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湾农民种葡萄亩产达到八千元
“俺家的葡萄产量高、品质好、销路好,今年每亩葡萄卖到了8000元,这样的好收成多亏了村里葡萄协会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帮忙。”记者日前在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刘湾村见到葡萄种植户张志发时,他满脸喜悦地说。
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刘湾村有种植葡萄的传统,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因势利导,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建成了1200亩葡萄种植示范园区。有了生产规模,就必须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2007年,旨在增强葡萄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刘湾葡萄协会应运而生。协会通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和品牌营销,最终把优质优价的鲜食葡萄推向消费市场。由于该协会注重葡萄品质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引种,今年刘湾葡萄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多农户不出家门就能销售一空。
协会现有会员215户,已经形成了“支部+协会”的生产经营新模式。刘湾葡萄果品优质率从协会成立前的68%提高到如今的81%;仅果实套袋技术一项,每亩葡萄就能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1956亩,使刘湾一跃成为全自治区的鲜食葡萄基地之一。协会注册了“刘湾”牌葡萄商标,取得了“绿色食品”资质认证。如今“刘湾”牌葡萄在区内外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刘湾还被一些流通贩运商称为“宁夏的小葡萄沟”。(记者 王建君 实习生 张建宝)
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刘湾村有种植葡萄的传统,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因势利导,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建成了1200亩葡萄种植示范园区。有了生产规模,就必须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2007年,旨在增强葡萄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刘湾葡萄协会应运而生。协会通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和品牌营销,最终把优质优价的鲜食葡萄推向消费市场。由于该协会注重葡萄品质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引种,今年刘湾葡萄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多农户不出家门就能销售一空。
协会现有会员215户,已经形成了“支部+协会”的生产经营新模式。刘湾葡萄果品优质率从协会成立前的68%提高到如今的81%;仅果实套袋技术一项,每亩葡萄就能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1956亩,使刘湾一跃成为全自治区的鲜食葡萄基地之一。协会注册了“刘湾”牌葡萄商标,取得了“绿色食品”资质认证。如今“刘湾”牌葡萄在区内外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刘湾还被一些流通贩运商称为“宁夏的小葡萄沟”。(记者 王建君 实习生 张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