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蜕变”酿“新蜜”——解析柳城县生态蜜桔产业的发展轨迹
金秋时节,蜜桔的香味如约而至。放眼望去,蜜桔树上结满沉甸甸的果实,蜜桔园里飘荡着欢愉的笑声,果场间尽是忙碌的身影……柳城县的蜜桔产业“大戏”越演越烈。近年来,该县从良种生态种植到多渠道推广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做足功夫,为蜜桔打上了柳城的独特“烙印”,而随着时间的涤荡,这一“甜蜜事业”也正逐渐退去那“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青涩,在发展中日益显现出“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成熟风韵与魅力。
从无到有的结构战略
1981年,第一株“南丰蜜桔”落户柳城。
2002年,柳城蜜桔种植面积达5.87万亩。
2012年,全县12个乡镇、两个经济管理区随处可见蜜桔的身影,蜜桔种植面积超过17.6万亩,新增种植面积预计达3万亩,年产量预计达25万吨。同时催生了大埔镇邬家屯、东泉镇古六屯、马山乡横山屯、龙头镇崖尾屯等一大批千亩以上规模化生态产业基地。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各产业基地全面实施生态蜜桔果园建设,全县果树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优质果品率90%以上,有9.3万亩蜜桔通过农业部无公害果品认证,打造出一座又一座的“绿色银行”。
如今,蜜桔已在柳城蓬勃生长,蜜桔产业成为该县继甘蔗之后的另一个支柱产业,被誉为“甜蜜的事业”,享有“蜜桔之乡”的美誉。
从小到大的销售战略
蜜桔上市的季节,柳城县大埔镇邬家屯都会格外热闹。每天,这里都有几百位临时雇来的农民正紧张而又有序地剪果、精选、装箱、装车。不管是卖果的还是收果的都是喜上眉梢。
“我们屯有一个‘IT’销售团队,市场最新动态都在我们的掌握中,我们还在网上发布蜜桔园开园信息,通过网络搞销售,卖起来很轻松!”邬家屯的果农有一套自己的“市场应对秘笈”。其实这样的“秘笈”在柳城县很多,而且“动作”各有精彩之处。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柳城县委、县政府在蜜桔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找准定位扮好角色,努力使果农“小动作”与政府“大动作”达到最默契的配合。如通过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出口注册登记果园规范化建设,全县通过评审并取得注册登记证号的水果协会、合作社、农林场等共有16个,4750户果农加入到出境果园注册登记;通过搭建信息平台,为蜜桔流通架设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建立村级水果销售批发市场,全县已建立有20多个“地头市场”;积极引进外地老板到本地采购,拉动水果外销;成立水果销售协会,注册水果商标,采用彩版精品包装,打造柳城县名优水果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从名到优的品牌战略
“今年,我们的蜜桔不仅是在国内的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一线城市畅销,还走出了国门,大量销售到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离打造全国蜜桔知名品牌的长远目标更近了一步。”柳城县农业局水果办主任黄奎威说起近期的蜜桔销售情况,满是欣喜。
品牌,是一个产业增加经济价值,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多年来,柳城县在水果生产中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和“生态果园”建设,制定柳城蜜桔系列地方标准,实施柳城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使果品质量明显提高,产出的蜜桔在区、市优质水果评比中均名列前茅,果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俄罗斯及东盟等国。特别是2010年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报成功和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自治区农业厅的考核验收后,柳城蜜桔优势特色地方品牌获得了保护,创建出看得见的品牌实体,成为全区第一个“广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
以“软实力”增强蜜桔产业发展的后劲,是柳城县打响“柳城蜜桔”品牌战略的另一把“利韧”。通过抓好两年一届的蜜桔节举办,以桔会友,以桔传情,以桔招商,扩大了柳城蜜桔的知名度,赋予了柳城蜜桔新的灵魂,从而抢占了市场。在蜜桔品牌的拉动下,柳城的果园“农家乐”、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越做越长的产业链正如桔树一样,“一枝挂满连串果,满树生机喜相迎”。(吴再丽 陈圆媛)
从无到有的结构战略
1981年,第一株“南丰蜜桔”落户柳城。
2002年,柳城蜜桔种植面积达5.87万亩。
2012年,全县12个乡镇、两个经济管理区随处可见蜜桔的身影,蜜桔种植面积超过17.6万亩,新增种植面积预计达3万亩,年产量预计达25万吨。同时催生了大埔镇邬家屯、东泉镇古六屯、马山乡横山屯、龙头镇崖尾屯等一大批千亩以上规模化生态产业基地。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各产业基地全面实施生态蜜桔果园建设,全县果树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优质果品率90%以上,有9.3万亩蜜桔通过农业部无公害果品认证,打造出一座又一座的“绿色银行”。
如今,蜜桔已在柳城蓬勃生长,蜜桔产业成为该县继甘蔗之后的另一个支柱产业,被誉为“甜蜜的事业”,享有“蜜桔之乡”的美誉。
从小到大的销售战略
蜜桔上市的季节,柳城县大埔镇邬家屯都会格外热闹。每天,这里都有几百位临时雇来的农民正紧张而又有序地剪果、精选、装箱、装车。不管是卖果的还是收果的都是喜上眉梢。
“我们屯有一个‘IT’销售团队,市场最新动态都在我们的掌握中,我们还在网上发布蜜桔园开园信息,通过网络搞销售,卖起来很轻松!”邬家屯的果农有一套自己的“市场应对秘笈”。其实这样的“秘笈”在柳城县很多,而且“动作”各有精彩之处。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柳城县委、县政府在蜜桔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找准定位扮好角色,努力使果农“小动作”与政府“大动作”达到最默契的配合。如通过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出口注册登记果园规范化建设,全县通过评审并取得注册登记证号的水果协会、合作社、农林场等共有16个,4750户果农加入到出境果园注册登记;通过搭建信息平台,为蜜桔流通架设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建立村级水果销售批发市场,全县已建立有20多个“地头市场”;积极引进外地老板到本地采购,拉动水果外销;成立水果销售协会,注册水果商标,采用彩版精品包装,打造柳城县名优水果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从名到优的品牌战略
“今年,我们的蜜桔不仅是在国内的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一线城市畅销,还走出了国门,大量销售到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离打造全国蜜桔知名品牌的长远目标更近了一步。”柳城县农业局水果办主任黄奎威说起近期的蜜桔销售情况,满是欣喜。
品牌,是一个产业增加经济价值,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多年来,柳城县在水果生产中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和“生态果园”建设,制定柳城蜜桔系列地方标准,实施柳城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使果品质量明显提高,产出的蜜桔在区、市优质水果评比中均名列前茅,果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俄罗斯及东盟等国。特别是2010年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报成功和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自治区农业厅的考核验收后,柳城蜜桔优势特色地方品牌获得了保护,创建出看得见的品牌实体,成为全区第一个“广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
以“软实力”增强蜜桔产业发展的后劲,是柳城县打响“柳城蜜桔”品牌战略的另一把“利韧”。通过抓好两年一届的蜜桔节举办,以桔会友,以桔传情,以桔招商,扩大了柳城蜜桔的知名度,赋予了柳城蜜桔新的灵魂,从而抢占了市场。在蜜桔品牌的拉动下,柳城的果园“农家乐”、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越做越长的产业链正如桔树一样,“一枝挂满连串果,满树生机喜相迎”。(吴再丽 陈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