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瓜果:沿古丝绸之路出口哈萨克斯坦
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今天,距7月28日,海南向中亚市场发送第一列香蕉专列正好还有3周的时间,但仍有业内人士对此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5月考察市场,6月签备忘录,7月实现出口……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对新疆塔吉贸易公司总经理黄志平来说,按照这个速度,海南今年的反季节瓜菜就能够摆进哈国的超市里。“今年3月份,那边的经销商一直打电话向我要瓜果菜,但我去哪里找给他们呀?”每次接到哈国的要货电话后,黄志平其实就想到了两年前参加海交会时见到的那些品种丰富的海南反季节瓜菜。“但是运输还是问题。”黄志平只好拒绝了对方。
“现在好了,海南当地政府、铁路部门都支持这个事,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黄志平说,所以,当省农产品运销公司找到他的公司后,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对省农产品运销公司而言,尽管有政府支持,熟悉和了解海南市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到货源。但是,对中亚市场,依然是很陌生。特别是对方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不尽如人意的通关环境,让进入这一市场的难度和成本成倍地增加。
而这些对黄志平的公司而言,却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情。毕竟,在这个不规范而又正在走向规范的市场里,黄志平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经验。所以,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陈超平建议,结合大家的优势,由海南方面负责组织货源到喀什交货,结算,剩下的程序就交由对方公司负责。
“自己种的香蕉能够出口,种植户们当然是高兴的。”澄迈金福山香蕉合作社副社长郭庆军说,自己也会随第一趟专列去实地看一看那个诱人的市场。对于种植户而言,与其将命运交由给国内的个体运销商们,任由他们到田头一家家的压价,不如自己也到国际市场去闯闯看。
对于业内的怀疑和观望,陈超平或多或少也都听过一些。“但总是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陈超平认为,对于规模普遍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海南企业,试水中亚这个仍显不太成熟的大市场,应该是值得的。
中国海南岛:哈国人心中的度假天堂
今年5月的哈萨克斯坦之行,或许是让海南代表团觉得“最有面子”的一次海外之旅。因为在哈国,去没去过海南岛,似乎已经成为他们“衡量”一个人社会和经济地位的重要标尺。
海南代表团,就是来自他们心中的那个度假天堂。所以,来自海南的热带农副产品能够成为那场展会的“明星”,在哈国掀起海南农产品消费热潮,也就不足为奇了。
哈国人如此迷恋海南岛,缘自他们的总统纳扎尔巴耶夫。2005年4月,纳扎尔巴耶夫参加博鳌亚洲论坛之后到三亚考察。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在哈国掀起了海南热。海南在哈国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广州、上海。到海南旅游、观光,甚至买房,一度成为哈国上层社会的热门话题。
而哈国阿尔迪克发展有限公司,更是在三亚海棠湾以每亩233万元的价格竞得870多亩土地,计划建设3家高星级滨海酒店。成为哈国在中国的最大投资项目。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陈超平认为,凭借着海南在哈国已经取得的较高美誉度和知名度,农产品方面的合作仅仅是一小部分,目前哈方还有意与我省在教育、商务在线网络、汽车销售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
据悉,哈国最大的商务在线网络“商务在线”的总经理叶尔兰·米勒曼诺夫已经敏锐地嗅到了这一商机,希望能够亲自到海南考察,也乐意为海南的企业开拓中亚甚至欧洲市场提供帮助,并主动提出该网络将为今年的海交会提供支持,帮助海交会扩大在中亚的知名度。(本报海口7月6日讯)
哈萨克斯坦:一个陌生但并不遥远的国度
“哈萨克斯坦,多远啊!”
“把海南瓜果菜卖到那里,靠谱吗?”
面对记者的疑问,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陈超平、省农产品运销公司负责人杨建军,在各自的办公室里,在不同的时间,似乎约好了一样,都立刻转身拿出一张世界地图,在桌面上摊开,然后才开始逐条“反驳”记者。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是一个与我国有很长边境线相连的邻国。从新疆喀什出发,翻过一个山口就进入中亚。公元1世纪,汉朝张骞就是沿着这里开辟出了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商品源源输往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市场。“相比目前占领哈国水果市场的厄瓜多尔、巴西等南美洲国家,我们是不是还要更方便些?”陈超平问。“和我们拥有同样热带资源的东南亚国家,如果要进入那个市场,是不是要更遥远些?”陈超平继续问道。
来自国家商务部的信息显示,哈萨克斯坦每年需要进口大量水果弥补国内供应不足。2006年进口水果近7万吨,价值3600多万美元。其中,三成以上是来自南美洲的香蕉。作为邻国的中国,出口到哈国的水果仅占其进口量的不到2%。
对于这个邻国市场,国内远没有对欧盟、美国和日韩市场那么了解和熟悉。去年的海交会上,哈萨克斯坦第一次组织代表团参加,客人们第一次见识了那么多、那么丰富的热带水果。在与农垦的座谈会结束后,客人们有些“不好意思”地提出来,能不能把座谈会上剩下的水果带回宾馆继续享用。
回国后,哈方马上发来一份订货函,希望我方给出报价能够立即开展合作。但这个要求却难住了我省相关企业和单位,因为不了解具体的运输路线和对方的关税、报关等操作,没有办法给对方提供一个供货价格,合作只好不了了之。
“我们对那个市场的确是太陌生,陌生到报不出一个供货价给对方。”陈超平有些可惜地说。
5月份的哈国之行,让大家对这个市场开始逐渐清晰起来。现在杨建军就可以很快向对方报价。以5月份的行情来说,15公斤规格的一箱香蕉,运到哈国成本大概80元,批发价可以达到110元—120元,每公斤最多可以有2元的利润。“如果到北京市场,每斤2毛的利润已经算很高了。”杨建军对哈国市场显得很兴奋。
(首发子站:海南特办子站)
今天,距7月28日,海南向中亚市场发送第一列香蕉专列正好还有3周的时间,但仍有业内人士对此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5月考察市场,6月签备忘录,7月实现出口……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对新疆塔吉贸易公司总经理黄志平来说,按照这个速度,海南今年的反季节瓜菜就能够摆进哈国的超市里。“今年3月份,那边的经销商一直打电话向我要瓜果菜,但我去哪里找给他们呀?”每次接到哈国的要货电话后,黄志平其实就想到了两年前参加海交会时见到的那些品种丰富的海南反季节瓜菜。“但是运输还是问题。”黄志平只好拒绝了对方。
“现在好了,海南当地政府、铁路部门都支持这个事,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黄志平说,所以,当省农产品运销公司找到他的公司后,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对省农产品运销公司而言,尽管有政府支持,熟悉和了解海南市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到货源。但是,对中亚市场,依然是很陌生。特别是对方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不尽如人意的通关环境,让进入这一市场的难度和成本成倍地增加。
而这些对黄志平的公司而言,却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情。毕竟,在这个不规范而又正在走向规范的市场里,黄志平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经验。所以,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陈超平建议,结合大家的优势,由海南方面负责组织货源到喀什交货,结算,剩下的程序就交由对方公司负责。
“自己种的香蕉能够出口,种植户们当然是高兴的。”澄迈金福山香蕉合作社副社长郭庆军说,自己也会随第一趟专列去实地看一看那个诱人的市场。对于种植户而言,与其将命运交由给国内的个体运销商们,任由他们到田头一家家的压价,不如自己也到国际市场去闯闯看。
对于业内的怀疑和观望,陈超平或多或少也都听过一些。“但总是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陈超平认为,对于规模普遍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海南企业,试水中亚这个仍显不太成熟的大市场,应该是值得的。
中国海南岛:哈国人心中的度假天堂
今年5月的哈萨克斯坦之行,或许是让海南代表团觉得“最有面子”的一次海外之旅。因为在哈国,去没去过海南岛,似乎已经成为他们“衡量”一个人社会和经济地位的重要标尺。
海南代表团,就是来自他们心中的那个度假天堂。所以,来自海南的热带农副产品能够成为那场展会的“明星”,在哈国掀起海南农产品消费热潮,也就不足为奇了。
哈国人如此迷恋海南岛,缘自他们的总统纳扎尔巴耶夫。2005年4月,纳扎尔巴耶夫参加博鳌亚洲论坛之后到三亚考察。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在哈国掀起了海南热。海南在哈国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广州、上海。到海南旅游、观光,甚至买房,一度成为哈国上层社会的热门话题。
而哈国阿尔迪克发展有限公司,更是在三亚海棠湾以每亩233万元的价格竞得870多亩土地,计划建设3家高星级滨海酒店。成为哈国在中国的最大投资项目。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陈超平认为,凭借着海南在哈国已经取得的较高美誉度和知名度,农产品方面的合作仅仅是一小部分,目前哈方还有意与我省在教育、商务在线网络、汽车销售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
据悉,哈国最大的商务在线网络“商务在线”的总经理叶尔兰·米勒曼诺夫已经敏锐地嗅到了这一商机,希望能够亲自到海南考察,也乐意为海南的企业开拓中亚甚至欧洲市场提供帮助,并主动提出该网络将为今年的海交会提供支持,帮助海交会扩大在中亚的知名度。(本报海口7月6日讯)
哈萨克斯坦:一个陌生但并不遥远的国度
“哈萨克斯坦,多远啊!”
“把海南瓜果菜卖到那里,靠谱吗?”
面对记者的疑问,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陈超平、省农产品运销公司负责人杨建军,在各自的办公室里,在不同的时间,似乎约好了一样,都立刻转身拿出一张世界地图,在桌面上摊开,然后才开始逐条“反驳”记者。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是一个与我国有很长边境线相连的邻国。从新疆喀什出发,翻过一个山口就进入中亚。公元1世纪,汉朝张骞就是沿着这里开辟出了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商品源源输往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市场。“相比目前占领哈国水果市场的厄瓜多尔、巴西等南美洲国家,我们是不是还要更方便些?”陈超平问。“和我们拥有同样热带资源的东南亚国家,如果要进入那个市场,是不是要更遥远些?”陈超平继续问道。
来自国家商务部的信息显示,哈萨克斯坦每年需要进口大量水果弥补国内供应不足。2006年进口水果近7万吨,价值3600多万美元。其中,三成以上是来自南美洲的香蕉。作为邻国的中国,出口到哈国的水果仅占其进口量的不到2%。
对于这个邻国市场,国内远没有对欧盟、美国和日韩市场那么了解和熟悉。去年的海交会上,哈萨克斯坦第一次组织代表团参加,客人们第一次见识了那么多、那么丰富的热带水果。在与农垦的座谈会结束后,客人们有些“不好意思”地提出来,能不能把座谈会上剩下的水果带回宾馆继续享用。
回国后,哈方马上发来一份订货函,希望我方给出报价能够立即开展合作。但这个要求却难住了我省相关企业和单位,因为不了解具体的运输路线和对方的关税、报关等操作,没有办法给对方提供一个供货价格,合作只好不了了之。
“我们对那个市场的确是太陌生,陌生到报不出一个供货价给对方。”陈超平有些可惜地说。
5月份的哈国之行,让大家对这个市场开始逐渐清晰起来。现在杨建军就可以很快向对方报价。以5月份的行情来说,15公斤规格的一箱香蕉,运到哈国成本大概80元,批发价可以达到110元—120元,每公斤最多可以有2元的利润。“如果到北京市场,每斤2毛的利润已经算很高了。”杨建军对哈国市场显得很兴奋。
(首发子站:海南特办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