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农户小额贷款如何推陈出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金融时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83票  浏览24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7月30日 16:32

    编者按 1999年《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及2001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颁布后,农户小额贷款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成为农村金融机构联系农民的“纽带”和“桥梁”,成为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拳头品牌。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三农”信贷需求的变化,农户小额贷款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本期话题特邀嘉宾就此问题发表看法。

  主持人:从农户小额贷款近10年的发展实践来看,农户小额贷款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冯勋:农户小额贷款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担保难、抵押难的难题,使农民“贷款难”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之前,大部分农民贷款往往因满足不了银行所需的担保要求,而与贷款“无缘”。农户小额贷款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不需抵押、担保,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矛盾。

  农户小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形成了诚实守信的氛围。农户小额贷款是基于农户信用发放的贷款,信用越好、信誉越高取得贷款越容易,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以前赖贷不还的农户看到按时归还贷款的农户能够很轻松地从信用社获得贷款,也开始主动归还欠贷。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农民诚实守信。

  农户小额贷款有力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由于农户小额贷款惠及面较广,农民的生产生活获取贷款比较容易,因此农户小额贷款及时解决了农民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及农民实施当地政府提出的农业调产项目的信贷需求,支持了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户小额贷款实现了政府、农民、农村信用社的“三赢”,尤其为农村信用社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形象。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支持重心的转移使县域“三农”经济基本上靠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支持,农村信用社因此得到了政府、农民、社会的认可,获得了较好的声誉,各项业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农户小额贷款

  业务发展后劲不足

  主持人:从邻水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业务近年发展状况看,小额农贷业务存在哪些不足?

  滕明福:从我们的调查看,小额农贷存量呈下降趋势。截至2008年9月末,邻水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为114786万元,比年初增加8976万元,增幅8.48%,其中:小额农贷余额22293万元,比年初减少2570万元,小额农贷余额仅占所有贷款余额的19.42%。调查表明,全县45个营业机构中有19个信用社的小额农贷存量有所增加,增加额仅为239万元,其余26个信用社小额农贷的存量均呈下降趋势。

  小额农贷业务发展后劲不足。从近几年小额农贷数据分析,该项业务已逐渐萎缩,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小额农贷支持的农户传统种养殖业发生变动,呈下降趋趋势。通过对100户小额贷款农户的调查,有21%的农户将贷款投向子女读书,有38%的农户将贷款投向修房建屋,仅有8%的农户将贷款投向传统种养殖业;小额农贷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逐年递增。

  主持人:小额农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是什么?

  滕明福:小额农贷经营成本高,利润率低。经调查核算,邻水县联社每笔小额农贷最高额度为20000元,半年所能产生的利差收入为534.36元,扣除利息收入的3%作为营业税上缴,所能产生的效益微乎其微;而投入的人力成本则比较大,从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双人调查、贷款审查、审批、贷后检查、到期催收、核算利息、建立信贷档案等,每笔贷款所做的工作至少占两个工作日,除纸张、水电等办公成本外,仅人力成本就有300元,所以发放小额贷款利润率低。

  小额农贷“额度小、期限短”,难以满足农户需求。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户对传统家庭农业的资金需求逐渐减弱,扩大生产需求、消费需求、教育需求、住房需求等大量增加,尤其对农产品加工、大规模养殖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更加突出;小额信用贷款在额度、期限等方面的规定已无法满足农户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小额农贷“期限短”,而种养殖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因此,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户按期归还贷款比较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贷款的积极性,制约了小额农贷的持续增长。随着支农政策力度加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小额农贷的需求量减少。

  此外,当前农村信用环境欠佳,农贷户信用意识较差,依法追偿小额农贷不良贷款诉讼成本高,执结率低,也导致了小额农贷不良贷款的上升。

  农户小额贷款

  适用范围亟需拓展

  主持人:应如何消除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不足之处?

  冯勋: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级亟需进一步细化,并实行动态化管理。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农户生产经营状况、经济实力、个人信誉、偿债能力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对于农户信用简单地评定为一、二、三级已远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因此,对于农户信用评级可适当增加等级序列,细化为一、二、三级信用户;一、二、三级星级户;一、二、三级规模户等九个序列,每个信用序列又细分为A、B、C三个级次,共分为二十七个级次。对于不能按规定归还贷款本息的农户要视情况调低信用级次和序列,直到取消该农户的信用评级。

  农户小额贷款的授信额度亟需进一步扩大,并要突出适用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农户贷款需求呈现大额化趋势,农户小额贷款5万元的最高限额显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农户小额贷款的授信额度应适当扩大,根据不同信用等级分别授予不同的贷款限额。同时农户小额贷款的授信额度一定要和农户所从事的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在做好充分调查研究和市场预测后再给予授信,切不可千篇一律全部授予相同的额度,造成农户的盲目扩张及贷款损失。

  农户小额贷款期限亟需进一步延长,并要突出灵活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民从事养殖业、加工业、特色种植业的越来越多,特色种植业如林业种植、水果种植等,养殖业如奶牛养殖、畜牧养殖等期限一般需要3年至5年,农户小额贷款一般一至两年的期限也需要延长。因此,农户小额贷款的期限应根据农户所从事的产业生产经营活动实际周期灵活掌握,最长贷款期限可设为5年。

  农户小额贷款利率亟需进一步优惠,利率执行应更“惠农”。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农村信用社也应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农民增收,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利率的优惠。

  农户小额贷款适用范围亟需进一步拓展,以使农户小额贷款成为各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利器”。应尽快出台“农户小额贷款管理条例”,进一步丰富农户小额贷款的内涵,给予农户小额贷款更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对于开办农户小额贷款的机构应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奖励等政策支持,以刺激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发放农户小额贷款。

  建议国家出台配套政策

  主持人:小额农贷业务如何走出“困境”?

  滕明福:建议各级政府牵头,人民银行推动,相关部门参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征信体系为载体,以信用评价为手段,以构建激励惩戒机制为重点,不断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探索信用体系建设与扩大信贷支持的有效方式,建立社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大非银信息采集力度,健全完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拓展信用信息运用范围,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建议国家将政策性专项贷款交给农村信用社发放,使农村信用社能够对支农贷款资金统筹安排,更好地履行支持“三农”的职责。

  建议国家出台配套政策,针对发放小额农贷的农村信用社出台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有关优惠政策,为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的损失提供部分补贴,调动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的积极性,使农村信用社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创新小额农贷品种,适当提高授信额度,根据贷户需求适当延长期限。

  建议由政府和农村信用社共同出资成立担保机构,专门用于对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进行担保;也可由农村信用社按一定比例集中一部分风险基金,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小额农贷损失进行补偿。同时,要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