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加入水果邦 | 找回密码
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农产品商标已成为农民致富“金字招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大连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49票  浏览4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6月17日 16:17
  海参海带野生鲍,苹果黄桃大樱桃……提起大连的农产品,很多人如数家珍。笔者从市工商局商标处了解到,我市现有农产品商标3300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其中20件驰名商标占全市驰名商标总量的31%。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这些驰名商标企业与认定前相比,营业收入户均增收3.56亿元,纳税额户均增加977.62万元。其中还有7家企业是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者。
  
  通讯员井惠群
  
  大连依山傍海,地理位置优越,农产品品种丰富,海产品资源殷实。商标改变了农、海产品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命运,是这些产品打开销路的“隐形翅膀”,也是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金字招牌”。
  
  据了解,我市传统产业中有许多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农副土特产品,均有百年以上历史,尽管品质很好,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品牌优势,种植或养殖的规模小而且分散,没有形成整体优势,致使产品附加值低、难登大雅之堂、产业发展缓慢。
  
  市工商局在推进商标战略工作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培育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将土特产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把一批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备受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商标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重点扶持范围,积极培育,梯次发展,逐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使大连的农产品蜚声海内外。
  
  注册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商标战略的实施,使大连的农业呈现出经济靠支柱产业拉动、支柱产业由骨干企业体现、骨干企业靠知名品牌支撑的良好态势。
  
  驰名商标“獐子岛”、“远洋”、“上品堂”始终引领国内水产业的发展方向。“咯咯哒”则使韩伟集团成为亚洲蛋品行业最大的企业。“上品堂”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后,许多外地商家从网上看到这一消息,纷纷找上门来联系合作事宜,随后,企业又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并成为全国首家重磅标得央视黄金时段广告的海参企业,销售业绩一路攀升,今年逆势增长70%,预计至年底销量将达到5亿到6亿元,其坐落于石城岛的生产基地更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20%,带动了当地渔民致富。“雪龙”牛肉成为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唯一指定牛肉产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家领导人在国宴上招待各国政要的美味食品,随后又成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和即将召开的“十二运”运动员专供食品。其销售收入连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12年销售收入2.54亿元,今年预期销售将达到5亿元人民币。
  
  栽下“摇钱树”,结出“致富果”,商标战略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显现。9件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农产品价格高出同类产品20%~90%;庄河市80户水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的水产品养殖与加工集群年产值达5亿美元,水产品出口量更是占到辽宁省出口总量的50%,占全市出口量的67%;品牌效应使曾经一度濒临灭绝的“瓦房店小国光”苹果绝处逢生,在注册成功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产品在东北地区以及广东广西、上海、北京、温州等地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还远销日本、俄罗斯、东南亚,价格也翻番,3万余户果农增加小国光苹果的苗木栽植后,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
  
  目前,全市已有农业龙头企业61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61个。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