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平凉移动:“金果”香飘九州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甘肃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9票  浏览8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5月20日 14:57
  葛昊祖 范向荣
  
  “全村总收入260万元,其中苹果收入200万元,劳务输出收入20万元,户均收入4.9万元/年……”在静宁县治平乡胡家塬村委办公室的墙面上,很显眼地展示了这样一组令人自豪的数据。
  
  胡家塬村是静宁治平乡的一个自然村,属半干旱山区,是一个土地资源丰富、果木资源充足、劳动力资源富余的地方。特别是胡家塬村的苹果,个头大、含糖量高、耐贮存。去年胡家塬村喜获苹果大丰收,但果园里堆积如山的苹果却无人问津,一斤苹果便宜到几毛钱也盼不到一个果贩前来看货,果农们心急如焚。
  
  平凉移动经过深入调研,确定了“帮助苹果找市场、帮助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培养移动客户市场”的发展思路。公司近几年投资20多万元,采用无线网络———直放站形式,在自然村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全覆盖,确保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提供通信保障。采取合建、代办代销方式,拓展渠道服务范围,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及时地开通办理各种移动业务。
  
  他们还为果农积极提供市场信息的帮扶工作,通过WLAN宽带业务打造的短信平台,组织专门人员为农民的苹果找“婆家”。他们先后为治平乡、甘沟乡、李店乡等苹果产量大的乡镇农民建立了苹果外销渠道,不但同兰州、天水等果品加工大市建立了联系,还帮助农民同陕西新疆、河南、山东等外省的果业加工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农民苹果批量外销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他们鼓励农民利用中国移动通信沟通便捷的优势主动为自己的苹果找市场。
  
  王小红是治平乡利用手机致富的典型代表。王小红回忆,有一年他家苹果产了2千斤,但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只能坐等上门收购,一年卖不到3千元钱。他总结说,这都是信息不灵,被商人们结成的价格联盟给耍了。他随即又笑着说:“现在不会了,手机一拨,就知道外面的价格是多少,不会再上当受骗了。”据统计,全县像王小红这样做苹果外销生意的商人已有上万人。静宁苹果成了“金果”。
  
  移动信息为静宁苹果经济的发展插上了“翅膀”,“静宁金果”不断挺进深圳、广州、昆明等多个城市的大型水果批发市场。“葫芦河牌”静宁苹果更是成为北京最高端的消费市场之一———百盛购物中心国内苹果品牌中惟一正式贴标销售的产品,受到北京市民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静宁金果”火了,目前已成了多个乡镇的支柱产业,带来了农民收入的持续高增长,也促进了当地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平凉移动领先的网络支撑能力,完善的网络覆盖,稳定的网络指标得到“金果”故里的广泛信任,一个个手机乡镇在静宁诞生。截至目前,全县24个乡镇,已有10个跨入到手机乡镇行列,苹果秋收、销售季节平均话费超过200元,平凉移动的客户总数也增长了150多倍。像治平镇一万四千多人口,就有一半多是中国移动客户。中国移动在这原本贫穷的山凹里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
  
  对于移动通信带给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变,拿静宁县李店镇果品经纪人、成纪绿色果品协会靳会长的话说就是:“没有中国移动,静宁的苹果怕还只是山里的洋芋。中国移动帮助静宁果农创造了一种成功的营销模式。静宁果业经济需要进一步做大,我们的目标是把每个村都变成手机村,把每个乡镇都变成手机乡镇,带动静宁金果经济走得更远。”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