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荔枝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北海“香山荔枝”香飘万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74票  浏览19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7月21日 10:52
  说起荔枝,人们自然想起杜牧那首千古绝唱:“长安回眸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中说的是唐明皇令岭南用八百里快骑加急传送鲜荔枝进长安侍宴杨贵妃,那个快骑披红挂彩,各驿站备好鞍马,途中换马不换人,要在5~7天内赶鲜送到。苏东坡也有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岭南有人说是如今的福建,也有人说是广东,记者无从考证,姑且存疑。但这荔枝,这妃子笑由此而闻名。然而,荔枝中真正的上品则属香山荔枝。
  
  今年小暑,朋友庞博文说:“走,我们今天到香山采摘荔枝去!”本来去年就想去的,但后来临时有事,未能成行。这次合适,便爽快地答应了。
  
  此香山非彼香山,此香山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公馆镇香山村,以盛产独有的香山鸡嘴荔枝而闻名。香山鸡嘴荔的核特别小,尖细尖细的,就像小鸡嘴,鸡嘴荔也因此得名。香山鸡嘴荔果大、核小、皮艳、肉厚爽脆、味甜,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品质居荔枝品种榜首,真可谓水果王中之王!1995年参加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荣获金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土地、山权的进一步明晰落实,国家又先后减免了农林等各项税赋,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创造性得到空前的发挥,加之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嫁接、培植等各项技术日渐成熟,产量逐年增多,市场营销也开展了起来,鸡嘴荔枝的名声也逐渐扩大。现在鸡嘴荔枝的名声,除了传统荔枝产区和国内市场外,也远播港、澳、台和海外。每当开摘时节,水果坊间就传闻:今年该开摘了吧?人们把它当作一件时令盛事来看待。
  
  记者一行上午9时从首府南宁出发,沿桂海高速直奔合浦公馆镇香山村。从南宁到公馆香山大约二百五、六十公里,途经合浦到十字路一段,大约二百公里,是桂海和南宁直通湛江的沿海高速路;另一段是老的二级路,沿途是典型的岭南丘陵山岭,以前大都是荒山,树很少,长着低矮的灌丛杂草,现在则是一片葱绿,大片的速生桉和松林,低缓一点的则种上甘蔗果树等。放眼望去,一片青黛,配上高速路隔离带盛开的夹竹桃花,让人心旷神怡!
  
  3个小时后,记者到达合浦县公馆镇,这是广西著名的一个乡镇,大约有十万人家,比中国许多小的县城还要大。这里有许多做烟花炮竹的作坊,合浦的烟花世界闻名。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庆典时用的都是合浦烟花。公馆人特别能干,不少有能耐的到广东创业赚大钱,回来都盖起了三四层到五六层的、装饰考究的水泥洋房。一般的则守家,弄个手工作坊,帮厂家做点烟花、炮竹,一天赚百元,也能养家糊口。从公馆镇到香山还有半个小时的车程,走的是蜿蜒曲折的乡间水泥小公路。渐进香山,记者隐约看见各个低矮山丘中丛丛朵朵像大蘑菇般的荔枝树,浓绿中点缀着几许浓艳鲜红,累累果实在微风中摇曳……
  
  走进香山村,到处飘着鲜荔的香味,已见不少农户在开始采摘。他们架上自制的竹梯,逐枝攀爬采摘。树下是刚采摘的堆堆鲜果。他们一边采摘,一边整理装箱。他们对外来的朋友非常热情,纷纷送上饱满肥硕的大果,让客人品尝。如果能得到一句赞赏,他们便会开怀大笑!我们每人连尝数个,果然鲜甜异常,真是回味无穷。
  
  记者一行来到朱一锋家,这是香山荔枝的大户,与记者同行的庞总也算亲戚。朱一锋介绍说,香山鸡嘴荔枝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现存最老的第二代母树仅存一棵在马拉坡,树龄已过百年,树高6米,荫盖上亩地,产量逾千斤。接下来有七八十年树龄的,也算荔枝王国中的中壮之年了,他家白坟岭的祖山上就有四五十棵这样的树,这样的树算得上村中、家中的镇山之宝了。丰收年头,可产两万余斤,今年是平常偏小的年份,他家三兄弟果园产量约有八千斤,今年全村产量估计达到十万斤。如今,七八十年以上的老树不到百棵了,它们每年都得到精心的呵护、培土、上农家肥、植保等,如照料老人般。近年嫁接的约有四千余棵。香山人的荔枝嫁接技术已非常成熟,成活率达80%以上。要选清明前后阴湿无雨时节进行嫁接培植,嫁接的一般三年可挂果,品质与母体无异。朱一锋还介绍说,正宗的香山鸡嘴荔果形好,蒂端像马鞍状,色泽红艳,剥开后肉自然裂开,且无果汁溢出,其肉玉莹晶透,像羊白玉般十分可爱而诱人。
  
  说话间,朱一锋和他的两个兄弟又带记者到对面他家的果山,地名叫长社下坡的地方。这里有一片大约二十年树龄的果树,是今年他家果园中结果最丰硕的一片。这片四五十棵的果林,棵棵果实累累,果实色泽鲜艳,看了使人垂涎欲滴。同行的庞总、小庞、小赵等人,拉着低垂的荔果,选着最好的来品尝,并装着大口吃果的扮相,照了许多可爱的留影。朱一锋还介绍他家的“四两果”——这是鸡嘴荔中的珍品,一斤只有六七个果,个个饱满丰肥甜美,可惜当天没能尝到。
  
  庞总分别在朱一锋家和朱十六家买了六十余箱鲜果,每箱十斤,每斤三十元,乐呵呵地一口气花了两万余元,还连说:“值得、值得!有些年头还要四十元一斤呢!”
  
  记者这次到香山,还带着一份情结。我母亲是香山人,1965年,我考上廉州高中那年,我母亲病逝了。次年,按照乡中的习俗,子女应该回母亲娘家,最后一次替母行孝。于是,我父亲请人帮做了糕点、芝麻饼等,让我到合浦上学途中,绕道从公馆香山走。于是,那年——1966年寒假后,我挑上这简易的省亲担子——几十个糕点、饼、粽和几斤猪肉,到香山看我的舅舅们。我一共有五个舅舅,那次他们一共凑了六元七角钱让我到合浦上学。怀揣这些钱和他们的情意,我在合浦廉中完成了我三年的高中学业。这次回香山,是45年后的又一次省亲,五个舅舅已经走了三个,只剩最小的两个舅舅,也逾古稀之年了。其中最小的十舅叫朱新科,当年陪我玩得最多,常陪我到水塘摸蚌,又教我爬树摘荔枝,与我感情也最好。他退休前,是香山小学的校长,当年何其英俊潇洒,如今也是两鬓斑白,满脸岁月的沧桑了,但那份儒雅和淡定依然还在。那天,他闻讯从公馆赶回,满村子地找:“哪个是阿孙?”(当地人对外甥的称呼),一见面,执手泪眼模糊,岁月匆促,往事如烟,令人无限感慨唏嘘!最后,他和舅妈又特意装了一箱自家产的香山荔枝让我带回,并嘱咐我常联系,多回香山尝荔枝。我请他们方便时到南宁来玩,他们一直将我送到村外,才依依惜别……
  
  记者返回时,已是傍晚时分。我们经铁山港跨海大桥上新修的北部湾沿海高速。这条大桥目前是广西最长的公路大桥,全长2898米。此时,一轮红日西坠,近处是著名的大片、大片的受到很好保护的合浦红树林,远处是新兴的铁山港,在晚霞的余晖中一片金黄。香山荔枝在书写它的历史,北部湾经济区——中国经济新一级也在迅速崛起。
  
  回到南宁,庞总送我两箱香山荔枝,加上舅舅和亲戚送我的两箱,我如获至宝,又将其中的进行精简挑选,次日一早打包速递到北京。200元寄费也不打紧了,要紧的是能让亲人、朋友都品尝到这个天下难得的美味,并感受到一份浓浓的亲情和乡情:香山荔枝,我们都爱你呢!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