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烟台苹果的栽培历史及生产现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者:网络转载
热度70票  浏览45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4月09日 14:06
烟台山东半岛上的一颗明珠,是我国久负盛名的果品产区,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非常适于落叶果树栽培,素有“果品之乡”之美誉。烟台出产的烟台苹果蜚声海内外,是烟台市农民增收和烟台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烟台苹果栽培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西洋苹果(大苹果)的发祥地。
    烟台苹果栽培的文献记载,始见于明万历戊午年(公元1618年)《福山县志》卷一“地理土产果类”中记载有“花红”。顺治17年(公元1660年)的《登州府志》载:“黄县名产频婆,花红、楸子”。清康熙奎丑年(公元1673年)的《福山县志》及乾隆葵未年(公元1763年)的《福山县志》记载果类中有苹果、花红的名称。1872年《黄县志》记载苹果“曰频婆曰花红曰秋子。又载“频婆”柰类也。花红即林檎,亦柰类;秋子既林檎三味酢者。频婆是柰的别名,二字出自梵语译音。这些记载说明烟台境内在公元1618年前就有苹果栽培,但均属小苹果和中国苹果。这些苹果属植物,在烟台境内经过数百年的栽培、选育,品种、类型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分布全区各县,到20世纪初,特别是30年代已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民国25年,《黄县县志》中载:“......林檎变种极多,果实红黄各半者名花红,似花红而色朱者名红子,果柄歪凸者名秋子;形长者名槟子;有棱条者名半夏果子,初冬成熟者名冬果,形小而黄者名沙果,色绿味酸久置放香气者名柰子,果实较大者名频果,......”,可见种类、类型之多。海棠、花红、沙果,中国苹果主要是绵苹果,又叫棉花苹果,数量较少。
    抗日战争前,烟台地区的小苹果和中国苹果主要分布在烟、福、牟和黄县、威海等县市。仅黄县丰仪区西林家就有各种小苹果八万余株,其中花红类的产量,最高年份达240~150万公斤。1932~1933年,牟平年产海棠110万公斤,威海年产海棠2.5万公斤。1941年,烟台附近有海棠140亩,其中结果面积114亩,总产4万公斤花红44亩,总产1.25万公斤,沙果24亩,总产1.505万公斤。烟台南山中国苹果的产量为250公斤。由于中国苹果果肉松绵,果汁较少,风味淡泊,品质不佳,自19世纪末逐渐为西洋苹果所取代,到20世纪50年代已少产罕见。小苹果由于个果小,价值低,除洋白海棠外,其余亦少有发展,有的仅作西洋苹果的砧木而保留下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莱阳专区和文登专区尚有小苹果约2000亩,10万株,总产20余万公斤;到八十年代初,各地保留下来的只有少数红海棠、洋白海棠、花红等,其他种类已少见。每年市场有少量出售,国家自七十年代初开始也不再收购小苹果了。
烟台市是我国引入西洋苹果最早的地区,是我国西洋苹果的发祥地。西洋苹果于公元1871年,由美国长老会成员约翰.倪维思(J.L.Nevius)带入烟台。1871年,倪维思夫妇来华时,从美国和欧洲搜求多种西洋苹果、西洋梨、美洲葡萄、大樱桃及欧洲李等果树苗木,携至烟台。此为西洋苹果引进我国之发端。倪维思凭其幼年在美国纽约农家生活时所获得的果树栽培经验,在烟台毓璜顶南山麓置农田10亩,创建果园,题名“广兴果园”。其后,倪维思广为宣传,附近农民争相索取枝条繁殖。由此,烟台南山一带遍山栽培,成为西洋苹果在我国最早繁衍地,同时开创了烟台乃至全国的西洋苹果栽培的新纪元。
倪维思夫妇最早引入烟台的苹果品种共13个,1、早苹果,现名早黄、伏苹果、日名黄金丸;2、荷花藓;3、客发藓,现名伏花皮黄花皮,日名生娘;4、万寻,日名胧月;5、黄金钟,现名凤凰卵黄金钟;6、黄牛敦,现名黄翠玉;7、黄  皮,现名虾夷衣、桦皮;8、红 皮;9、绿青,现名罗岛绿;10、王,现名伏金星,日名绯之衣;11、端阳红,现名丹顶,六月红,柳黄、洋红;12、早草莓现名六月鲜、小红、日名小町;13、秋苹果,现名大绿。1871年以后,西洋苹果的新品种达300个以上,为烟台乃至全国的西洋苹果栽培提出了丰富的品种资源。
    1880年以前,西洋苹果主要分布在芝罘南山一带。栽培技术比较原始。19世纪末,福山率先由烟台引入伏花皮和伏金星两个品种,之后青、红香蕉苹果传入绍瑞口、紫埠和夏家村。经几年传播,方圆数十里的十几个村庄都开始栽培。但产量较低,高产者亩产仅千斤。1888年(清光绪14年),威海黄家沟村宋耀东由烟台购进苹果苗于村前建园5亩,开始了威海栽培西洋苹果的历史。1913年“中国招商局轮船公司烟台分公司”经理李载之在烟台西沙旺创建“芝圃果园”,占沙荒地约160亩。1914年,黄县北马太平庄人张志峰在龙口创办“大兴果树公司”,1916年英国“太古洋行”在西沙旺购地建园90亩。之后,3个资本家先后在西沙旺购地开垦建园,面积约数千亩。西洋苹果逐渐扩散至烟台各地。
    20世纪30年代,以烟台、福山、牟平、威海和黄县龙口为中心的苹果栽培业已具相当规模。据1932年12月《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记载,烟台苹果总产已达104300担。到抗日战争前前夕的1936年,仅烟台、福山、牟平的苹果栽培面积已发展到28512亩,160余万株,总产2486.5万公斤,为烟台西洋苹果栽培的第一鼎盛时期。
   1938年,日军侵占烟台后,烟台苹果栽培遭到重创,使方兴不久的烟台苹果栽培业濒临夭折。1945年抗战结束,烟台的苹果老区开始重整旗鼓,修整旧园,但因内战重起,苹果生产又遭一劫。
   1948年烟台解放,农民安居,苹果生产重兴,其发展速度甚快,先后成立了龙口、烟台等4个果树指导所(站),这是烟台近代苹果生产的开始,使近代苹果生产技术开始有组织地在烟台地区推广应用。农业合作化运动促使了烟台苹果的迅速发展。各县苹果栽培面积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高潮,据统计,1957年全市苹果面积为21.6万亩,年产苹果1779.5万公斤,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1.6倍。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各级逐渐形成技术网络,村级成立果园专业队(组),使烟台苹果生产开始了有组织的技术普及和技术管理,使果业生产发展较快,栽培面积持续增加。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苹果生产双双跌入低谷,面积减少,产量下降。
   1966—1969年,烟台苹果栽培面积又一次增加,出现了历史上第三次发展高潮,1969年烟台的苹果产量达到了1.51亿公斤。
    1973—1975年,在“农业学大赛”群众运动的带动下,苹果栽培面积再度上升,出现了历史上第四次发展高潮,1975年,苹果产量达3.71亿公斤。与此同时,苹果栽培技术进一步普及。整形修剪、深翻扩穴、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病虫害测报技术逐步应用于生产,烟台苹果的经济效益日见上升。
    80年代中期,烟台苹果出现了历史上第五次发展高潮,到1985年全市苹果面积达到134.3万亩,总产达5.39亿公斤。大批国外苹果新品种陆续引进、试栽、推广,一些老劣品种开始被淘汰。发展较快的品种有日本的红富士、美国的新红星和烟台培育的烟青、烟红蜜、短枝国光等,短枝型品种受到普通重视。
    20世纪90年代,烟台苹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烟台不仅重视国外新品种的引进,还加强了苹果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先后育出了烟富1—6号和烟嘎1—3号苹果优良新品种,为烟台苹果增添了新光彩。与此同时,烟台各地加快了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苹果生产向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迈进,苹果栽培技术日臻完善,采用了矮化密植、果园生草、微灌灌溉、配方施肥、周年修剪、果实套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进行无公害的高档果、精品果生产。在市场营销方面,各地积极培创名牌,形成了“润飘”、“皇家”、“皇冠”、“富冠”、“致远”等20多个名牌产品,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东南亚、美国、俄罗斯、阿联酋、英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烟台苹果的栽培面积为135万亩,而产量达到了195万吨,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10%,出口12万吨。以烟台苹果为主导的果品产值,达到了43亿元,成为烟台市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