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不好被迫自存苹果 果农果商“赌”后市
贷款收苹果,审批也变严
10月至11月是红富士上市的时间,这段时间也是果品市场最热闹的时候,不仅果农们从各处前来卖苹果,更有全国各地口音的收购商来看货。前两年苹果行情好,果农基本上都是随时摘果随时卖,等到苹果收完了,也基本上就把钱装进口袋了。今年,果农苹果收完却没卖完。
“多了不敢说,得少了四成的果商。”赵勇伟说。在观水果品市场、桃村石剑埔果品市场、栖霞蛇窝泊果品市场、蓬莱果品市场采访时,多位冷库的老板也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张强是蓬莱的一位果商,他有一座冷库,果农自存的比例占到了1/4,比去年增加了近三成。在他们村子,去年苹果收购的时候有20多个外地客商,今年只来了十多个。“有的果农把苹果送到收购点,排两天的队才能卖。”
据了解,今年苹果收购高开低走,最初80果(直径80mm)以上的苹果收购价3.2元-3.4元,后来降到2.8元/斤,最后降到了2.4元/斤,甚至2.2元/斤也能收购得到。“后期采摘的苹果表光和果型稍微差一些,但是同等级的苹果不至于相差近1元的价格。”张强说。
为什么前两年被果商们看好的红富士苹果今年受了冷落?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站长苏桂林在一次苹果相关会议上分析,除了产量增加,供大于求这一原因外,还因果商连续两年“赔怕了”。
银行方面,对收购苹果的贷款审核变得严格,部分果商难以顺利申请到贷款。小果商赔上两年没资金周转干不下去了,仍然在苹果市场经营的多是资金充足的大果商。
已经入库了 就赌一把吧
记者在烟台多个苹果产地采访时发现,冷库几乎全部关闭了。据了解,这些冷库的门要等到春节前一个月才会开启。
栖霞蛇窝泊镇果农刘明辉说,烟台苹果的销售主要有三个重要时段,一个是苹果成熟后的采摘期,一个是春节前的小高峰,然后是“五一”前后集中出库。
“不好卖,走不动。”说起现在的市场,蓬莱的张强简简单单地说了6个字。他介绍,前期收购的优质苹果每斤3.2元,现在外地果商肯给出的价格是每斤2.5元,这让他和同行们接受不了。“已经入库了,就赌一把吧,等到春节出一些果,行情好不好就看春节后了。”张强说,人工、冷藏、加工、包装……收购苹果的每个环节都要增加费用,3.2元收购的苹果,储存后再出售要增加6毛甚至更高才合算。
苹果市场的风险加大,一些果商改变了原有的经营策略。以前大部分果商是自己收购苹果然后储存在冷库,不管行情好坏,果商都要兜着。如今他们不愿意承担太大的风险,减少了收购量,在市场需要的时候,果商直接从冷库购买苹果。
“这话谁也不敢说呀,看今年全国这个情况,明年的行情也很悬呢!”刘明辉说,果农不求什么大价钱,储存到冷库的苹果价格能卖到和秋季收获时差不多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