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兵团农三师五十三团二十一连发展生态林果业纪实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兵团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9票  浏览19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2月16日 10:20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如果没有树木,一定会感到恐惧,听不到林海涛声的歌唱,一定会感到颤栗。
  
  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一旦消失,一定会感到愧疚与忏悔,一定会为自己昨天的愚昧、今天的迟疑、明天的后悔,换来可怕地后天。
  
  为了的生态平衡,生存繁衍,社会的幸福和谐,今天的我们必须要呵护森林。——题记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告诉我们:他们的祖先在狩猎时来到水草肥沃、绿树成阴的这里,有一位猎人在树上刻下记号时刀子折断了。从此刀子折断的地方就变成了今天的皮恰克松地,他们也就定居在这里了。距该地偏东北五公里处,有一个叫枯木寨的地方,这就是今日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五十三团二十一连的所在地。
  
  二十一连是一个比较大的农业连队,由汉、回、维吾尔、壮等5个名族职工组成,现有人口347人,总耕地面积近万亩。
  
  绿色变奏曲
  
  绿色是人类的动脉,是生活的交响曲,它在向人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二十一连各族职工全面加大了“保护原始森林、植树造林、发展果业”的三项重大决策工程。在连队、农田四周营造出一道天然屏障,形成了减灾、防风、固沙的秀丽风景线。
  
  从1995年到今天,已经有16个年头了,16年来,人们在享受着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同时,也更加懂得借助大森林的力量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所以,该连每年被五十三团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农三师党委授予的“文明生态小康连队”等荣誉称号,于是,笔者采访了该连的领导和部分职工群众。
  
  该连连长张德贵带着我们首先来到了原始生态林基地,该连现有保护完好的生态林4500多亩,在2007年,五十三团投入40余万元人民币,修建了瞭望塔、围栏、防护网和看护房,林业工人还经常对他们进行打药,以防治病虫害等。
  
  张德贵说:2005年,该连确立了“发展林果业,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发展思路,一边着手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上开始大面积的种植红枣,一边着手维护耕地四周的野生胡杨、红柳。这一做法,使该连的人均收入由当初的9000多元猛增到现在的3万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飞跃。
  
  曾经以种植棉花为支柱产业的二十一连,自调整产业结构以来,棉花种植面积由原来的5800亩,压缩到3900亩,压缩率为67%,新开垦造林500亩,特色建园4000亩,甘草和其他饲草地的面积为1400亩,原始生态森林由原来的4500亩扩大到了5000亩。
  
  保护森林,就是保护自己
  
  沿着该连四号地一路行走,一条水渠道穿过枣园和胡杨林向前延伸,水渠的一边是生长茂盛的胡杨林和红柳树,一边是600余亩的大枣园。过了水渠,穿过茂密的胡杨林,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茫茫戈壁沙漠,沙丘起伏,一望无际。原来正是有了这片2公里宽、5公里长的胡杨林长期的为这片农田站岗放哨,才使得这周围的农作物长势喜人。这些忠诚的守卫兵它享受着人们的维护和爱戴,人们也维护着它,依赖着它。
  
  “为了得耕地,毁灭了森林,必遭大自然地报复”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人们至今不会忘记,1969年,枯木寨在建连以后,人们做饭烧火,砍树,开荒造田,砍树,冬天取暖还是砍树,总之,大批的原始森林被垦荒者破坏,砍!砍!砍到山穷水尽的绝境。随之恶魔的摧残也就来到了。
  
  二十一连的职工群众从实践中得出了这样的一条真理:森林让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但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它的真正价值。
  
  当大批的胡杨林、红柳被垦荒者砍伐后,灾难接二连三的光顾此地,黄风卷着飞沙铺天盖地的袭来,春天刚出土的棉苗一夜间被大风刮死,复播的棉苗再次被吹死,反反复复,人为的灾害,在向人们发出警告: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刻不容缓。因为无视树木生长的重要性就是无视生命。
  
  当我们走到该连6号地时,看到水渠两旁兀立着一片一片的以胡杨为主的速生林。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曾是昔日的“风口浪尖”之地。听随从的职工说,从1995年起,这里的房屋盖起来了,防渗渠道修通了,白杨栽起来了,胡杨、红柳也被保护起来了。种地靠得是高压滴灌设施的新技术,路边的林带一年分季节性的都要浇上好几次水,职工姜思毅说:以前如果遇到干旱年,别说给树木浇水了,就是田地里的庄稼也很难保住性命,人们生活上吃的、用的水也是一大困难事。在特殊苦难时期,有些林床,几乎几年都浇不上一次水,垦荒者留下的许多杨树、柳树,沙枣等树种,不是半死不活,就是几年不见生长,有幸能存活下来的就是水渠上的这些树木。
  
  正如号召者和关注的人所预料的一样,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植树造林有数不尽的困难,为了宏伟的蓝图目标,创业者们并没有却步,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对于该连从措施到实施整改过程,从保护原始生态林、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事业进行了扫描:
  
  (扫描之一)该连有一个农家小院,占地面积10余亩,主人名叫玉苏普•热合曼,是一位站的高、看得远、有所作为的年轻人,他家的房前是果园,果园里有香梨、甜杏、红枣等果树,屋后是自己栽种的2000多棵白杨树,东西两侧是自己培育的1500多棵胡杨树,这两种树木现都已成材,经济价值达8万多元。玉苏普在很小的时候就和父亲热合曼一起开始了植树造林。后来,他在这片“森林”里盖起了新房,结了婚,安了家,他在该连的生态路上起了带头作用。
  
  (扫描之二)2008年已经退休的老职工,买买提•库那西,当年在自己承包的270亩退耕还林还草地里,直播了28亩的红枣,2009年开始嫁接,2010年就收获红枣3000多公斤,初获利润4万多元。初步尝到甜头的买买提又把原来余下的242亩地全部播上了红枣。
  
  买买提现有大型汽车一辆,拖拉机3台,摩托车5辆,羊100余头,牛10头,他说:这都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好日子。
  
  (扫描之三)看管林业的职工苏传起和妻子李梅,在当初回收的120亩弃耕地边挖地窝子,一边植树造林,一边看护森林,苦干了三个月,在地的四周栽种了3000余棵白杨树,现如今全部成树,直接经济价值达10万元。
  
  苏传起说:当初雇用铲车、挖掘机平整土地就投资了近10万元,今天总算见成效了。
  
  面对着充满希望的兵团人、兵团职工,你能没有敬意吗?
  
  充满希望的未来
  
  十六个春秋,年轻的绿色,在向着大地四周蔓延。
  
  就说4年前,建园地的2号地,直播红枣300余亩,去年就给耕耘者带来了希望。
  
  该连职工郭建新看到红枣给别人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也就动了心,去年用50亩棉花地与承包户王仁君换了22亩的建园地,2011年4月嫁接后,10月收获红枣3500公斤,当年就抱了“金娃娃”。
  
  该连党支部书记刘加中介绍:承包户易树江是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期职工,他承包的100亩红枣园,嫁接后第二年就收回了10万元成本,去年,利润达30万元,今年预计60万元。
  
  张德贵最后告诉我们:今年果品收获330多吨,比去年多收了30吨,创历年新高。经济林和植树造林就无法计算了。
  
  是啊!我们在连队听到的是欢声笑语,看到的是蓝天、净土、笑脸。
  
  ....................................
  
  人们的希望就在这白云蓝天之下。该连的各族职工群众正是用自己的双手,埋葬着昨日的贫穷,创造着今天的幸福,播种着明天的希望。
  
  这是一个庄严地承诺,也是一个永久的使命!
  
  为了拥有更多的绿色森林,我们还要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