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六大影响因素
一、 土壤日趋贫瘠是果树管理的万恶之源
许多人发现,现在的苹果越来越不好吃了,也不脆了、也不甜了、风味也变差了,果面也不光了,颜色也不红了,而且也不耐贮藏了;而许多果农也发现现在的苹果也越来越难管了,过去打药很少,而果树很少生病,现在打药次数越来越多,药剂越来越好,可是病虫害却难以防治。树势也不好控制,施肥少了树势马上衰弱,肥水多了果树有虚旺生长,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土壤管理出了问题,据调查,我国苹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不断降低的,而土壤日趋贫瘠正是果树管理的万恶之源。
我国苹果园土壤管理似乎正处在化学农业向有机农业过度的时期,许多果园,盲目追求高产,大量使用单一化肥,果园土壤已经非常贫瘠,有机质含量不足1%。由于我国绝大部分果园采用的是清耕,果园产出的多,补充的少,杂草随时**,所有的树叶冬季清园时全部清扫出果园、冬季又将大量的树枝修剪清理出去,以及大量的果子产出,每年有这么多东西弄出果园,而土壤得到的补充却少的可怜,仅仅是几袋子化肥。一边是产出上万斤东西,一边是补充几百斤单一化肥。而且是年复一年。这样下去,土壤就会越来越贫瘠,养分严重失衡,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各种问题滋生,形成恶性循环。
在果树管理当中,土壤管理是最为根本的,土壤出问题,各种问题都会随之而来,不先解决土壤问题而谈别的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土壤管理制度的根本变革,即由传统的清耕制向覆草—生草制过渡。通过大量的补充有机物,以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在这个问题上要因地制宜,适宜生草的进行生草,不适宜生草的进行覆草。曾今有人问我,我们那地方连续几年进行果园生草,可是草都旱的长不起来,有没有耐旱的草种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回答说,既然连续几年草都旱的长不起来就说明你那地方不适宜生草!在这个问题上专家给我们了一个标准,即年降雨量在600-700毫米以上或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生草,而达不到这一标准的可进行果园覆草。
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的措施
1. 合理负载,根据土壤生产能力等各方面条件,确定合理的留果量,生产优质果品。适度减少土壤产出。
2.大力发展堆肥。广开肥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农家肥经过腐熟处理后按时足量施入。
3. 大力发展绿肥。
4. 降雨量在600-700毫米以上或具有灌溉条件的的地区实行行间生草,株间覆盖。
5. 大力倡导在旱塬进行覆草,将小麦、玉米秸秆,果树落叶、修剪下来的枝条进行粉碎处理后进行果园覆盖。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每年到秋季,各地都在焚烧秸秆,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将这些作物秸秆处理后覆盖果园,则是一个各方面都有利的大好事情。
二、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人才和劳动力的缺乏促使一部分果农放弃生产
近年来,在广大果区有这么一个现象,一方面,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飞涨;另一方面,08、09连续两年苹果价格低迷。二者形成强烈反差,也促使苹果产业重新洗牌。
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许多中小型化肥生产厂家停产,大型厂家利润锐减,农资造假趁虚而入;包括化肥在内的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又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再加上苹果价格偏低,许多果农面临赔钱种地的风险,务果积极性受挫;农民购买力下降又进一步加剧农资市场的不景气,交易量减少,农资经销商利润下降。
特别是08年,农药化肥的价格大涨,农药价格同比上涨了10%至20%,化肥价格的上涨更是离谱,涨得最低的都快一倍了。尿素的出厂价就一度达到2700元左右/吨。
与此同时,劳动力价格也大幅上涨,许多果区,每天人工费用从过去的十几元涨到现在的五十元,而且这种上涨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在果区调查发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管理果园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而这些人许多都是文盲。这无形中增加了技术推广难度。苹果生产是技术性、时间性很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的缺乏无疑对整个产业发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算了一笔账,每个苹果生产要经过疏花、疏果、套袋、摘袋(两次)和采收六道工序,而每道工序人工花费大约在4-6分钱,再加上修剪、除草、施肥、打药、清园、刮治腐烂病以及夏管,每斤苹果仅劳动力成本大约在4-6毛钱,而肥料、农药、套袋等生产资料成本每斤大约在5毛钱左右(以亩产4000斤商品果计算),两项合计,每斤苹果的生产成本大约在9毛至一块一左右。而且,诸如干旱、大风、霜冻、冰雹、连阴雨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大小年、商品率、各种病虫害等管理问题还没有计算在内。在苹果产区,低于成本价销售以及务果多年不赚钱的大有人在。08、09连续两年苹果价格低迷,一些产区甚至优生区套袋红富士售价达到7-8毛钱的低位,而且销路不畅,许多果农在赔钱销售,所以,我们看到许多果园撂荒、许多果农挖树就不足为奇了。
有人说,苹果生产是一个特殊是产业,在生产成本劳动力方面是在和工业和城市竞争,而在果品销售方面,通过果汁进行国际竞争,是在世界范围内同有着高额农业补贴的国家在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有人担忧果业生产后继无人,有人呼唤更好的农业补贴政策不无道理。
上述问题,促使我国苹果向中西部转移、向北部转移、向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域转移、向病虫害较少的新兴区域转移,这一大趋势将不可逆转,从而促使我国苹果产业的重新洗牌。我们只有顺应这一潮流,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鼓励政策和保险保障制度,避免新兴区域重复老产区的路子,引导我国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另外,我们应当进行苹果省力化栽培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储备,虽然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总有一天,我国劳动力也会紧缺,所以我们应当发展省力化栽培。就技术角度而言,比如说果实套袋技术,苹果套袋占整个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如果我们像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一样,进行无袋栽培,则会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类似的技术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研究开发和推广。
三、 产地便宜卖不掉,销地贵地买不起,销售成本太高已经影响到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双节过后,苹果售价一路下滑,而且销路不畅,一些产区苹果价格(套袋红富士)卖到7毛每斤,最好的价格也只买到1.8元每斤,而同期市场销售价格在3元至7元每斤,从产地到市场,苹果价格相差在4倍之多。有人给出这样一个公式:
苹果售价=果农的收购价 + 农民经纪人的手续费 + 装箱的纸箱费 + 装箱的手工费 + 从产地到批发市场的运费 + 在批发市场的卸车费 + 批发商批发成本(冷藏费用、铺面租金、人工费、损耗等) + 批发商的利润 + 零售商的销售成本 + 零售商的损耗 + 零售商的利润。
苹果价格经过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不足一块涨到6、7块,从而造成产地便宜卖不掉,销地贵地买不起的尴尬局面。这其中运费占到很大一块,可以这么说,2个苹果运到1000公里以外,运费就得2个苹果。而且,水果损耗较大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四、 腐烂病和早期落叶病已经成为影响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头等病害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果树老龄化,和一些果园的片面追求高产和粗放管理,腐烂病和早期落叶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头等病害。
腐烂病在我国苹果产区都有发生,其中以河南省的发病株率最高,为85.1%;山西省最低,为19.5%;其他省份变动在30-60%之间。据调查陕西平均病株率高达 50%左右,管理粗放的果园病株率 100%。而且腐烂病主要危害的是果树的主干皮层,而树皮几乎是果树的生命线,树皮烂掉一圈,树也就完了,许多地方群众将腐烂病称之为果树的癌症。为什么腐烂病如此猖狂呢?究其愿意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其一,多种原因诸如过度负载、盲目修剪、有机肥偏少、长期使用氮肥、果园密闭等造成树势虚弱。腐烂病趁虚而入。其二,广大果农对腐烂病的发病规律不甚了解,造成腐烂病好治难防,今年这治好了,明年哪儿有发生了。其三,腐烂病菌具有长期潜伏性以及腐烂病侵染具有隐蔽性,给防治增加了难度。
腐烂病防治上也就要对症下药,首先一条,增强树势是根本。其次,是弄清发病规律,提前预防是关键,在这一方面,我们作了一些尝试,就是在果树生长季节,果园打药的时候,将杀菌剂顺便喷湿树干主枝,在各地试验,效果较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总结。最后一点,就是发现病疤立即进行刮治。
近几年来,早期落叶现象在各地普遍发生,而今年尤为严重,许多果园叶子几乎落光,惨不忍睹。为何早期落叶愈演愈烈呢?我认为关键是思想认识问题,许多人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普遍认为苹果袋套后,叶多叶少或有叶无叶对果树影响不大,被动的进行防治,导致防虫治病效果差而出现大量落叶,而秋季落叶时又认为这时候花芽已经形成,果子已经采收,有叶无叶问题不大,与其说今年的落叶严重是天灾,但究其本质是果农对保护叶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防治意识不强而导致的人祸。只有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农民才能发挥积极主动性,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土办法,科技工作者才能研究出更多更好防治方案和推广办法,政府部门才能更好的发动和协调各种力量,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果树与一般的农作物不同,为多年生,多次结果的木本植物,它不仅具有春花秋实的年周期变化,同时还受到不同生命阶段规律的支配,对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反应有时效和持续性的累积效应。栽培中,所采取的措施不仅要考虑当年产生的效益,还须有利于今后的生长和结果,不仅需要根深叶茂,有较多的叶面积制造同化营养物质。只有保护好叶片,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减少大小年现象,提高产量增强品质。
五、 解决果园密闭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密闭的根源
随着树龄的不断增大,几乎全国所有的苹果产区都出现了同一个问题——果园密闭。造成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病虫害严重、工作不便、费工费力、难见效益。
造成果园密闭的根源首先是思想认识的问题,认识决定行动,正确的认识将会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而错误的认识将会把我们带上歧途。
许多果农没有充分认识到果园密闭的危害。错误的认为树越大产量就越高,枝越粗就越能结果,于是就连年短截长放,大肥大水,扩大树冠,枝条已经交接,还不采取控冠措施,只要树能多结果不管品质好瞎,宁愿下苦从树下爬。然而,事与愿违,枝条交接看上去是充分占用了空间,却形成了大量的无效区,枝条见不到太阳就疯长,越疯长越密闭越难见到太阳,很难成花,形成恶性循环,通风透光严重恶化,树体虚旺,病虫害乘虚而入,腐烂病、落叶病严重,辛辛苦苦忙一年,挣不下几个钱。
一些果农甚至技术人员没有弄清楚果园密闭的根源,认为果园密闭是因为树太密了,于是采取的方法当然是间伐了,对于新栽果园当然要求是稀植,所有这些看似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却走上了一条稀植大冠与果业现代化相背离的道路。我们知道,法国、意大利的果园,亩栽200多株,却行间通畅,拖拉机都能开进去,而我国果园亩栽80多株却密闭了,由此可见,果园密闭是由于管理方法与树形结构和品种砧木特性、地理气候条件不相匹配的结果,而不是树太密了。 一些人认为树体密闭是因为枝条太多了,于是采取的方法是提干、落头、以及去中部大枝,许多果树经过这样折腾后,元气大伤,产量锐减,腐烂病横行,得不偿失。我们经过仔细统计,发现许多密闭果园枝条并不多,造成果园密闭的主要原因是枝条构成不合理,以及枝条空间分布不合理,大枝太多,小枝太少,那么我们进行密闭果园改造时就要对症下药,去掉部分大枝的同时还要促发大量小枝,只有这样果树才能平衡稳定,不至于大伤元气,同时配合拉枝,理顺枝条空间分布。
一些果农不分密度,用稀植园的管理办法来管理密植园。三大主枝、侧枝、副侧枝、结果枝组等,树形建造成了,果园密闭了,结果枝组剪出样子了,就是虚旺不结果。于是剪光背上枝、剪掉背下枝、卸掉大侧枝、去掉把门枝,搞单轴延伸;还不行,干脆锯掉三大主枝、抬干搞开心形;再不行就隔一个挖一个;于是吸取教训,再栽树就栽5×6或7×8等等。一些果农不分品种,不研究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用管理秦冠的方法管理红富士。一些果农不分水肥条件,用同一模式对待不同营养水平的果树。有些会员,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认为肥要上美,水要浇美,这样才能多结果。笔者曾经到陕西某县调查,发现有户果农,他的树本身就狂旺生长,而他依然大肥大水,而后又在树上环剥、倒贴皮,还是控制不住,果园未结果先密闭,这是典型的“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所以广大会员在实际工作中,水肥管理上,不但要对整个果园有个基本认识,而且要细化到每一个树,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还有一些果农 不分树势,只求树形,用同一种方法,生搬硬套,管理千姿百态的果树。一味的追求树形而忽视树势,连年短截,造成树势紊乱,枝条虚旺,果园严重密闭。
果园管理应当做到依势定法,说通俗点就是看客下饭,来什么样的客人,作什么样的饭,有什么样的树势,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树体潜能,节约投资,取得最大效益。
六、 采后处理是一个被忽视的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是组织化、规模化
我国鲜苹果出口80.4万吨,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2.9%。在国际上的市场占有率与我国苹果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影响我国苹果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采后处理。我国苹果采后损失率大约10%-15%,发达国家3%-5%,降低5%可以减少27亿元人民币损失。
我国苹果采后,绝大部分就地堆放在果园,等客收购,极少数能短期内进入市场或冷库,而绝大多数就这样露地堆放,少侧十天半个月,多则二三个月,严重的影响了果品质量。我们都知道,苹果采收以后,虽然离开了果树,但苹果本身为活体,果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作用,呼吸消耗要分解营养成分,呼吸越强,物质消耗越多,品质变化越快,果实的贮藏寿命越短。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的无论外观质量还是内在质量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质地变脆,糖度增加,香气浓郁,变得甜酸适口了。进一步变化,就是衰老,衰老包括果实质地软化,营养成分的降解等等。
前些年,曾经有这样的事,我们的出口企业,收购的苹果发到口岸后又被退了回来,原因是苹果一些苹果失水了,一些硬度下降了等等,企业还纳闷啊,我们收的苹果立即进入冷库的啊,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后来调查才知道,苹果收购前,农民已经在地里放了半个多月了。
针对这个问题,国家曾经花大力气资助企业建立大型分选线和冷库,可是收效甚微,因为我国苹果主要生产方式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难以和大企业对接,从一家一户的果园到大都建在县上甚至市上、省上的大型分选线和冷库距离太远,苹果要进入冷库需要走非常长的路,从树上,到框子,从框子到地头,从地头到箱子、从箱子到分选线,好多环节,每增加一个环节,苹果就增加一次损伤。实在是得不偿失,可苹果不经过分选就难以由果品变成商品,难以形成规模化,难以和大市场接轨。
第一,产地化、小型化的分选包装线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选,就可以将一家一户千差万别的果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集中起来,实现由果品向商品的转变以及分散生产向集中规模销售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与大市场对接,形成品牌。
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组织依托,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各地形成了大量的合作社,正确的引导各地合作社,积极参与我国苹果采后处理中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三,加速我国苹果采后处理现代化,改变落后局面,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史继东)
第四,对于果农来说,应当充分认识到采后处理的重要性,苹果采收后,尽可能的快速冷藏,避免露天堆放,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