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酉阳谭子成:昔日贫瘠土地 如今变果园
谭子成在桃林里察看桃子的生长状况。李胜成摄

随着大量劳力的外出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部分土地摞荒。上世纪90年代,重庆酉阳县的村民谭子成开始与兄弟几人开始务工或经商,09年谭子成毅然放弃经商,将老家的摞荒地栽种了果树,要在果林里“挖金”。
5月12日,记者走进谭子成的果园,与他一起察看了果树生长状况。
栽种果树源于1个梨
1996年,酉阳县电器经营店在各大集镇兴起并空前活跃,谭子成从维修电器改成经营电器,生意红红火火。到本世纪初,谭子成还在土坪集镇开了个分店,生意越做越大。
2009年,他却做了件让妻子胡素珍意想不到的事,关掉了店门,回到老家开垦摞荒地栽种果树,自己要做农场主。胡素珍十分不解。
他告诉妻子,农村电器即将达到饱和,而集镇上售卖电器的商家达5家之多,大家同喝一碗粥,结果是大家都不赚钱。
在生意清淡的时候,他在土坪集镇上称了几斤梨,吃到嘴里感到无比地甜,于是他与卖梨的老汉聊起了天儿。
卖梨的老汉告诉谭子成,梨是他自家栽的,最重的梨一个可达0.8斤。一树梨每年可以卖到四百多元。这让谭子成灵机一动。他琢磨着,一颗树的梨卖400多元,10颗树就是4000多元,1000颗就是4万多元,这可不得了,其中有无限商机。于是他决定改行种果树。种什么果树呢?他发现在市场上桃很好卖,并且当地就有人栽种结桃,于是他决定栽种桃树。
2009年1月,他与妻子到浙江温州以每株5元的价格买了8000株桃树苗,回家将自己的摞荒地栽种,并向其他农户流转了近100亩土地。
他告诉记者,栽种的桃树成活率达98%以上,这让他特别高兴,对创业也增添了不少信心。
果园刚建,他住在老家,很少回兴隆集镇上的家,胡素珍老是埋怨他着了魔。
初见成效扩大规模
经过两年的辛苦经营,2011年,他的满山桃树开了花,让谭子成乐坏了,他可等着桃树的收成啊。
当年6月,他的桃树挂满了果,可谭子成不懂管理,看着桃越长越大,他暗自欣喜。但在桃子成熟的时候,他发现部分桃子有虫眼,并且开始脱落。纵然在此种情况下,他还是卖掉了1万多斤桃子,收入2万余元,总算有了收入。
他估摸着,如果精细管理,当年应该有6万多斤桃子,收入就是10多万元,种植果树仍然有前景。后来,他买来电脑和果树栽种方面的书籍,学习果树栽种及管理知识。同时,他又开垦荒地100余亩,继续扩大规模栽种果树。
梨树3000株,每株3元,共计9000元;李树500株,每株3元,共计1500元;枇杷500株,每株10元,共计5000元;核桃1500株,每株10元,共计15000元。在谭子成的账本里,记录着当年买下的果树苗。
为什么要栽种这么多的品种呢?谭子成有他的打算。“5月卖枇杷,6月卖桃,然后卖核桃,接着就是板栗。”他说,作为果农,一年四季都有果子卖,既能增加收入,又能调节管理时间。
遭遇失败家人反对
去年4月,谭子成的桃林花开得艳。他满以为能大干一场,但花谢之后,他发现桃林里有桃自然掉落。
回到家里,他在书上和电脑上寻找答案,并紧急治疗,但收效甚微。到卖桃的时候,仅摘到5000余斤好果到市场上卖。
对桃林的期望,除了谭子成,他的家人更甚于他。栽种果树没有成效,他的妻子胡素珍开始打退堂鼓,不帮助他管理果树,自己栽种蔬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胡素珍仍然不能释怀,她说:“卖电器改栽果树本就反对,栽四年果树还没收入,谁不反对呢?”谭子成的儿子谭冲更是反对,家里什么事都做,就是不去桃山。
家人如此反对,谭子成却坚持他的果园梦。2009年,他为了运送肥料上山,花掉1万余元买了一台拖拉机,今年4月,又花5万余元买了一台货车,专门用于果子运输出售。
缺乏经验朌专家指导
今年,谭子成本想大干一场。但他到果林里看到桃落得利害,估计今年收成不高。
5月12日,他在桃林里仔细端详在树上已生病的桃,百思不得其解。施肥、杀菌这些工序一样都没落下,为什么桃子仍然出现早落现象呢?
“难道是今年气温起降幅度太大的原因?”谭子成似乎是在对自己说。
他告诉记者,去年是同样的病症,说明在书上和网上找到的答案并未对症,所以杀菌未见成效。跟随他的脚步,来到了谭子成的梨树林。令他感到欣喜的是,梨树今年挂果情况良好,应该会有好收成,而李树、核桃均未长大,还没有到达挂果的时节。
回到家里,他向记者表达了希望专家支招的愿望,但他不知道专家到哪里去请,需要多少开支。
“如果我的果树能够保产,丰产期采摘10万多斤果子没问题。”他告诉记者,在丰产期,他预计收入在20万元以上,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样的收入已经足够,自己的梦想成功,家人也不会反对。

随着大量劳力的外出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部分土地摞荒。上世纪90年代,重庆酉阳县的村民谭子成开始与兄弟几人开始务工或经商,09年谭子成毅然放弃经商,将老家的摞荒地栽种了果树,要在果林里“挖金”。
5月12日,记者走进谭子成的果园,与他一起察看了果树生长状况。
栽种果树源于1个梨
1996年,酉阳县电器经营店在各大集镇兴起并空前活跃,谭子成从维修电器改成经营电器,生意红红火火。到本世纪初,谭子成还在土坪集镇开了个分店,生意越做越大。
2009年,他却做了件让妻子胡素珍意想不到的事,关掉了店门,回到老家开垦摞荒地栽种果树,自己要做农场主。胡素珍十分不解。
他告诉妻子,农村电器即将达到饱和,而集镇上售卖电器的商家达5家之多,大家同喝一碗粥,结果是大家都不赚钱。
在生意清淡的时候,他在土坪集镇上称了几斤梨,吃到嘴里感到无比地甜,于是他与卖梨的老汉聊起了天儿。
卖梨的老汉告诉谭子成,梨是他自家栽的,最重的梨一个可达0.8斤。一树梨每年可以卖到四百多元。这让谭子成灵机一动。他琢磨着,一颗树的梨卖400多元,10颗树就是4000多元,1000颗就是4万多元,这可不得了,其中有无限商机。于是他决定改行种果树。种什么果树呢?他发现在市场上桃很好卖,并且当地就有人栽种结桃,于是他决定栽种桃树。
2009年1月,他与妻子到浙江温州以每株5元的价格买了8000株桃树苗,回家将自己的摞荒地栽种,并向其他农户流转了近100亩土地。
他告诉记者,栽种的桃树成活率达98%以上,这让他特别高兴,对创业也增添了不少信心。
果园刚建,他住在老家,很少回兴隆集镇上的家,胡素珍老是埋怨他着了魔。
初见成效扩大规模
经过两年的辛苦经营,2011年,他的满山桃树开了花,让谭子成乐坏了,他可等着桃树的收成啊。
当年6月,他的桃树挂满了果,可谭子成不懂管理,看着桃越长越大,他暗自欣喜。但在桃子成熟的时候,他发现部分桃子有虫眼,并且开始脱落。纵然在此种情况下,他还是卖掉了1万多斤桃子,收入2万余元,总算有了收入。
他估摸着,如果精细管理,当年应该有6万多斤桃子,收入就是10多万元,种植果树仍然有前景。后来,他买来电脑和果树栽种方面的书籍,学习果树栽种及管理知识。同时,他又开垦荒地100余亩,继续扩大规模栽种果树。
梨树3000株,每株3元,共计9000元;李树500株,每株3元,共计1500元;枇杷500株,每株10元,共计5000元;核桃1500株,每株10元,共计15000元。在谭子成的账本里,记录着当年买下的果树苗。
为什么要栽种这么多的品种呢?谭子成有他的打算。“5月卖枇杷,6月卖桃,然后卖核桃,接着就是板栗。”他说,作为果农,一年四季都有果子卖,既能增加收入,又能调节管理时间。
遭遇失败家人反对
去年4月,谭子成的桃林花开得艳。他满以为能大干一场,但花谢之后,他发现桃林里有桃自然掉落。
回到家里,他在书上和电脑上寻找答案,并紧急治疗,但收效甚微。到卖桃的时候,仅摘到5000余斤好果到市场上卖。
对桃林的期望,除了谭子成,他的家人更甚于他。栽种果树没有成效,他的妻子胡素珍开始打退堂鼓,不帮助他管理果树,自己栽种蔬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胡素珍仍然不能释怀,她说:“卖电器改栽果树本就反对,栽四年果树还没收入,谁不反对呢?”谭子成的儿子谭冲更是反对,家里什么事都做,就是不去桃山。
家人如此反对,谭子成却坚持他的果园梦。2009年,他为了运送肥料上山,花掉1万余元买了一台拖拉机,今年4月,又花5万余元买了一台货车,专门用于果子运输出售。
缺乏经验朌专家指导
今年,谭子成本想大干一场。但他到果林里看到桃落得利害,估计今年收成不高。
5月12日,他在桃林里仔细端详在树上已生病的桃,百思不得其解。施肥、杀菌这些工序一样都没落下,为什么桃子仍然出现早落现象呢?
“难道是今年气温起降幅度太大的原因?”谭子成似乎是在对自己说。
他告诉记者,去年是同样的病症,说明在书上和网上找到的答案并未对症,所以杀菌未见成效。跟随他的脚步,来到了谭子成的梨树林。令他感到欣喜的是,梨树今年挂果情况良好,应该会有好收成,而李树、核桃均未长大,还没有到达挂果的时节。
回到家里,他向记者表达了希望专家支招的愿望,但他不知道专家到哪里去请,需要多少开支。
“如果我的果树能够保产,丰产期采摘10万多斤果子没问题。”他告诉记者,在丰产期,他预计收入在20万元以上,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样的收入已经足够,自己的梦想成功,家人也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