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香蕉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我市香蕉为何总遭“寒流”?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碧海银沙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5票  浏览8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1月18日 15:39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特约摄影师马志军王海志陈洁编辑/小飞云海)时过两年,相信很多蕉农还记得2007年香蕉亏本的惨痛。当年,我市的香蕉由于“病毒”的原因,遭遇了历史上少有的销售寒流”,各县、市香蕉的田间销售价竞跌到了每市斤两、三角钱,蕉农们连本钱都收不回,以至于任丰收的果实烂在田里或将其砍掉扔在田里沤肥!当时,笔者到廉江市良垌镇采访时,蕉农们一个劲地叫我们把香蕉拉回去吃,“要多少拿多少,一分钱也不收!”此事,对我市的蕉农们来说,是一次惨痛的记忆。然而,在时过两年进入了寒冬的今天,我市又一次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日前,笔者在“香蕉之乡”硇洲岛的现场了解到:时下,全岛两万多亩香蕉的销售价不仅跌到了每市斤0.3元,而且濒于滞销的境地,廉江、遂溪、麻章等地也不例外。据相关人士介绍,其中主要原因是广东周边省份的蕉农们为了抢夺国内市场,纷纷把今年秋季收获香蕉的种植时间提前,使得其收获期大大地提前,与热带广东的收获期吻合在一起,因而全国南方数省的香蕉齐步上市,导致外省大量经销商不来我市采购了!
  
  然而,湛江的香蕉却很“无序”,就连从来都在自己的品牌上打外地的名字之事也一直无人管!(宁庆兵摄)
  
  全市的香蕉销售有困难,仅是以上根源吗?一些蕉农和几位专业人士都一致认为,还有其他因素,并分析:尽管湛江的香蕉产量不低,且已经销向全国不少省份,但是,湛江香蕉生产却缺少“统一”、“科学”的“统筹”!有组织、有计划、有管理、有指导、有信息、有网络、有同进共退的办法等方面的行动几乎没有!成千上万蕉农的行为几乎处于原始甚至盲目的状态。丰收了,能赚钱就拚命地赚;难销了,上上下下一副苦脸!无怪乎有技术人员发问:湛江香蕉的大生产局面是科学组织的“产物”吗?笔者发现,整个湛江的香蕉外销的包装都是打“海南产”的字样,难道总没人看见?连不少蕉农都说:我们都知道这样很不好,但是有谁来带领我们改变这种情况呢?为什么就不能用“统筹”甘蔗的决心和行动来“关心”香蕉生产的庞大局面呢?
  
  更令蕉农纳闷的是,2007年香蕉遇上巴拿马病毒“癌症”时束手无策的他们,如今又遭遇次境遇,今秋这种局面的信息为什么缺少人提前掌握?为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时几乎没有办法了呢?类似的情况真是没办法应对了?
  
  香蕉难销,苦了成千上万的蕉农,也“苦”了湛江的经济。但愿湛江能从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中吸取教训,并制定出有效措施应对!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