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地产枇杷产量特小年“遭遇”需求特大年 赚了还是赔了?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1票  浏览9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5月29日 14:56

  抢抢抢!刚上市就所剩无几,果农为抢高价纷纷提前采摘——
  
  赚了还是赔了?地产枇杷特小年

  
  
  枇杷季,每个来东山的人手中都要提几箱

  中国江苏网5月27日讯 还没到完全成熟期,地产枇杷却纷纷销售告急——记者昨天从洞庭东、西山的枇杷原产地采访获悉,原本该是旺季,现在却几乎“一粒难求”——要货的多,货源组织不到。昨天上午,金庭镇秉常村书记郑智勤正在为雪片般飞来的订单发愁。同样,东山枇杷主产地的槎湾村挂在枝头的枇杷也所剩无几。一边是吞吐量超过往年数倍的市场需求,一边是遭遇“特小年”,挂在枝头的果实纷纷“被早产”仍供不应求。今年的地产枇杷堪称“最疯狂”的一年,然而疯狂过后,一系列问题便浮出水面迫切需要得到解答:枇杷价格“跌宕起伏”,甚至出现一天价格四次上涨、预售货的电商为了不赔本纷纷退单;为卖高价未成熟的枇杷纷纷“被早产”;外地枇杷“乘虚而入”大量冲击本地市场,赢了市场却失了“诚信”口碑,这买卖到底是赚是赔?
  
  现象:价格一天涨四轮却始终缺货
  
  连续两周的时间内,记者通过翻阅东山本地多位果农的出货记录和多日的采访记录,今年白玉枇杷的收购价格脉络可以清晰呈现:从5月10日开始有少量上市,综合今年预估产量并参照往年价格,每斤收购价为18元左右;5月19日开始进入大规模上市阶段,此时收购价开始不断上涨,单价从21元到23元不等,而在5月21日当天有人开出了每斤25元的收购价;5月22日是周五,也是枇杷口感最好的时候,为了迎接数以万计的采枇杷游客进入东山镇,许多农家乐和店家开始大规模囤货,这一天收购价格波动最为明显,早上每斤收购价为25元,到了中午已是30元,傍晚时分,有店家开出35元、甚至40元的价格要求收购白玉枇杷;23、24日两天地产枇杷收购价略降到每斤25元;25日,也就是周一,收购价再次突破每斤30元,达到32元。
  
  价格频频波动、持续走高是今年枇杷的特点,除了反映在收购价格的变化外,还有一些细节值得关注。随着东山当地农民电商的发展,不少“果二代”在枇杷还未成熟时已经通过网售的方式把自家枇杷预售了不少,然而当枇杷成熟后价格却不断提升,再按之前的预售价销售必然会亏本不少,一些电商在赔本出货几天后,只能冒着毁坏信誉的风险要求退单,记者了解到,有果农一次性退掉了300盒(每盒5斤)的单子。此外,由于严重供小于需,果农完全不愁卖,往年成熟的枇杷果要自己去采摘、甚至通过推动采摘游的方式减少烂在树上的果子,今年有些收购枇杷的商贩为了“抢”到品质好的白玉枇杷,直接把果农的枇杷树“承包”下来,由商贩自己出钱再雇人把果实采下来。
  
  令人奇怪的是,虽然叫出了“天价”,不少经销商却表示货源一直很紧张,根本收不到枇杷。22日当天傍晚,虽然收购枇杷的商贩开出40元的高价,却根本有价无市。这种缺货的紧张感几乎伴随着整个白玉枇杷季,以至于今年下市时间比往年提前了近一周。
  
  原因:产量特小年“遭遇”需求特大年
  
  今年白玉枇杷的种种怪现象让人直呼“看不懂”,原因在哪里?东山镇农服中心高级工程师叶利群的说法是:“枇杷上市初期,预估今年的产量与去年相比要减少一半。但在成熟期因为天气等因素,不少农户家中实际产量只有去年的六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叶利群介绍,枇杷树生长周期具有较明显的大小年现象,由于去年遇到“特大年”,今年果树需要“休养生息”,所以今年不仅是枇杷生长的小年,而且是五六年一遇的“特小年”。
  
  但价格波动仅仅是因为“特小年”吗?记者查阅历史资料后发现,2010年东山枇杷也遭遇小年,当年枇杷单斤均价达到20元的历史高水平,最高时达到每斤30元的“天价”,比前一年平均价格上涨了20%。但即便如此,当年价格也一直比较稳定,并未出现持续波动、不断上行的现象。许多市民表示:印象中白玉枇杷价格从没这样剧烈波动过,也没有哪年像今年这样下市得这么早。
  
  一些专家和权威部门将原因指向“需求量大幅增加”这点。吴中区农业局副局长黄炳元介绍,近年来白玉枇杷名气越来越大,在今年涌入东山的采枇杷大军中,除了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外,甚至有北京山西云南等远道而来的顾客。在产量充足的大年,需求量上涨可能对价格的影响还不甚明显,但在今年这种供应特别紧俏的时候,如此大的需求量带来价格波动也就在所难免了。举例来说,今年枇杷季,东山当地收购价涨价幅度最大的是5月22日,而这一天恰恰是预期中采摘高潮的前一天。
  
  电商的发展对白玉枇杷市场吞吐量增多影响也特别大。以往能吃到东山白玉枇杷的多为江浙沪地区市民,但如今越来越多“果二代”将农产品带入网购市场。电商的发展对于白玉枇杷销售影响到底有多大?记者联系到某快递公司,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当地电商发达,今年枇杷季成立了一个25人、8辆专车的项目组驻扎在东山镇的田间地头,还专门针对枇杷设计了外增抗压度、内加缓冲力的特别包装——东山镇枇杷网售市场之大可想而知。据统计,在不到三周时间里,仅通过这一家快递公司运出东山的枇杷就达到68吨之多。
  
  以上种种因素综合后,市场越来越紧俏、价格越来越高,待价而沽的果农心中却越来越不安。于是,今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早收。据介绍,一路“疯狂”的价格让许多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的农民“按捺不住”,不少人担心再晚些,当青种、冠玉、照种等品种陆续成熟时,就卖不到这么好的价格。于是面对急迫求购枇杷的商贩高价诱惑时,他们纷纷把不少还没进入最佳采摘时机的枇杷给摘下来提前销售了。
  
  思考:
  
  地产优质水果能否守住“口碑”?

  
  相对于去年“特大年”是果农增产不增收的困境,今年果农们则是减产不减收。记者了解到,东山当地家中枇杷种植面积较大的部分果农,整个枇杷季收入能达到七八万元,有的人家一天收入就会有近万元,而去年,果农们在价格最高时一天也只能赚个三四千元。
  
  但在价格走高、果农收入增加的同时,一些危机也同时呈现。由于地产枇杷的缺货紧张感始终存在,一些价格低廉的外地品种枇杷开始混入东山市场、打着“白玉”开始销售,这会影响真“白玉”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山分局局长丁先明告诉记者,今年枇杷季,东山分局已经提前采取措施,引导当地果农诚信经营,共同守护好“白玉”的品牌。不过,并没有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外地品种枇杷不能在本地销售,如果果农把外地枇杷装在塑料袋、竹筐里销售,理论上讲并没有过错。只有当果农明确将其装进印有“白玉枇杷”的包装盒或给消费者开具写有“白玉枇杷”的发票时,消费者在投诉时才能有较大胜算。
  
  另一层更紧迫的危机其实来自自身。由于今年有一些白玉枇杷还没达到最成熟阶段就被摘下,这批被迫提前进入市场的白玉枇杷个头偏小、口感略酸,虽然血统纯正,却面临在市场上遭遇“身份质疑”的尴尬。在面临外来品种冲击时如果“端不住”身价,后果很难预料。东山镇副镇长杨忠星从事农业工作多年,早在5年前,他就发出过“关注外地枇杷对地产品种冲击”的预警,举例时提到浙江宁海的新品种“宁海白”。今年,“宁海白”在当地种植面积已达近6万亩,因为酸甜适中、果型大,在苏州市场上存量不少。杨忠星说:“想要抵抗外来冲击,白玉枇杷更要提高标准化程度,保证优质果的比例。”记者了解到,为了降低大小年现象给枇杷价格带来过大波动、减少市场起伏给农民带来的不安,东山镇农林服务部门已经开始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大小年产量差,如指导果农在大年时加大疏花、疏果力度,为接下来的小年多留点空梢。本报记者周伟蔚摄影王建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