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岩石缝里建桃园——抱团做大桃产业——创新经营发“桃财” 梭筛移民的桃业三步曲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9票  浏览17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5月06日 12:37
  普定县陈堡村梭筛村民组100多户人家居住在石漠化严重的山区,1992年,山脚小河被拦断蓄水建起了普定电站,村民们位于山脚下的好田好土全被淹没,从此变成了后靠移民组。
  
  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田土,面对剩下的人均不足半亩的夹杂着岩石的山地,村民的日子陷入了极度艰难境地。
  
  “移民生活困难,找政府提出各种要求,这是很常见的。但梭筛人不一样,他们不闹不访,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普定县移民局的同志感叹说。
  
  梭筛移民在失去土地后的艰难日子里,自力更生主动寻找门路。通过凿石挖坑、填土栽树,硬是在岩石山上建起了高产高效桃园,成功走上了小康道路。以下便是村民们攻坚克难的几则小故事。
  
  第一步:岩石缝里建桃园
  

  “当时我就想,几棵桃树的桃子就当种了一季包谷,我不如就专门种桃子。”
  
  ——移民陈登丰
  
  今年62岁的梭筛移民陈登丰说起当年的艰辛仍然十分感慨:“土地没有了,无法种庄稼,建电站的施工队走了,没地方打工,很多家吃包谷都成问题,我家小孩上中学每星期12元生活费也难找,还有几家的媳妇外出打工就再也没回来。”
  
  记者问:“你们的困难是修水库造成的,可以去找政府啊?”
  
  “国家只能救济你一时,救不了你一世。再说,还是自家苦磨出来的东西吃起来硬气。”
  
  老陈回忆说,为寻找出路,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老年人也没闲着,也在想方设法找钱。
  
  1993年秋天,老陈见自家土边的几棵桃树结满了桃子,便摘下来背到县城卖,没想到卖了300多元。“当时我就想,几棵桃树的桃子就当种了一季包谷,我不如就专门种桃子。”第二年,老陈约了同村的赵高祥、刘文权,到坪上乡买桃树苗,每人100棵,准备大干一场。
  
  但马上遇到的难题是,没有成块的土地,只有石漠化严重的荒山。这没有难倒他们,他们把岩石缝隙凿开,把凿下的岩石垒成树盘围成树坑,再从山下、从河边,一背一背地背来泥巴填坑种上桃树,一担一担挑水精心管护。那时,因为天天用手刨土,老陈的手指甲都刨没了,几年都没长。
  
  到第四年,老陈的桃树开始有收成了,一季桃子卖了2000多元钱。这笔收入在村里引起震动——因为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一年带回的钱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目,这让人萌生了“打工不如回家种桃”的想法,而且还能照顾老人小孩。
  
  于是,全村人争相效仿,外出打工的也纷纷回归。一时间,梭筛的山坡沸腾了,全村老少凿石开荒、背土种桃,满怀信心建桃园。
  
  凭着坚强意志和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精神,梭筛人创造了奇迹:已累计撬石凿岩20万吨,运土40万方,在岩山上建起桃园3700多亩,人均年收入突破13000元。
  
  十几年苦干,梭筛人过上了甜日子。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