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威海:优果少价又低 果农闹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231票  浏览23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0月29日 11:19

  红苹果换来白条子
  
  10月27日,经区泊于镇蒲湾村果农刘玉电开着手扶拖拉机将红彤彤的苹果送到村南头收购点,交完苹果,他拿到的不是钞票,而是一张白条。
  
  “每次送苹果,都拿回一张条子,果款等以后给。”刘玉电说,即使以后拿到钱,刨去农资,1亩半苹果只能挣个五六千元,还不算自己的功夫钱。
  
  说起白条,果商刘昌军一脸无奈:“去年赔了不少钱,今年收购资金搞不到,只能打白条。”刘昌军说,他在村里口碑很好,答应果农春节前付一半果款,一些果农虽然拿不到现款也往这里送。据了解,刘昌军每年收购40多万斤苹果,动用资金上百万,但是去年赔钱后,今年他没有那么多资金了,到目前为止他只收购了10多万斤。“我不想贷款,如果贷款收购的话,每斤苹果利息就要2毛钱,本来就担心赔钱,所以更不敢贷款了。”刘昌军说。
  
  经区泊于镇温泉寨村果农梁丙涛也没拿到现款。他拿起一个有点疤痕的红苹果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苹果才卖0.66元,今年最好的苹果才卖2元,混级80毫米苹果卖1.4元,比去年差大了!
  
  即使每斤0.66元,梁炳涛也拿不到现金,收购商给了他一张单据,说是过一段时间结算。梁丙涛说,他今年的苹果不管是好果还是次果,都没拿到现金,仅仅拿到了几张条子。
  
  10月27日上午,文登市文登营镇庞家河村果农林祥东开着拖拉机,拉了一大铁箱挑选好的苹果来到一家冷库。过完磅,林祥东领到一张条子,上面写着苹果的规格、数量和价格。据了解,一些果农比较信赖当地规模较大的冷库,因为合作多年,他们认为这些冷库不会不兑现。“外地人来收,不给现金不敢卖,怕以后兑现不了,但是今年外地客户基本没有,估计是赔惨了。”林祥东说。
  
  在这家冷库,文登果农林传将1万斤苹果送到冷库,领取一张入库单。“今年苹果价格不好,我给冷库交储存费先存起来,等来年看看,是挣是赔看运气了。”林传说,他们村里好多人租库放果,将来客户买苹果,冷库跟他们一起商量卖不卖。
  
  “我现在收苹果先不定价,先打条子。”泊于镇一家冷库老板鞠远启说,由于苹果价格不稳定,加上资金缺乏,目前只能给果农打条子。但即使打条子,果农也愿意送给他,因为霜降已过,天气越来越冷,苹果不能放在树上,但摘了又不能露天堆放,只能送冷库放起来。
  
  “现在价格不稳定,如果现在就给苹果定价,冷库将来可能会遭受损失,所以一般冷库今年先打条子,等价格稳定下来后再给果农算账。”
  
  干了一年白忙活了

  
  乳山市下初镇果农排队等候收购时,竟然睡着了。

  记者走访中,各地果农纷纷反映,今年苹果生产成本上涨,价格下跌,收入大打折扣,大部分果农收入不足去年的一半。
  
  据了解,去年混级80毫米苹果价格每斤3.2元以上,今年在2元左右,除去施肥、浇灌、套袋、采摘等费用,果农获利微薄。
  
  乳山市冯家镇消水村果农姜洪福说,他3亩果园只能收入1万元,而去年收入是2万多元。
  
  “农药、化肥、人工,这些费用都在涨,价格怎么就落下来了呢?去年复合肥一包170多元,今年涨到200多元,今年农资就花了9000多元,而去年不到7000元。”姜洪福说,今年3亩果园能产1.2万斤苹果,80毫米的好果占三成,能卖8000元,剩下的小果价格1.4元,能卖1.1万元,3亩果园毛收入1.9万元,刨去农资费用,剩下不到1万元。
  
  “这还不包括人工,如果算上工夫钱,这一年算是白忙活了。”姜洪福说,从春天到秋天,打药、套袋、摘袋需要100多个工日,人工费由去年每天80元涨到今年100元,两口子一年到头起早贪黑侍弄果园,这1万元用来雇工就1分钱不挣了。
  
  “今年弄果园不如打工挣钱。”泊于镇松郭家村果农郭洪滋说,去年2亩6分果园投入6000元,今年是8000多元,收入反而下降了。他算了一下,2亩6分果园能产1万多斤苹果,按照当前的价格只能卖1.8万元,刨去8000元投入,满打满算能赚1万元,而去年收入3万多元,今年不足去年的三分之一。
  
  “照现在这个价格,我的苹果比去年少收入一半。”文登市小观镇南七口村果农谭国玉说,今年两口子在家侍弄果园,刨去成本最多收入2万元,还不如他一个人出去打工,一年还能往家拿个两三万元。文/记者孔军强图/记者赵刚
  
  记者观察:
  
  果农果商应携手闯市场
  
  近几年,苹果市场多次“感冒”:2007年秋,苹果收购价较高,到了2008年销售期间,价格却一路下跌,很多果商连本都没收回来。2008年秋,苹果收购价格下跌,2009年果商赚钱了。2010年秋苹果价格大涨,但果商赔钱了,2011年秋苹果价格再次走高,果商又赔了,连续两年赔钱,果商很受伤。
  
  “今年秋天收购商如果再赔钱,那么苹果流通行业就会伤筋动骨,哪个果商也扛不起连赔三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常务理事、文登市汇润果品总经理宫照月说。
  
  市水果商会秘书长阮树兴说,果商连续两年赔钱,导致部分果商退市,苹果销路不畅,价格急剧下跌,如果明年苹果价格再低,果农的积极性就会大伤。阮树兴认为,苹果价格大起大落,最终损害的是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应采取措施加强果农合作社与产后处理企业衔接,果农果商携手闯市场,建立现代化生产流通体制,保护果农和果商的共同利益。
  
  “目前应该搞专业合作社,把零散的小农生产纳入到合作社组织中,统一供应农资,统一进行技术指导,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苹果的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提高苹果的标准化和商品化程度。”宫照月说,他牵头成立的果品专业合作社,注册果园面积6000多亩,利用当地充足的貂粪、鸡粪和农作物秸秆等资源优势,建设了生物有机肥厂,为果农提供农资。同时聘请专家学者、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传授果品生产技术,做好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服务。
  
  “果农成本降低1角钱,收购价果农会让利5分钱;反之,哪年市场苹果价格太低,合作社收购价格可以提高1角钱,因为合作社可以依托农业龙头企业贴息贷款降低流通成本。”宫照月说,那样就会达到双赢的目的。
  
  威海富盛食品也依靠专业合作社,把生产与流通紧密结合起来。总经理戚文说,现代果品流通既需要专业分工,又需要灵通的信息。基地农户负责生产,合作社负责联系农户确定产量和质量,公司对接超市摸清市场需求,时刻把市场终端与基地生产和收购储藏连接在一起,避免了盲目生产。由于信息灵,动作快,去年秋天,苹果还在树上的时候,合作社就能拿到订单,保障了销售渠道畅通。
  
  除了要搞现代化流通,还要进行现代化生产,提高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苹果已经走出了依靠产量影响价格的时期,质量是价格的重要因素。”戚文说。
  
  水泥立柱、钢丝篱、滴灌管道,这不是种植葡萄,而是现代苹果栽培模式。这是果商岳建东在经区建立的华峰三优富士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杨杰说,这种栽培模式实现了全园管网打药、灌溉,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苹果的商品性,培育苹果品牌,可以提高苹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记者孔军强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