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恩施农产品:有机之路越走越宽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恩施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79票  浏览11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4月20日 14:26
  核心提示
  

  每公斤400元的茶叶,一旦转换为有机茶叶后,在上海市场就可以达到每公斤1600元至2000元的价格;一家年产值300万元的茶叶公司,通过发展有机茶,连续多年每年产值以500万元左右的速度增长……
  
  这不是神话,有机食品就有这么神!虽然有机食品目前尚难走进我州寻常百姓家,但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我州生产的有机食品在州外声名远播,供不应求。这种一旦冠以“有机”就身价翻番的食品类朝阳产业,在我州发展现状如何?我州有机食品发展优势突出,为何难以做大做强?恩施有机食品的产业发展历程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与思考?记者近日走进我州率先申请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宣恩县,以期对有机产业的发展方式一探究竟。  
  
  记者蔡傲丽
  
  (一)
  
  4月15日,“倒春寒”后,天气放晴。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八组的林秀珍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了自家的梨园忙活。靠着自家的6亩梨园,林秀珍每年可以净收入三四万元。
  
  这比一般的恩施农家收入高多了。“我们种黄金梨,每亩收入高的在六七千块,低的两三千的也有。收入好不好主要靠管理,因为我们种的是有机梨子,不能打农药,不能施化学肥料,梨子要套袋……”有机食品,一个可能连不少城里人都不明白的概念,在这位深山农家女人嘴里却头头是道。
  
  如果说无公害食品是金字塔的塔基,那么,绿色食品就是中间的塔腰,而有机食品是塔尖,它对质量要求更严格。有机食品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经具有资质的独立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中,不允许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激素、抗生素和添加剂等,属于完全无污染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处于高价位状态。通过转换成有机产品后,农产品的价格都大幅上涨:有机蔬菜价格至少是普通蔬菜价格的2.5倍以上,有机水果价格是普通水果价格的3倍左右,而有机茶叶价格往往是普通茶叶价格的3倍至5倍。
  
  恩施州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中硒矿物质的含量达世界之最,加上污染少,使得我州生态的破坏程度相对较低,在新的时期生态优势愈来愈明显。“我州的生态环境、土壤都适合发展有机食品,这是国外及国内市场认可了的。”采访中,州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德华说。
  
  我州从2002年开始发展有机食品,截至目前,发展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有机茶叶面积达到10万亩,有机水果(黄金梨、柚子等)达到8万亩,有机蔬菜(萝卜、白菜等)达到2万亩。有机产品生产企业达到40多家,涉及品牌50个。产品除销往国外,在国内主要销往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一二线城市。
  
  “目前国际上对有机产品的需求很大,国内大中城市的有机食品需求也逐年扩大。但国内有机食品产量较少,可以说,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杨德华说,“现在恩施有机食品很好销,主要是差产品。”
  
  (二)
  
  林秀珍还记得以前自家田里种的是菜。“现在的黄金梨是公司从日本引进的,我们与公司签合同,农技人员在前期教我们管理技术,后期由宣恩县农业局农业服务中心来管理、监督质量。种的梨子挂果了,达标的就卖给公司,不达标的残次果就自己拿去零卖,所以要赚钱就得把梨园管好。”
  
  林秀珍所说的公司,是湖北清江松乐农产品有限公司(前身为湖北松乐有机农产品有限公司)。短短5年时间,这家公司一跃而成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他们在宣恩迅速发展起6000多亩黄金梨基地,其中3000亩为有机黄金梨基地。“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宣恩的有机黄金梨不会发展这么快。”宣恩县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振朝说。
  
  在王振朝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松乐公司。花园式的厂房让人赏心悦目。在车间,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新安装的生产线。这条预计今年投产的生产线一旦投入运行,林秀珍等果农所担心的残次果将不愁销路:这条生产线就是针对残次果将其深加工成果汁、果醋的。
  
  比起有机黄金梨产业的发展,宣恩县有机茶产业的发展更为迅猛。该县拥有茶叶基地10万亩,其中有机茶基地达到6980亩,有机茶转换基地12700亩。4月15日下午,记者相继来到该县万寨乡伍家台村、马鞍山村。这里漫山遍野、整齐划一的成片有机茶园让人叹为观止。有机茶之所以发展成如此大的规模,也全靠龙头企业的带动。
  
  恩施伍家台富硒贡茶有限公司是目前宣恩最大的一家有机茶生产企业,拥有产品自主出口权,生产的有机茶达到欧盟标准,被国际公平贸易组织列在中国有机茶叶品质第一名的位置。公司副总经理周绪善说:“我们生产的有机茶根本不愁销路,每公斤5120元的一种有机茶现已卖断了货。现在国外好多单子不敢接,主要是缺货。”
  
  对生产有机茶的好处,周绪善再清楚不过了:国内外消费者都认同有机茶品质,国外消费者觉得有机产品安全,国内消费者觉得有机产品高档;有机茶转换期过后,价格得到大幅提升,无论是基地还是工厂收入都大大提高,以前夏、秋茶都是浪费了的,无人愿买,现在只要是有机茶,不论春茶还是夏、秋茶,国外消费者都认账,农民收入也跟着提高了。“对基地农户来说,以前每亩收入2000多元,现在可以收入三四千元了;对我们工厂而言,通过做有机茶,同样面积的茶园,收入比以前增加了30%至40%。”
  
  (三)
  
  黄金梨、贡茶、白柚是宣恩县三大特色农产品。如今,贡茶、黄金梨都有了有机产品,为何白柚却迟迟停留在绿色食品阶段呢?
  
  “我做白柚七八年了,我们的产品是绿色食品,不愁销路。”刘恩俊是湖北楚林白柚有限公司负责人,该公司也是目前宣恩最大的一家白柚生产企业。他说,没申报有机产品原因很多,一是现在自己的产品在国内各大超市很好销,是否申报有机产品对公司而言区别不是很大;二是申报有机产品后,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上去后,担心价太高了量上不去;三是申报有机产品的费用太高。当记者将恩施其他公司发展有机产品的情况告诉他,他的担心目前不是很充足的理由时,他说,等资金宽裕,有机会肯定还是要申报有机产品的——“也许就在今年。”
  
  刘恩俊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因为发展有机食品有一个不得不经历的过程——有机产品转换期。这期间,往年的农药残留、土壤问题等必须得到有效控制,而转换产品的价格只比普通产品稍高。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3年的过程艰苦而漫长。很多企业坚持不下去,最后又走了回头路。
  
  “转换期很难有直接的经济利益,甚至要亏本:不能打除草剂,必须人工除草,不能施化肥,只能建沼液池、用农家肥;加工工艺也大有讲究,比如鲜叶摘回来摊放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如果碰上天气好,农户都去大量采摘鲜叶,我们加工能力不够,超过8小时的鲜叶就不能加工成有机茶……”郑时兵是宣恩昌臣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他说,虽然转换期很艰难,但是他还是会一直坚持走有机之路,因为有机茶的利润比普通茶要高出不少。
  
  有机食品的农残难以控制、规模扩大后不好管理也是制约有机食品产业难以做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伍家台富硒贡茶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他们决定今年从云南等地调运有机茶加工后出口。“从本地农户这里扩展基地太慢了,至少要三五年。以前还有农民偷偷打农药,现在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社员间互相监督,农药是不打了,但是人工除草不是个简单的活,有的人就偷懒打除草剂,这都会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周绪善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希望以后能把本地有机茶全部归于一体来卖,只是还需要时间。
  
  通过专业合作社互相监督管理是当地走出的一条好路子,但是想仅仅通过几个社员,实现所有基地全程监督似乎不太现实,所以就有了宣恩县农业局及相关单位每年的抽样检测、质量控制。而宣恩龙头企业采取的方式是,在有机转换期内给农户发放补贴,一旦发现农户私自用农药、化肥等,除责令整改外,就会取消农户的补贴。
  
  本地企业又小又杂也是我州有机产业难以做强的原因。据悉,我州目前茶叶企业就有1000多家,在宣恩,茶叶企业也是近100家。好在宣恩县一直很重视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除了给获得有机认证的每个品牌各奖励1万元外,该县还打算把有机茶全部统一成伍家台贡茶,集中打造这一品牌。
  
  得天独厚的自然发展环境、远未满足的市场需求、为数众多的有望升级的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基地,恩施有机食品的发展基础如此良好,那么,恩施有机食品飘得更香、更远指日可待。
  
  链接:如何申报有机食品
  
  目前,我州有机食品的申报程序一般如下:
  
  首先,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到所在县市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领取申请书,然后填写好后上交。县市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向州及省逐级进行报告,省有关部门请专家来进行检测、环境评价,包括对基地、土壤、加工车间等进行检测。通过后,产品送到武汉进行检测,如果合格,就准备申报材料,报到省有关部门。省里然后报到国家有关部门,国家有关部门再对材料进行专家评审,如果评审通过,有机食品就进入转换期。转换期3年。期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每3年要重新续报一次,并重新进行检测。一旦抽检不合格,网上会进行公布,全世界都能得知此信息。因此,有机产品自始至终,质量都要全程监控。从基地管理,到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