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大连苹果产业面临的成长烦恼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大连经济报道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2票  浏览5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1月04日 16:12
  我国苹果产业近年快速发展,成为部分农民的主业,同时带动了加工、储藏、贸易、物流等产业发展,目前已是覆盖数千万从业者的大产业。
  
  然而除了一些组织化程度较高的果园,今年包括我市在内的许多城市的果农都面临“成本高、销售难”的新烦恼。
  
  董国庆是庄河吴炉镇平山村的果农,他的果园里有果树6万多棵。在这个苹果采摘的季节,看着满树成熟的苹果,他十分着急,因为招工遇到了大麻烦。
  
  庄河果农董国庆:特别现在的一些小年轻的,他在外面挣1000块钱,你在这里给他2000块钱,3000块钱,他都不爱干。像我们果园现在男的都有70多岁的,女的都有68岁的都在这干活。
  
  董国庆的果园还有将近10万斤苹果没有采摘。
  
  记者采访了解,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连苹果生产的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肥料、农药和人工等成本持续上涨,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制约果园精细化管理的瓶颈因素。
  
  瓦房店果农矫德利:费用老高了,我这一年费用就到一万好几千块钱,头五六年一个小工(每天)才六七十块钱,现在都是一百五六十,到了大忙季节还不好雇。
  
  记者从农业科学研究部门了解到,目前发达国家在苹果种植上普遍采用的“矮砧密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设施化和标准化生产,整个过程除了采收果品,其它环节几乎不用劳动力。而我国90%的果园是按照“乔砧密植的栽培模式”建立的,耕作、施肥、灌水、喷药几乎都要靠人工完成,需要的管理成本极高。
  
  果农们告诉记者,种树的成本年年都有15%的上涨,比销售价格上涨要大得多。而消费疲软、消费习惯的改变,更导致许多没有渠道的果农卖不出果,格外烦恼。
  
  庄河果农董国庆:过去每家每户每个单位,(每年)一个工人分一笼两笼,就把一年从秋天到明年春天的水果都给备了,现在企业也不太分了,再就是水果市场上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有,消费的集中化就分散开了。
  
  据统计,2012年我国苹果产量达到3800万吨,占世界苹果总产的63.3%,居世界首位,但存在生产主体规模小和盲目发展,重产量、轻质量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认为:“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们国家苹果生产以“上山下滩”为主,以散户经营为主”。要解决中国苹果业“成长的烦恼”,他认为:“苹果产业发展应成立协会,实现苹果生产的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减少损失,增加效益。”。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