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水蜜桃走的是精品路线
早在2002年初,宁波奉化检验检疫局就成立了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与当地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主动交流,积极宣传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选择“奉化市果”水蜜桃作为第一个申请原产地注册保护的产品。考虑到奉化是全国水蜜桃之乡,水蜜桃种植地域广,与当地农业经济关系重大,领导小组与地方政府经过多次沟通以后,确定以奉化市政府作为申报主体,使水蜜桃的申报工作有了可靠的保证。
2002年7月,奉化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对“锦屏山”牌奉化水蜜桃实施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的申请,奉化检验检疫局及时制订了帮促计划,周密地进行安排,由一名分管局长亲自挂帅,在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文件和细则,深刻理解原产地规则和认定方法的同时,多次派出农产品专业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由于当时申请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在宁波检验检疫系统还尚属首次,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都缺乏必要的经验,所以在对申报工作的指导、帮助和参与过程中,奉化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也遇到了许多难题。为此,他们认真查阅奉化市志,走访水蜜桃专家,寻找与水蜜桃历史渊源有关的作证资料,研究奉化的地理特征和土壤、水质等对水蜜桃产品的影响,并专门请了兄弟局专家到奉化对水蜜桃的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终于使水蜜桃一次性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的形式审核和现场审核,并于同年10月9日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证,成为了宁波市第一个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的产品。
奉化市政府为水蜜桃注册了“锦屏山”牌商标,并多次外出“吆喝叫卖”,从过去只在宁波地区销售,到现在打入杭州、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香港等城市。和浙江省其他农副产品一样,大量的假冒现象不断损害奉化水蜜桃的声誉。浙江的绍兴黄酒、龙井茶、庆元香菇相继申请了原产地保护后,效益增长十分明显,这让奉化桃农们感到,申请原产地保护是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优势的必备手段。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当前水蜜桃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资源紧张,可开发空间不大;树龄结构老化,桃流胶病危害严重;新品种推广力度不大,发展速度缓慢;品种结构不尽合理,成熟期相对集中;水蜜桃发展后劲不足,老桃园改造任重道远。
针对以上问题,奉化市政府积极开展调研,组织发动检验检疫、农林等部门的实验室技术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制订“延伸、调整、推广、开发、健全、更新”等对策。在巩固调整现有基地的基础上,做好水蜜桃生产中心的延伸、转移工作,将种植区域逐步向开发前景较好的区域发展。利用已选育出的不同成熟期优良品种,通过新基地开发、老桃园高接换种等方法,调整品种种植结构,平衡早、中、晚熟水蜜桃栽培面积,提高良种覆盖率,缓解销售压力。在推广新品种、调整品种结构的同时,大力推广水蜜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通过轻修剪、改土施肥、蔬果套袋、病虫害优化防治等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奉化水蜜桃的产品品质。开发建设好两个水蜜桃农业观光园区,实现与溪口国家级风景旅游、弥勒文化、“农家乐”等的良好衔接,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同时加快低值桃进工厂、优质果上市场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而今,奉化水蜜桃已拥有生产标准和品牌标准,在贮运保鲜技术研究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从而使水蜜桃从过去以供应周边地区为主,逐渐扩大销售到杭州、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及香港等城市和地区,奉化水蜜桃真正香飘四海,誉满天下。
质检平台
奉化检验检疫局始终把源头监管当作重中之重来抓
食品安全是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严加管理的结果,没有好的原料一切都是空谈。多年来,奉化检验检疫局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主线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始终把源头监管当作重中之重来抓。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农林部门的沟通,为企业指导用药;另一方面,对辖区内的基地定期巡回检查,从农药购买、规范使用、记录情况、农药空瓶保留等方面加以监控,对不符合要求的基地及时清理,将检验检疫过程前移到基地、源头进行管理。
为了全面掌握奉化地区出口水果产品的农药残量情况,奉化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原料产地作了详尽的农药使用情况调查。针对农药使用情况及日本、欧美关注农药残留项目,对土壤、原料、成品检测得到近千个实验数据,搞清原料和成品中所含农残情况,为农产品的有效监管取得了非常宝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有效提高了检验检疫效率和效果,使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食品农产品中的危害因素种类繁多,从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到微生物污染、添加剂滥用、重金属超标,涉及的项目数以百计。为此,奉化检验检疫局积极加快相关实验室建设,将保障出口水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升质量竞争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投入,强化技术支撑作用,苦练内功,不断提升检验能力和拓展新的检验领域,全面提高执法把关能力,加强农产品的安全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