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货"滞销 瓦房店153户果农等卖葡萄钱过年
在瓦房店市许屯镇腰屯村的气调库里,存放着近万箱没有受过农药污染的巨峰葡萄。当地农民称之为“订单葡萄”。按说往年的这个时候,这些葡萄早被卖光了。“前些年,买这些绿色葡萄需要提前预订,而今年却没了订单。”一位合作社的负责人说,农民们将一年的心血都洒在葡萄上,临近年关,农民们手里没钱买年货,空剩一堆葡萄。“如果春节前还卖不出去,这一年就全白干,本钱也搭进去了。”农户张大姐说,家里驼背的母亲正等着卖葡萄的钱动手术,再耽误时间,恐怕老人就下不了炕了。
今年没有订单 有机葡萄滞销
“如果没有订单,农民们根本不知道咋将葡萄卖出去,他们只管用心地种,却不会用心地卖。”张厚旭是大连市内的一个80后年轻人,因自己的爷爷爱吃这里的葡萄,他与这些种葡萄的老农们结下了缘分。多年来,张厚旭见证并帮助着果农们为葡萄奔波。
他告诉记者,前些年,要买这里的葡萄,要提前预订:“往北主要销往哈尔滨、沈阳和大庆,往南主要销售到香港和上海,其中在香港的销售价格是52元/斤,在上海的价格都接近40元。”他回忆说,因为好卖,所以得排队,“市场是卖方市场,如果不提前下订单就买不到了。”
“大部分企业买这种绿色葡萄给员工发福利。”张厚旭说,但是今年不知什么原因,果农们一张订单都没接到。为此,张厚旭多方奔走,联系过去年订葡萄的几家企业,却被婉转拒绝。
“这些葡萄是按照有机标准来种植的。几年前,还获得了有机认证。”说起葡萄来,张厚旭头头是道:“一串葡萄,从粒数上,是45粒到55粒之间,从色度上,要达到深紫色,而重量则在5两到一斤二两之间,甜度则要达到16度以上。”
放进气调库里 天天都在赔钱
前日上午,张厚旭带着记者来到腰屯村果农家中。在一处储存葡萄的气调库里,年过七旬的王大爷和张大姐正在清点自家葡萄箱。“这里的农民都种葡萄,葡萄采摘下来,一时卖不了的话,就放进气调库里保存。”张厚旭说,往年,这个时候的葡萄早已出手,气调库应该空空如也,而现在几乎放满了。记者看到一层又一层摆满的葡萄箱,果农们一脸愁容:“这些葡萄要是在春节前不出手,我们真的血本无归了。”农户张大姐说,从9月25日葡萄下架至今,每多放置一个月,就净赔2500元钱。“幸好今年气温低,葡萄存放的时间能长一些。”张大姐说。
“很多葡萄在七八月份就成熟了,可我们的葡萄成熟日期在9月末到10月初。”一位葡萄种植户向记者讲述了这些葡萄种植的不容易。因为是依有机葡萄标准生产,所以侍弄葡萄格外吃力。摸摸地的温度,就知道是不是到了剪条的时候,摸摸地的湿度,就知道是不是该浇水了……“我们这么用心种葡萄,怎么就没有人来收购呢?”望着装满了气调库的葡萄,果农们满脸愁容。其实,果农们知道自己的葡萄好,却不会自己推销。
张厚旭和果农们统计了一下,合作社153户果农目前共有7万公斤葡萄滞销。“要是真烂了,也不知道他们来年还有没有信心种葡萄。希望大家伸出援手,帮果农们渡过这个难关。”
他们的葡萄好在哪?
产量低
同样是巨峰葡萄,人家亩产是7000斤左右,甚至达到上万斤,而他们的只能达到2500斤到3000斤。
品质好
一位葡萄种植户说,“就说‘稀’果吧,不知道费了我们多少心思,刚开花的时候,我们要‘稀’花,‘稀’掉三分之一,一个葡萄条留十串葡萄,等长成黄豆大小的时候,我们还要‘稀’粒,一串保留六七十粒,等大了之后,还要‘稀’串兼着稀粒,保证粒数在45到55之间,保证一个葡萄条只留4到6串葡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品质和口味。”
不沾药
他们还要给葡萄套袋,保证葡萄不沾药。在果农们看来,葡萄皮很有营养:“皮上的白霜其实是果粉,果皮含花青素,对身体有益处,可是因为好多葡萄是催熟的,是膨大的,所以,很多人不敢带皮入嘴,而我们的葡萄用水一冲就行了。”
个例
长骨刺腰直不起来 等着卖葡萄钱手术
张大姐将记者带到家里,驼背的母亲在炕上坐着,满脸心事。“俺妈长了骨刺,腰和背都直不起来,本打算年后做手术的,现在手术费没着落。”张大姐告诉记者,按照往年的情况,家中的7亩地能净赚至少2万元钱,本想拿这些钱过个年,再给母亲医病。现在看来,连本钱回来都是问题。张大姐说:“现在放到气调库里,加上电力和人工等其他成本,一斤葡萄卖到7元多才能保本。”但现在,只要能出手宁可赔钱卖。“10斤多一箱,60块钱就卖。好多葡萄种植户都说‘给钱就卖’,给钱总比烂了好。”张厚旭说。
帮忙
爱心超市提供摊位 欢迎大家前来购买
前日上午,大连艺峰生鲜连锁超市总经理尚海峰听说了果农们的难处,他亲自前往腰屯村查看情况。尚海峰告诉记者,超市方面已经决定在两家分店设置专门的爱心摊位,免费提供给瓦房店许屯镇腰屯村的果农们。今日上午,许屯镇的“套袋葡萄”将运至艺峰生鲜连锁超市绿波店以及中南路上的国亿生鲜超市,欢迎市民前去购买。
同时,也欢迎爱心企业批量订购许屯镇的套袋葡萄,帮驼背的老母亲凑够手术费,让果农们卖出葡萄买年货。记者张璐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