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白水苹果是怎样炼成“金”的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三秦都市报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119票  浏览1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1月07日 14:07
  党旗红
  
  白水苹果中国最好吃的苹果;白水的有机苹果是国际市场最受喜爱的苹果;白水的苹果产业是果农富裕的金桥。
  
  白水的苹果人家是最乐活的人家,未来10年,白水会成为全省有机苹果生产基地、科研示范基地、中国鲜食苹果出口基地、中国苹果深加工基地。
  
  这些话是白水县委书记叶珺和她的同事们告诉我们的,当然更是我们到果园农家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变革 苹果绿色产业贴上“有机”标签
  

  2010年,果农曹谢虎登上了美国哈佛大学的讲台,在国际果业学术讲坛上报告有机苹果的种植管理技术,至今还是白水果农们引以为荣的大新闻。
  
  说起“有机苹果”,尧禾镇天桥苹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石立明滔滔不绝。“过去种的苹果也不少,但卖不上价,味不浓,个不大,辛辛苦苦种一年,拉到县城一斤才几毛钱。不少人家把苹果树都砍了,改种别的作物。”回忆起当年种植苹果的经历,石立明很感慨。“县农技站派技术员下来做技术指导,说是要种‘有机苹果’,让我们把树间距留大些,施人工肥,还有授粉、套袋等技术,手把手地教,一年下来你猜咋样?一个苹果就能卖15块钱,相当于过去10多斤苹果的价钱,收入很快增加。更让我们受益的是,不再交税了,收入全是自己的。省、市、县还建立了农产品绿色通道,免收路桥费,果农想到的方便,政府全想到,全解决了。”
  
  靠科技推动苹果从“绿色”到“有机”,白水县可真是花了力气。他们把西北农林科大的专家请到白水,专门成立了苹果试验站,实施“校县联合科技示范与入户工程”,“十百千”科技培训计划,按照“一户一个明白人”的需求,一年年均组织开展科技培训2000余场次,受训果农10余万人次。如今全县已有苹果专业技术干部294人,农民技术员4000多人,建设各级各类示范园10万余亩,省级示范园8000余亩。2011年白水县财政还拿出60余万元为全县194个行政村基本配备了一名“村级果业技术示范推广员”,进行果业政策宣传、技术示范、推广等。
  
  支持 每年3000万元补贴为苹果产业注入“增长剂”
  
  你肯定见过著名的影视明星许晴,但你肯定不知道,明星代言苹果,这在国内还是首例。
  
  有了许晴深深的酒窝和甜甜的笑容,“白水苹果,亿万人民的口福”唱响全国市场,声誉陡然提升,销售更火爆了。
  
  “花费不菲的资金请明星做广告,富裕县都没有,我们这样的贫困县,花钱的地方很多,值吗?”叶珺书记、刘振强县长和他们的班子成员为此可是很多天睡不着觉,纠结。
  
  的确,白水县是个国家级贫困县,资源禀赋差,最值得骄傲的是这方水土。渭北高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白水苹果皮薄、肉脆、汁多的优点。让苹果成为白水人脱贫致富的产业,是县委县政府的头等大事。县里可以不买新车,不建新楼宇,但苹果产业的发展可不能贻误。最终,叶珺他们作出了决定,代言明星被请到了白水县的果园里。
  
  钱花得很值,广告一鸣惊人。北京的客户来了,上海、广州的商家来了,不用果农出门,苹果销售一空,白水苹果成了抢手货。果农们的揽金路更顺溜了。尧禾镇村民董选民说了句实话:“政府贴钱为果农打广告,真让我们受益,如果让果农来做,谁也做不起呀。”
  
  这样贴钱益民的事多了去,除了省上的支持,县财政每年用于果业产业发展资金达2000余万元,年果业投入达5600万元,整合苹果产业发展项目资金7000余万元,建设苗圃1250亩,良种示范展示园320亩,绿色苹果示范基地30000亩,生态果园3500亩,“十二五”每年安排3000余万元资金对新建苗木进行补贴,白水的苹果产业化建设会发展的更快。
  
  目标实现 苹果生产大县到苹果产业强县的跨越
  
  在白水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实验站的小会议室里,我们见到了兴华果蔬公司的董事长成高启和宏达公司的董事长董志敏。宏达公司主业是搞苹果贸易,已经成为白水苹果主要的销售公司,除了国内销售,还建立了外贸销售渠道:“直径75毫米、80毫米的苹果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市场,对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水平,我们很熟悉,所以销的很好。”董志敏自豪地说。而成高启却选择了向苹果全产业链发展,种植、收购、冷藏,果汁加工等,虽然说还正在建设发展中,但他信心满满,对未来前景十分看好。“需要资金,希望政策更好,请你们帮助多反映。”他诚恳地求助我们。
  
  从苹果生产大县到苹果产业强县,白水县委、县政府的路子很清楚。“加强苹果产业化体系建设,完善苹果产业链条,增加果业附加值。”白水县果业管理局局长王杨军告诉我们。
  
  目前,白水县苹果栽植面积52万亩,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的就有30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源于苹果,白水农民因苹果而脱贫致富。2011年仅苹果一项预计就可为全县创造26亿元产值,比2010年增加近10亿元。全县5万户果农中有万余户果园每亩收入上万元,不少农户亩均收入超过2万元。
  
  炼成“金”的苹果让果农的日子多了滋润和欢喜。
  
  文/本报记者 薛晓燕 赵丽莉 图/本报记者 沈继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