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水果检测之惑:检测一个柚子的钱够买一车柚子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东北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96票  浏览35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2月25日 16:35
  
  ・走访
  
  很多水果店都在卖红柚
  
  昨日,记者来到八家子果品批发市场,很多摊位都在卖这种“红肉蜜柚”,批发价每斤5元,比普通柚子贵1元左右。“这柚子营养高、口感好,买了肯定不后悔。”一位摊主介绍。“这红柚子不能是自己上的色吧?”记者问。“肉是在里面的,怎么能上色呢?”见到记者生疑,摊主忙解释,“这是从福建运过来的,放心吧。”该摊主讲,这种柚子销量很好,除了零售主要是批发,每天都能卖出近1000斤,市内很多水果店销售的也是这种红柚。
  
  随后,记者在四海龙水果店里看到这种红柚,售价7.5元/斤。记者询问柚子产地,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是哪产的,应该是从八家子市场批发来的。从红柚的外表颜色上看,与李先生怀疑的“染色柚子”非常相似。
  
  ・尴尬
  
  检测一个柚子的钱能买一车柚子?
  
  怀疑吃到的是染色柚子后,李先生曾仔细观察了剩下的柚子,并没有看到表皮上有用针头注射过的痕迹。李先生告诉记者,“我怀疑柚子肉是被一些化学药品或者特殊的手段熏成红色的。”
  
  究竟“红肉蜜柚”是不是人工染色的呢?李先生托人打听过一些检测机构,可得到的答复却是鉴定成本太高,不建议个人自费鉴定。“检测一个柚子的费用可以买一车柚子了。”李先生很无奈,即使鉴定出柚子有问题,检测的费用该由谁来出?
  
  据了解,《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对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以得到十倍的赔偿。可与高额的鉴定费用相比,十倍的赔偿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2011年《中国新闻网》曾作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63.817%的受调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默默忍受”,而近七成消费者认为维权成本太高。“谁主张、谁举证”对于普通弱势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座大山。
  
  监管之惑
  
  李先生买到的柚子究竟是不是人工染色的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确实难以验证,但沈阳市对于水果上市流程的监管却不难弄清楚。在水果走进沈阳市场前的监管检测又是怎样的呢?
  
  据了解,目前沈阳市大型的果品批发市场有东贸库果品批发市场和张士果品批发市场。近日,记者对这两个水果批发市场进行了探访,探访结果表明沈阳市对于果品上市的监管现状令人担忧。
  
  ・暗访
  
  水果上市无人监管
  
  2月20日4时30分,记者来到了东贸库果品批发市场。虽然天还没有亮,但这里已经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很多大型货车已经停在了卸货地点,搬运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同时还有货车陆续抵达市场。
  
  记者注意到,一辆满载小叶橘的外地大挂车刚刚停稳,几个工人开小型铲车便开始卸货。大约半个小时以后,大挂车被卸空,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对水果进行监管。随后,记者又观察了几辆货车,结果还是一样。“我开大货送水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也没有人对水果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可能压根就没有人管吧。”一位司机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又采访了市场内的几个摊主,他们均表示没听说过有人在水果上市之前进行检查。此外,市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场里应该是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自己也没见过有人来抽查。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张士果品批发市场,情况和东贸库果品批发市场如出一辙,每天上市的水果都处于无监管状态。
  
  正规的果品批发市场都是这个状态,其他来沈卖水果的“散户”的现状便可想而知了。记者在铁西区兴工街遇到了一位买冻梨的摊贩,他告诉记者:“已经卖了好几年了,进沈阳的时候也没人检查。”
  
  记者又走访了沈阳市内的几个大型超市,各超市负责人均表示超市有专人每天都对水果进行检测,保证水果的绝对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