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香蕉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普洱江城这3000亩香蕉难道又要烂在地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云南信息报 作者:江枫   发布者:olaiya
热度175票  浏览45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3月15日 15:33
  难以估计的损失
  
  2010年,缅甸爆发内战,关闭了拉咱口岸,中国投资商们辛苦种下的20余万亩香蕉,多因运不出来而烂在地里。当时,李文荣家族种植的3000多亩香蕉也因此亏损了800万元人民币。
  
  这次,因为碰上修路,李文荣和同乡洪兵种植的1400亩香蕉可能会遭遇同样的情况。
  
  曲水乡种植了2.4万亩香蕉,其中,坝伞村有5800亩。
  
  据李文荣、洪兵估计,即便想尽办法运出一部分香蕉卖掉,坝伞村的种植户们还是会有3000亩左右的香蕉因为运不出去,而烂在地里。
  
  如果坝伞村有3000亩左右香蕉运不出来,那整个曲水乡会有多少亩香蕉烂在地里?
  
  村民通过人背肩扛的方式,将收割的香蕉背下山。
  
  种植户们担心香蕉挨不到公路修好。
  
  1400亩香蕉日渐成熟,然而,这给李文荣带来的喜悦感,正在被一种焦虑感代替。
  
  一条总长11公里多的村级水泥公路,正在香蕉地周边延伸,它的工期几乎与香蕉的收割期重合。大货车再不能靠近香蕉地装货,李文荣被迫雇用附近村民搬运、转运,他计算着不断攀升的成本,唯恐自己与合伙人的心血再次打了水漂。
  
  两年前,李文荣家族在缅甸搞替代种植项目,种下的3000多亩香蕉,就曾在成熟期遭遇缅方因内战封关,不能运出而亏损800多万元。难道这种遭遇又将重演?李文荣看着每天向前推进200米的新公路,感到心慌。
  
  江城县坝伞村今年约有5800亩香蕉进入收割季,受当地修公路影响,种植户估计约有3000亩香蕉不能及时运出销售,他们说,那将是一场灾难。
  
  曾在缅甸种植香蕉 碰上内战封关亏损800万
  
  今年42岁的李文荣,从事香蕉种植已十年有余。2006年,中国启动与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的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项目,数以千计的投资商涌入老挝、缅甸北部淘金,次年,李文荣成了其中一员。
  
  李文荣与哥哥、姐夫等人共种植了3000多亩香蕉。前两年的种植与收获还算顺利,但是2010年,缅甸爆发内战,关闭了拉咱口岸,中国投资商们辛苦种下的20余万亩香蕉,多因运不出来而烂在地里。李文荣说,那次他们亏损了800万元人民币。
  
  2011年底,李文荣和同乡洪兵,决定在普洱市江城县继续香蕉种植事业。他们东挪西凑,并贷了一部分款,转租了曲水乡坝伞村1000余亩山地6年,加上部分荒山,共种植了1400亩香蕉。2012年中秋节前后,香蕉开始逐批成熟,当第一车香蕉装车运走,李文荣看到了“翻身回本”的希望。
  
  但是,去年11月,坝伞村通往县城的公路开工。李文荣说,香蕉收割季节集中在1月至4月,这个期限跟公路的修筑期限几乎完全重合,“通往县城的路主要就是这条,它一开修,香蕉怎么运出去?”
  
  公路硬化是惠民政策 与香蕉收割撞车属巧合
  
  江城县通往曲水乡的公路是柏油路,早已建成通车,但通往坝伞村11公里多的路面,仍是沙石路面。
  
  江城县交通局党委书记李云辉介绍,坝伞村公路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已规划,计划今年建成,“现在交通部有个惠民政策,就是搞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坝伞村公路就是受惠项目之一,国家每公里给予35万元的补偿,地方上再配套一点资金,就可以修了。”
  
  >普洱市交通局去年多次就江城县交通局请示修建坝伞村公路的事宜作出批复,去年10月的一份文件显示,坝伞村公路规划长度为11公里,路基宽6.5米,水泥路面宽3.5米,配以土路肩,设计标准是时速20公里的4级公路。承建该工程的周廷万称,坝伞村公路实际修建长度为11.6公里,他们于去年11月4日开工,迄今已经修建了8公里多,尚余不到4公里的路面未铺设。
  
  “修路时间跟香蕉老板们的收割期撞车,这纯属巧合。”江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存艳称,全县48个村,2个社区,年内全部要实现道路硬化,而当地一般4月份就会来雨水,所以现在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
  
  周廷万说,他们每天能推进200米,坝伞公路全部工程3月底可以完工,再算上28天的保养期,预计4月底能够验收通车。
  
  运输困难成本增加 估计有3000亩香蕉烂地里
  
  修路给李文荣等香蕉种植者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运输困难。此前,三十吨的大货车可以直接开到田边地头,工人将香蕉砍下来,再搬运至路边包装好就可以装车。“以前一天就可以装满一车,现在要两天。”正在装货的游师傅说,主要原因就是增加了搬运环节。
  
  新修的水泥路面车辆不能通行,李文荣需要雇用摩托司机,将装箱的香蕉,从田边转运至货车旁。当地村民陶师傅开着摩托车帮李文荣转运香蕉,他一次**十件运送,一件一块五,一趟能赚15元,他对此感到开心。头大的是李文荣,他说,“这么一来,一件十公斤的香蕉,成本增加了2元左右。”
  
  洪兵说,其实他们担心的不只是成本,还有香蕉的品相。他认为,香蕉在运输中会因为不断地搬运损坏表皮,导致卖相差,甚至在途中坏掉,而收购商也会因此而压价。
  
  香蕉种植者的成本,通常包括蕉苗、化肥、农药、管护工人抽成和挑工报酬等,按照李文荣和管护工人陈师傅的协议,他每卖出一公斤香蕉,陈师傅会有3毛2的抽成。陈师傅和怀孕五六个月的妻子在山上管护香蕉,生活简单辛苦。像他们一样帮李文荣、洪兵管护香蕉地的,共有11家20多人。
  
  管护工人将香蕉砍好后,还需要人搬运下山,一串香蕉重二十公斤左右,运一串需要3元钱。李文荣说,总的算下来,一株香蕉的成本在四五十元,按照今年的价格,他们14万株香蕉能产3000多吨香蕉,收入700多万元,但如果修路带来的运输问题不解决,许多香蕉将不能及时卖出,那他们的损失将达五六百万元,“又一次导致倾家荡产!”
  
  实际上,面临同样困难的,还有香蕉种植大户周节、段忠等人。周节和妻子来到江城种植香蕉,投资一百多万元。他说,“全部身家都押在这里了。”
  
  段忠与另外两人合伙,种植了680亩香蕉,他说,自己的香蕉3月底就可以砍了,他现在也对修路带来的运输问题揪心不已。据李文荣、洪兵估计,即便想尽办法运出一部分香蕉卖掉,但坝伞村的种植户们还是有3000亩左右的香蕉因运不出去,而烂在地里。
  
  种植户希望修条便道 相关部门建议用摩托车转运
  
  香蕉种植户们不断找江城县政府、交通局,希望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
  
  “香蕉种植大户有四五家,算上雇用的管护工人,牵涉到的人数达四五十人。”李文荣说,交通局、曲水乡先后召集过村委会、施工方多次协调,种植户希望施工方能帮助修一条便道,供轻型车通行以运输香蕉,或者政府给补贴,或者施工方加快进度,但是都没有获得同意。
  
  李文荣说,香蕉种植户均坚持要求修便道以方便运输,而周廷万说,修便道不是说修就能修,沿途涉及到农民的土地,而且这么一来,事情就会变得更复杂。至于加快进度,他们只能适当而为,毕竟修路工人也需要休息,更重要的是,路的质量要达标。
  
  曲水乡党委书记普顺友说,道路不可能不修,毕竟这是让更多老百姓受益的事,但要让政府补偿,这就很难,因为修路需要地方政府配套的资金,都没能完全到位。
  
  周廷万说,停工的提法更不切实际,按照合同,他每延误一天工期,将被罚款2000元。
  
  从江城县到曲水乡政府,都希望种植户们尽可能地通过摩托车转运,克服一下困难,等路4月底通车后,局面就会完全改观,但种植户们担心的是,正在成熟的香蕉挨不到那个时候。
  
  江城县多条公路在修建 难运出去的香蕉数量惊
  
  人坝伞村支部书记罗顺昌说,近年来外地种植户共在曲水乡种植了2.4万亩香蕉,其中坝伞村有5800亩。而去年底开始,江城县至少有坝伞村、宝藏乡、国庆乡、嘉禾乡在硬化通村公路,今年雨季前得全部完工,受修路影响而难以运出去销售的香蕉数量惊人,目前,许多种植户一方面想尽办法往外运,一方面不断找政府寻求解决之道。
  
  “把修路的事停下来让他们卖香蕉,这不现实。”罗顺昌说,各个种植户的收割季不同,修路避开了这个,避不开那个,他觉得最现实的,就是大家尽量互相协助解决困难,“等到4月底道路一通车,那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杨存艳说:“通村公路硬化,是一项很好的惠民工程,不修不行。全县许多乡镇都种植了香蕉,大家都在想办法克服修路带来的暂时困难,希望李文荣他们也能想通这个问题,通融一下。”曲水乡乡长陈军则提议,让施工方允许种植户的轻型车运载香蕉通行前期修好已经达到保养期的路面,周廷万对此表示同意。
  
  曲水乡、坝伞村的干部们,还委婉地评了香蕉种植户们随地丢香蕉塑料套袋、包装用珍珠棉等物品的行为,他们希望种植户们能切实给当地带来实惠,而不是赚到钱,合同一满拍拍屁股走人,却留下满地污染和难以复耕的土地。
  
  目前,李文荣、洪兵等香蕉种植户,还在通过各种渠道寻求解决之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