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永川:“土专家田秀才”领跑村民致富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永川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09票  浏览11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1月28日 13:43
  搭梯子 提高乡土人才的综合素质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要不断强化乡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积极为他们创造发挥才干的条件。”该负责人说,提高乡土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好人才是关键。该镇首先建立了培训基地。建成一个镇乡土人才培训中心和七个村级培训点,并完善配备培训所需设备。二是完善培训机制。以农广校为培训主体,结合外聘专家,组织开展短期培训班、专项培训班。三是改进培训方法。采取课堂教学和实地调研相结合,不定期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不断提高乡土人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用技能。
  
  “吉安的乡土人才绝大多数都有一技之长,在当地群众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如果让农民教农民,比城里来的专家更容易懂。”吉安镇党委组织委员李亚璇说,该镇党委政府一方面让乡土人才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帮带活动,让他们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信息、经验传授给周边群众。比如新技术推广的优秀乡土人才刘天仁,率先在自己的三块土果园培植富硒水晶梨和黄花梨近3000株,今年收获约20万斤富硒功能梨,年收益近40万元。同时,刘天仁又将自己的果园作为培训基地,将自身的经验技术传授给周边群众,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富硒梨种植技术的推广。
  
  在这些“土专家”、“田秀才”中,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基层党员干部。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吉安创造性地构建了“基地建支部、党员带农户”组织模式。按照有利于帮助农民致富增收的原则,采取选派党建指导员、科技驻村干部等方式,发挥党组织作用。在向前村花卉苗木基地,该镇建立起了“两新”党支部,并选派改非干部谢建平作为党建指导员,服务基地的发展。尖山村党总支书记钟勤树带领党员和群众,成立了山颠颠专业合作社,组织果农到渝北、沙坪坝等主城区推广销售黄瓜山梨。通过“基地建支部、党员带农户”组织模式,有效地服务产、供、销等环节。
  
  树样子 促进乡土人才智能释放
  
  俗话说,乡间有“金鸡”,田园里就不愁下“金蛋”。
  
  “其实,在农村,广大群众欢迎这样贴近群众、帮助群众、指导群众的‘土专家’、‘田秀才’。”李亚璇说,吉安的“乡土人才领跑带富”实践探索项目,就是要让乡土人才干给群众看,教给群众干。
  
  为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跑”效应,吉安通过会议、简报等方式,大力宣传、推介优秀乡土人才事迹,每年“七·一”,该镇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个人进行表彰,激发他们发展农村经济的潜能和热情,促使他们带领群众走发展致富道路。同时,该镇党委政府还让优秀乡土人才优先获得科技项目资金、科技服务、技术资料、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将优秀乡土人才作为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优先发展入党。对符合条件的乡土人才作为村干部优先选拔使用或列入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李亚璇欣喜地说,在这些乡土人才中,由于他们掌握了种植、养殖、加工、以及营销等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带富典范,因此极大地促进了吉安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如优秀乡土人才殷铃声在金门村建立了肉牛养殖基地,走“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养殖肉牛;优秀乡土人才陈明远在向前村流转承包了500亩土地建立了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800余户群众种起了花卉苗木。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全镇已形成了金门村肉牛、向前村花卉苗木、尖山村梨子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
  
  一个人才做大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吉安“乡土人才领跑带富”实践探索项目最为明显的效益就是逐步壮大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方面是梨产业带富效果显著:以尖山村黄兴梨园为依托,带动周边果农对500余亩梨园进行品种高换,新品种单价比原品种增加近了1倍,每亩增收近3000元。另一方面是苗木基地功能发挥渐显:以向前村600亩苗木基地为依托,带动向前村21个社、800余户农户种植苗木。再次是肉牛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以金门村殷牧肉牛养殖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动大户示范,带动群众参与,五年规划打造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
  
  人才兴则百业兴。通过培养和引导,吉安镇田间地头的“土专家”、“田秀才”依靠科技致富的示范辐射,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在这批“领头雁”的带领下,吉安的村社变样了,农民富裕了。
  
  记者敖勇钟梅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