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从黄岩到临海:蜜橘兴衰启示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观察与思考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00票  浏览3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2月18日 14:44

  一墙之隔,临海蜜橘超黄岩

  “台州橘子难卖?不会啊,今年台州全市橘子销售基本和去年持平,形势不错,特别是风味较好的早橘,迄今几乎全部都卖光了,供不应求。”

  听说记者的来意以后,台州市农业局经济作物总站站长何桂娥显得相当吃惊,急匆匆地从资料里调出厚厚一叠最新数据,以此证明橘子其实不难卖。

  比何桂娥更吃惊的是记者本人,难道黄岩不属于台州?

  但在仔细核对销售数据后,真相得以明了:截止2008年12月29日,临海、黄岩、三门三个台州柑橘的主产地已经销售柑橘30万吨,占到总产量的67.1%,其中临海已经销售79.3%,而黄岩仅仅只有30%。

  很显然,曾经台州柑橘的旗帜—黄岩,如今甚至已经沦为柑橘销售“拖后腿”的地方。

  何桂娥说,如今台州柑橘主产地已经不是黄岩,而是与黄岩一墙之隔的临海,自从1983年瓜果市场开放后,临海一路急起直追,经过20多年的努力,如今不管种植面积还是销售价格,都已经超越黄岩。

  论规模,黄岩蜜橘已萎缩到8万多亩;临海蜜橘则扩张到了19万亩,临海无核蜜橘产量跃居浙江老大,全国老二。

  论市场价格,黄岩蜜橘最高卖到8块钱一斤;临海蜜橘则卖到了40块一斤的最高价。

  橘子成熟季节,在黄岩,满街叫卖的竟都是临海的涌泉橘,一些橘农为了图个好价钱,甚至拿上好的黄岩蜜橘充作临海的涌泉橘。

  “据说有一次,黄岩召开人代会,桌子上摆的招待用橘,竟然是临海所产。人大代表们不由感慨万千,纷纷建言献策。”何桂娥说,20余年来,临海蜜橘则从无到有,开始打造品牌,并且迅速崛起,知名度和美誉度甚至超过了黄岩蜜橘。

  临海的橘子,到底有什么优势?

  何桂娥说,主要的原因是临海橘的品质得到了提高,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临海蜜橘大规模改良品种,改良而成的“温州蜜柑-早熟宫川”每亩补助200元,新发展成一定面积的每亩补助100元。经过近10年的努力,如今19万亩的临海蜜橘中,95%都属同一优质品种—改良而来的“温州蜜柑”。

  而在黄岩,8万多亩的柑橘分属180多个品种,其中唯一能与临海“温州蜜柑-早熟宫川”品种媲美的“黄岩本地早”还不到2万亩。品种的参差、杂乱,让消费者难辨良莠。

  《中国地理标志注册名录》上的“黄岩蜜橘”条目这样显示:“注册号:1388989;商品类别或名称:蜜橘;地域范围:台州市黄岩区果品产销协会,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境内的平原区域和永宁江两岸。”何桂娥说,这里的“黄岩蜜橘” 指的就是黄岩本地早橘,也就是我们通常印象里的高品质黄岩蜜橘,它的产量极小,且产地局限性大,“市面上在叫卖的黄岩橘,其实都不算是正宗的黄岩蜜橘。”

  记者随后来到了临海最著名的柑橘产地—涌泉镇。

  还没到镇口,印着“临海一奇,吃橘带皮”的巨幅广告牌就豁然眼前。

  “还真奇了,从没听说过吃橘子还能带皮吃。”

  涌泉本地人告诉记者,其实所谓“吃橘带皮”只是临海蜜橘广告的一个噱头,为的是说明临海蜜橘品质优良,皮薄汁多,甘甜爽口,即使带皮吃都不影响风味。“要真吃起来,还是剥了皮好吃,这样也更卫生些。”

  在涌泉的采访让记者感慨颇深,橘子品质高了、地方富裕了,从上到下,似乎都沾染着一股“牛气”,一股发自内心的自信。

  “这最好的涌泉橘多少一斤?”

  “40。”

  “便宜些卖不?”

  “批发价都要35呢,零卖我还不在乎,就这价了,不便宜。”

  这是记者与涌泉橘农的一段对话,这位林姓的橘农大约50来岁,一脸的富足和满意。

  涌泉镇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说:“其实早个20年,刚开始的时候,面对具有老牌形象和悠久历史的黄岩,我们是没有竞争底气的。但后来上级领导的一系列政策让我们坚定了决心。”

  相关人士透露,近年来,临海把大量的真金白银投在基地、合作社上,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对建立临海蜜橘精品园的基础设施投入3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3-5万元;对新建柑橘钢架大棚10亩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2—5万元。对带动农户销售较好的合作社,补助3-5万元等。

  目前,柑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临海已经达到52家,社员超万户,辐射整个临海蜜橘面积的80%以上。市里制订了统一的《临海蜜橘地方标准》、《临海蜜橘生产技术规程》、《优质安全柑橘生产模式图》,实行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标准,达到统一产品质量。

  而反观黄岩,由于比较效益下降,果农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何桂娥告诉记者,目前在黄岩种橘的多数都是年龄在5 0岁以上的兼职果农,柑橘收入只占橘农总收入的20%-30%,果农自然无心种橘。黄岩的柑橘合作社总数只有6家,社员才500户,远远不及临海。合作社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没能很好起到带动辐射作用,直接导致了优势品种的进一步萎缩和品质的降低。

  面对品牌改良,黄岩果农也显得不够积极,台州市经济作物总站的工作人员在以往几年里,曾经多次下乡,帮助黄岩果农改良橘子品质。

  “我们的主要手段就是在现有的橘树上进行嫁接,把一些好的品种筛选留下来。”何贵娥说,但嫁接橘树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嫁接成功以后要到第四年以后才会挂果,这也就是说,为了品种改良,果农要付出三年没有收成的代价。“当地主管部门配套的补助没有跟上,果农之间也缺乏示范标本,直接导致了改良的不了了之。”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