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富国:野山杏里淘出一百万!

[内容速览]在北京延庆的山里面,生长着很多野生的山杏。靠的就是那些不怎么值钱的野山杏,一个叫做崔富国的人,在3年时间里淘出了他的第一个100万。
从北京市区往西北200公里,就是延庆县的珍珠泉乡,那里属多山地区,每年的夏季,很多村民都要进山采摘这些野山杏。现在野山杏已经过季了,烂的烂,落得落。
村民:“要的是这个核,这个肉不能吃,又苦又涩,是野山杏。这个杏核能卖钱,1.6一斤。”
这些野山杏是不能直接食用的,唯独它的杏仁可以加工成杏仁露、药品等,但因应用范围狭窄,山杏核的收购价格一直保持在6毛到一元钱之间。可是从2006年夏季开始,杏核的价格一下涨到了1.6元钱一斤,而这一切皆因一个叫崔富国的人的介入。
崔富国,是北京市延庆县珍珠泉乡庙梁村人,今年41岁,现在他每年在6、7、8三个月内都要收至少20万斤杏核。2007年8月3日一早,崔富国又进村收杏核了。由于今年天旱,山杏减产,杏核变得非常抢手,村民们也因此牛气了起来,可是他们再牛也牛不过崔富国。
村民:“他拔根汗毛都比我的腰粗。他有,我没有。”
村民的话一点不假,短短3年间,靠着这些收购上来的杏核,崔富国赚到了他凭生的第一个100万元。可是三年前他还是一个负债30万元的落魄户。

2001年,崔富国看到周遍乡村民俗旅游搞的红红火火,他便跟妻子商量和银行贷款30万元,建鱼池盖房子搞起了民俗餐饮。结果开张的第一年春节,夫妻俩谁也没敢在家过。
妻子:“就腊月年根那会儿,我怕人家上我们家要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