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苹果丰收 卖了心疼 卖不了心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半岛都市报 作者:高晓飞   发布者:olaiya
热度272票  浏览25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2月10日 13:36
  
  价格去年两块五,今年一块三
  
  9日上午,记者来到河山镇的河山店村,在这里遇到了常年种苹果的王大爷。王大爷告诉记者,今年的价格非常便宜。“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便宜,而且还不好卖。”提起今年的苹果行情,王大爷直喊“白忙活了一年”。
  
  记者采访了解到,去年纸袋的苹果收购价2.5元/斤,但今年只有1.3元/斤,单层套袋的苹果去年收购价1.5元/斤,但目前在0.8元/斤左右徘徊。
  
  一个半月前,苹果喜获丰收。不少果农家里一亩地比去年增收近千斤。“我们家有两亩地的果园,今年产了一万六千斤左右,比去年产量是高了不少。但产量再高也开心不起来,因为价格太低了。”河山店村村民王大爷说,自己今年本想着可以靠苹果小发一笔,谁知道遇到这样的行情,能顺利卖了就不错了。
  
  村民王家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种了一亩地苹果,产了八千多斤。“我格外上心,所以苹果大。”这一亩地果园,王家春仅化肥农药就花了两千五百块钱,套袋雇人、摘果雇人、卖果雇人,人工至少花了两千块钱。“现在女工一天六十块,男工一天一百块,我这八千斤苹果今年能卖六千多块钱,仅这些花销就有五千多块。”王家春感慨,忙活了一年一场空。
  
  换来的这点收成对不少村民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据记者了解,目前还有很多果农家里的苹果根本就没开卖。
  
  销量订单非常少,苹果先入库
  
  在河山镇费家官庄的一个苹果代销点,记者在仓库里看到了堆得满满的苹果和纸箱。代销点的负责人陈为莲告诉记者,今年苹果行情不好,他们的生意也不好做。
  
  往年这时候,河南、北京及国外的订单都已经陆续下来了,但今年却一点动静也没有,这让陈为莲夫妇有点着急了,“去年的这时候,订单早就下来了,现在该忙活着包装、运输了。但今年这里堆了一堆,打算直接入库了。”陈为莲说,到目前为止主要是江苏的客户,其他客户都停止了下单。订单少了,代销点也不敢多收,面对今年这样丰收增收的情况,矛盾立刻凸显出来了。
  
  作为多年从事代销苹果的负责人,陈为莲的最深刻体会就是,今年的生意难上加难。“苹果的价格现在低得可怜,好的套袋的也就九毛钱,其实我们已经收够了,但很多村民找上门来要求帮忙收,所以我们也就收上来了,大不了先放在冷库里。”
  
  在陈为莲的仓库里,堆满了一地苹果和墙角一处堆得高高的纸箱。陈为莲指着这些箱子说,“这些箱子今年是派不上用场了,只能等到明年了。”据陈为莲介绍,这些箱子是去年留下的,一共是两万只,都是出口时用的箱子,但今年出口的订单一个没接到,只能让这些箱子在仓库里再待一年。据陈为莲分析,今年之所以出现苹果滞销的情况,主要与出口有关,今年对她家的代销点而言,出口这条出路已经没有了,这就导致销量大减。
  
  今年陈为莲的代销点共收购了百万斤苹果,仅有去年的一半。“今年再收个十万多斤就不收了,我们也卖不了。”目前,她家收上来的苹果除了一部分运往江苏外,其余的都要入库了,所以不敢收多,怕明年行情也不乐观。
  
  体现在代销点的上是,去年的两百万斤,现在的仅百万斤;而体现在果农的身上就是,相当一部分果农的苹果还在家里,等待“出阁”。
  
  销路以前等人收,现在上门送
  
  去年陈为莲和老伴要雇十多个人下村里去收,但今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果农们上门来送苹果。“以前都是我们去收,然后讨价还价,希望对方要低点,但今年都是很多村民找上门送,说便宜点卖给我们。”
  
  记者采访时,河山店村的果农王华用拖拉机拉了一车苹果来送。“今年不好卖,能卖了就不错了。”王华摇摇头说,今天自己拉来了一千多斤苹果,“这些苹果都是拣出来的好的,很便宜。去年这一车在家里等着上门收,稳拿一千五六,今年降了近一半,还得拉过来。”王华说,自己种的苹果不多,只有一亩左右,但这一亩地的苹果却成了他的心头大患,找机会卖了也算了了心事。
  
  陈为莲说,今年这种上门送苹果的果农很多。“现在再不卖,等下雪了,储藏不好就都冻坏了,那时候就只能当浆果卖了,三四毛钱一斤,更是少得可怜。”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