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武鸣县下渌村 路通商来成就水果名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交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9票  浏览29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5月08日 10:52
  干净笔直的水泥通村路,蛙声和鸟鸣从路旁郁郁葱葱的龙眼林里透出来,一座座四合院式的小楼点缀其中,村头屋旁的古榕树下,三三两两的老少妇孺聚在一起聊家常……这是日前记者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看到的情形,这里也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广西的“水果名村”。
  
  “去年全村仅龙眼就卖了350多万元,今年估计也不低于这个数,还有800多亩沙糖橘,估计能卖200万元。如今下渌村人的生活不比城里差。”该村党支部书记韦世宁欣喜地说:“多亏了这条平坦又宽敞的双桥镇至下渌村水泥路,城里人才爱到我们这来,‘农家乐’旅游项目才办得这么红火,这里春可看花,从夏天到冬天都可以摘果。”
  
  虽说这里是农村,但村民的生活条件不比城里人差:农庄山寨、文化园、羽毛球馆、灯光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全村人均果园2亩以上,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87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6万元。
  
  然而,过去的下渌村却是另一番景象:“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脚黄泥一脚坑。”2005年,全国掀起新农村建设热潮,为改变落后面貌,下渌村村民奋起直追。全村850多名男女老少积极投入到新村立面改造,铺设水泥路,修建灯光球场、乡村大戏台和开展绿化、美化工程建设中去。几年间,下渌村大变样,成为城里人的新去处。
  
  村民们一致认为韦世林是下渌村里的“首富”,他也是第一个带头种改良龙眼的人。韦世林说:“‘下渌’在当地语言里是山窝里交通不便的意思,在通村路没有修好之前,这里的果园几乎全部荒废了。”随着双桥至下渌村通村路建成通车,客商可以很快把刚采摘下来的水果运出去。
  
  近年来,下渌村全面推广“养殖—沼气—种果”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水果无公害种植,龙眼种植1500多亩,沙糖橘1700多亩,林果面积达4400多亩,辐射带动全镇3万多亩的水果产业。下渌村因路而旺,通过种植龙眼、沙糖橘、芒果等水果,许多果农盖起了新楼房,买回了私家车,下渌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名村”。
  
  今年,武鸣县再次掀起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热潮,新建双桥镇至下渌村二级公路,预计今年年底全面完工。今后,更多下渌村的水果,将通过这条更加宽敞的公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罗敏黎勤轩)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