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籍华人企业家在宁夏开发荒漠葡萄产业(上)
美藉华人企业家郭俊伟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近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扶贫移民开发区沙荒地里创建起一座大型"葡萄农庄",并以推进产业扶贫开发新路子,给当地贫困移民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希望。
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8县的贫困问题,自1998年起,国家在红寺堡地区投资建设大型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至今累计开发土地30余万亩,移民18万多,虽然他们绝大多数已经温饱无虞,但是经济依然不宽裕。
红寺堡开发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这里降雨稀少、空气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荒地广阔,扬黄灌溉水源相对便利,非常适宜开发优质酿酒葡萄。新世纪,宁夏将葡萄作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红寺堡开发区也提出重点培植葡萄产业,让贫困移民借助产业尽快脱贫致富。
2003年美籍华人企业家郭俊伟来红寺堡开发区考察后,决心利用丰富的沙荒地开发葡萄产业,在为企业探索打造新的经营点的同时,给当地贫困农民开辟一条稳定增收的新路子。当年,郭俊伟就以1500万资本金注册成立宁夏科冕实业有限公司,并于第二年动工建设种植基地。
根据规划,科冕公司计划用7年左右的时间,在红寺堡种植5万亩酿酒葡萄和5000亩鲜食葡萄,形成年加工生产3.25万吨葡萄酒的能力,同时,以"龙头企业+贫困农户"的形式,带动周围移民发展种植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5万亩以上,形成集科研、贮运、酿酒于一体的大型葡萄产业开发基地。
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8县的贫困问题,自1998年起,国家在红寺堡地区投资建设大型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至今累计开发土地30余万亩,移民18万多,虽然他们绝大多数已经温饱无虞,但是经济依然不宽裕。
红寺堡开发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这里降雨稀少、空气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荒地广阔,扬黄灌溉水源相对便利,非常适宜开发优质酿酒葡萄。新世纪,宁夏将葡萄作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红寺堡开发区也提出重点培植葡萄产业,让贫困移民借助产业尽快脱贫致富。
2003年美籍华人企业家郭俊伟来红寺堡开发区考察后,决心利用丰富的沙荒地开发葡萄产业,在为企业探索打造新的经营点的同时,给当地贫困农民开辟一条稳定增收的新路子。当年,郭俊伟就以1500万资本金注册成立宁夏科冕实业有限公司,并于第二年动工建设种植基地。
根据规划,科冕公司计划用7年左右的时间,在红寺堡种植5万亩酿酒葡萄和5000亩鲜食葡萄,形成年加工生产3.25万吨葡萄酒的能力,同时,以"龙头企业+贫困农户"的形式,带动周围移民发展种植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5万亩以上,形成集科研、贮运、酿酒于一体的大型葡萄产业开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