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困难果贱伤农 玉环长柿生产需走深加工之路
长柿生产萎缩
眼下,又到长柿成熟上市的时节。走在乡间,处处可见高高的柿树上挂满累累硕果。作为我县的三大名优水果之一,长柿因其果大形美、色泽鲜红、味甜质优,具有开胃消食、清胸中烦热、清肠胃等功效,曾在浙江省首届涩柿评比会上获一等奖。在我县,种植长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截至2006年,我县长柿种植面积达5600多亩,年产鲜果达2600吨。
然而,近年来,因为销售模式单一、缺乏深加工,长柿销售困难,效益低微,,农民种植长柿的积极性大受打击。据县林特局统计,今年我县的长柿种植面积也保持在5000多亩,但产量却只有1600多吨。“这主要是因为果农的种植积极性不高,对长柿疏于管理造成的。”县林特局特产站副站长卢方良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长柿销售困难,售价低廉,果农的种植积极性很受影响,很多果农都对长柿树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更甚的,结果后连采摘都不肯去,任其挂果枝头最终熟烂掉。据了解,多年来,长柿的售价一直居低不高。基本上,大的长柿鲜果批发价在每公斤1.4元至1.6元之间,小的则只有1元甚至更低。
指望商贩收购
尽管价格如此低廉,还是有很多果农卖不出柿子。日前,记者在城关街头看到,几名正在卖长柿的果农面对着一筐筐刚采摘下来的鲜果发愁。一名果农说,自己当天采摘了60斤长柿,拿到街头卖了一上午,还剩下20多斤。“5毛钱一斤,还是卖不出去。”记者看在现场看到,偶尔有一两个消费者过来购买,但买的量很少。“买一两斤回去给家人尝尝鲜,放一星期就可以食用了。”在挑了一小袋的长柿后准备离开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今年长柿的零售价比去年还略低一些,“相比其它水果,长柿的上市时间短,我们买得也不多。”
对果农们来说,长柿的主要销售,还是靠外地商贩大量贩销。来我县贩销长柿的,主要是温州客商。在城关三合潭的一片柿子林里,记者看到,几百株柿子树上结满了累累硕果。60多岁的周大爷正在用特制的竹杆采摘柿子。周大爷告诉记者,今年,他承包了村里几十株柿子树,因为没有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他的精心管理,柿子产量比往年多20%左右。“这两天,有几名温州商贩过来,以1.2元/公斤的价格买走了1000多公斤。”周大爷说,余下的柿子,温州商贩说过几天再来收购。
发展深加工才是出路
和周大爷一样,清港镇垟根村的果农也指望着温州商贩进村收购。该村是文旦种植专业村,但是,不少果农在种植文旦的同时还套种了长柿,据果农汪光富说,今年长柿的产量和品质都比往年要好,这两天,有两批来自温州地区的商贩正在该村收购。“收购价每公斤1.2—1.4元,和往年差不多。”汪光富说,这几年,长柿的价格一直没见涨。“光靠温州商贩来收购,价格很难提高。”汪光富说,村里不少果农在种植文旦尝到甜头后,对种植长柿没什么兴趣,“主要是经济效益不高,采摘又麻烦。”
汪光富说,只有在本地对长柿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果农才会有积极性。记者在网上了解到,柿子除了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柿饼、柿子酒、柿子汁、柿子酱、柿子粉等多种产品。然而,记者从县科技局了解到,目前,我县除了一家饮料企业在开发长柿饮品外,并无其它深加工项目。
眼下,又到长柿成熟上市的时节。走在乡间,处处可见高高的柿树上挂满累累硕果。作为我县的三大名优水果之一,长柿因其果大形美、色泽鲜红、味甜质优,具有开胃消食、清胸中烦热、清肠胃等功效,曾在浙江省首届涩柿评比会上获一等奖。在我县,种植长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截至2006年,我县长柿种植面积达5600多亩,年产鲜果达2600吨。
然而,近年来,因为销售模式单一、缺乏深加工,长柿销售困难,效益低微,,农民种植长柿的积极性大受打击。据县林特局统计,今年我县的长柿种植面积也保持在5000多亩,但产量却只有1600多吨。“这主要是因为果农的种植积极性不高,对长柿疏于管理造成的。”县林特局特产站副站长卢方良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长柿销售困难,售价低廉,果农的种植积极性很受影响,很多果农都对长柿树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更甚的,结果后连采摘都不肯去,任其挂果枝头最终熟烂掉。据了解,多年来,长柿的售价一直居低不高。基本上,大的长柿鲜果批发价在每公斤1.4元至1.6元之间,小的则只有1元甚至更低。
指望商贩收购
尽管价格如此低廉,还是有很多果农卖不出柿子。日前,记者在城关街头看到,几名正在卖长柿的果农面对着一筐筐刚采摘下来的鲜果发愁。一名果农说,自己当天采摘了60斤长柿,拿到街头卖了一上午,还剩下20多斤。“5毛钱一斤,还是卖不出去。”记者看在现场看到,偶尔有一两个消费者过来购买,但买的量很少。“买一两斤回去给家人尝尝鲜,放一星期就可以食用了。”在挑了一小袋的长柿后准备离开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今年长柿的零售价比去年还略低一些,“相比其它水果,长柿的上市时间短,我们买得也不多。”
对果农们来说,长柿的主要销售,还是靠外地商贩大量贩销。来我县贩销长柿的,主要是温州客商。在城关三合潭的一片柿子林里,记者看到,几百株柿子树上结满了累累硕果。60多岁的周大爷正在用特制的竹杆采摘柿子。周大爷告诉记者,今年,他承包了村里几十株柿子树,因为没有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他的精心管理,柿子产量比往年多20%左右。“这两天,有几名温州商贩过来,以1.2元/公斤的价格买走了1000多公斤。”周大爷说,余下的柿子,温州商贩说过几天再来收购。
发展深加工才是出路
和周大爷一样,清港镇垟根村的果农也指望着温州商贩进村收购。该村是文旦种植专业村,但是,不少果农在种植文旦的同时还套种了长柿,据果农汪光富说,今年长柿的产量和品质都比往年要好,这两天,有两批来自温州地区的商贩正在该村收购。“收购价每公斤1.2—1.4元,和往年差不多。”汪光富说,这几年,长柿的价格一直没见涨。“光靠温州商贩来收购,价格很难提高。”汪光富说,村里不少果农在种植文旦尝到甜头后,对种植长柿没什么兴趣,“主要是经济效益不高,采摘又麻烦。”
汪光富说,只有在本地对长柿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果农才会有积极性。记者在网上了解到,柿子除了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柿饼、柿子酒、柿子汁、柿子酱、柿子粉等多种产品。然而,记者从县科技局了解到,目前,我县除了一家饮料企业在开发长柿饮品外,并无其它深加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