花期,但今年4月以来灌口降雨增多又伴有酸雨,这些气候因素导致龙眼树落花落果,使减产更为严重。
雨水多,龙眼减产,香蕉却迎来丰收。“香蕉很需要水分,雨水越多长得越好。”庄金树说,他在龙眼树附近种了一些香蕉,产量还不错,恰好能弥补一些龙眼减产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