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农资 >> 农资频道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池州粮农期盼农资价格稳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池州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43票  浏览8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6月16日 15:18
  2004年以来,随着中央对农业补贴的不断增加,过去的五年被称为中国“三农”难题的破解之年,业内人士甚至亲切地称之为“三农新政”时代。的确,“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中国农业随之划出了一条漂亮的上行曲线,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农资价格的迅猛上涨。
  
  在仔细审视去年农业工作的时候,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农民增收的基础并不牢固,流通环节的弊端尤其是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正有可能侵蚀掉支农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部分农村又开始出现了农民不愿种粮的倾向。农资价格缘何大幅上涨?
  
  市农委一位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的农资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上游成本上涨所导致,“就成本而言,化肥、农药原料主要依靠石油、煤炭、硫磺等,而这些原料的价格都在上涨,以硫磺为例,2007年初,其市场价格约为每吨600元,而今年一季度,硫磺价格已经上涨到每吨6000元,是原来的10倍。硫磺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高浓度磷复肥和以硫为原料的农药生产成本增加一倍。”
  
  除了能源原材料涨价和运力紧张引致的“成本推动”外,供求关系失衡是农资价格上涨的又一因素。城区一家农资经营业主说,由于国外化肥价格较高,一些企业因为利益驱使,眼光纷纷转向国际市场,造成国内市场货源紧张。现在有的化肥生产厂家已是按批量卖,50吨的需求只能给20吨。市场供应偏紧,价格自然出现剧烈震动。此外,这几年国家不断提高对化肥、农药生产的环保要求,大批生产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被关停,与前几年相比,农资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明显降低。而受国家惠农政策以及农产品价格提高等影响,各地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
  
  农资价格上涨降低农民收益
  
  粮价上涨,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但农民增收并不明显,因为过快上涨的农资价格降低了农民的收益。贵池区殷汇镇杨湾村农民李为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种3亩田,农资费用为290元,今年费用为380元,涨了90元;精心料理的3亩地去年的农资投入为190元,今年为300元,涨了110元,其中尿素每公斤价格比去年涨了0.65元,农膜每公斤涨了3元,今年农资成本总费用增加了200元,再加上后期水电费、收割人工费等,“今年不比去年差就不错了,还能指望有多少赚头?”
  
  以一亩田为单位,李为跃根据以往经验进行了简单计算:两斤半种子需40元,农药、肥料等需80元;收割机收割,耗油近60元;插秧要请两个人,人均工费70元,还包吃包住,共约200元;运输费是50公斤1包要3元钱,1亩田产稻谷600公斤,可装15到16包,大约需50元;此外还有排涝费、电费等。加起来,按种一季算,2006年种一亩水稻的成本在500元左右。而随着农资涨价,2007年种一亩田的投入比上年增加了150元以上。而2007年的水稻每斤只比上年涨了0.1元,若按亩产600公斤算,每亩稻谷仅增收120元,比新增出来的投入还少30元。
  
  遏制涨价:“综合措施”代替“限价措施”
  
  因为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的收益空间越来越小,致使很多农民种粮积极性越来越低。“要遏制农资价格上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就要以‘综合措施’代替惯用的‘限价措施’。”市农委一位负责人指出。
  
  “综合措施”指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让农资市场充分市场化,避免不当干预和企业的不当获利。农资只有充分市场化,造就充分竞争的外部环境,资源配置才会更加有效,也才能更好地实现供求均衡。此外,我们不能把市场化想得过于简单,不要以为价格放开就叫市场化了。”这位负责人说,“国家采取直补的做法是对的。为了规避农资市场风险,农资可以参照粮食直补、农机补贴一样,对农民给予农资直补,因为农资涨价空间比粮价上涨空间大,目前已抵消了粮价上涨带给农民的利益”。
  
  此外,有关人士表示,农资价格暴涨,政府部门除了加大供应稳定市场需求外,还应强化执法检查,防范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胡李美)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