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借林改契机做榛子文章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辽宁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0票  浏览7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2月10日 15:43
  昌图县昌图镇东张家村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落实山林权属,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榛子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村已发展榛子1万亩,其中除杂复垦3000亩、新栽植7000亩,去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实现4832元,仅榛子产业就人均增收1000元。
  
  一直以来,东张家村在围绕山区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试图改变粗放型的林业管理模式。但是由于山林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林业产业就是发展不起来,农民耕种山荒的情况随处可见,毁林现象也时有发生。
  
  2005年11月,昌图县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木、林地产权明晰了,责任明确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高了,也为后期榛子产业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改过后,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可要想搞好榛子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单凭农民自身发展得需要几年的时间。于是,村两委成员苦心筹划,跑上联外,征得各级政府的支持。2006年,东张家村被上级列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村,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在村里万亩榛子园管理上实施“三统一”,即统一挖坑、统一栽植、统一灌溉。修筑方塘4座、蓄水罐17个,上大型提水设备6台套,为榛子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旱能灌、涝能排,为林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2007年12月,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东张家村成立了“昌图县群兴榛子种植合作社”,社员达到300人。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他们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强化服务措施。合作社首先开展了榛子栽培技术传授和技术交流活动,先后四次聘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总工程师为林农举办科技讲座,聘请铁岭市林科院老师来村里进行林业技术指导,使农民熟练地掌握了榛子栽培、病虫害防治、新品种推广等专业知识。有了先进理论和实践技术的支持,农民发展榛子产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信心更加坚定,同时也为以后榛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随后他们又积极开拓市场,为农民解决榛子销售问题。合作社先后派人到北京、沈阳、大连、抚顺等地找市场,考察市场行情,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榛子深加工企业“东野榛子制品有限公司”,对地产榛子进行收购、生产、加工,初步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榛子产业发展模式。
  
  为了更好地发展榛子产业,东张家村培育了陈柏平、陈百龙等一批科技示范户。他们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试验新品种,及时打药、锄草,建设高标准榛子园,去年榛子每亩收入高达3000元。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榛子产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方向不断发展。预计今年可产榛子10万公斤,总收入可达400万元。目前东张家村生产的榛子正在申报“东野”榛子商标和榛子绿色食品标识,为开拓榛子销售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
  
  东张家村人说,他们并不满足,正设想在榛子园内搞食用菌栽培,发展林下经济,同时结合风力发电场、肖家沟自然保护区和榛子园建设,建成一条绿色环保、生态旅游观光带,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记者 李江天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