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江南葡萄和凤桥水蜜桃谁更“甜”?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嘉兴日报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9票  浏览203次 【共1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1月31日 14:02

  一场来自两个农业明星村的PK赛

  ■记者 应丽斋 欧林
  
  “凤桥水蜜桃”,是许多嘉兴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更是凤桥镇的一张名片。桃花的芳香,鲜桃的醇美,已成烙在游子心底最亲切的乡土记忆。三星村是凤桥水蜜桃的主产地,它因水蜜桃而兴,更因水蜜桃而荣。作为嘉兴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先行区,嘉兴市第一批农业经纪人在此诞生,嘉兴市第一批万元户农民也在这里涌现。可是,进入本世纪,三星村的地位受到兄弟村——大桥镇江南村强有力的挑战。近几年,江南葡萄异军突起,从田野里走出来的泥腿子,给葡萄注入了极高的科技含量:在浙江省率先发明并推行简易联体大棚避雨设施栽培,提高农业抗自然风险的能力;每年都不遗余力引进新品种,保持葡萄品种良性的新陈代谢;严格推行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实施品牌战略,让江南葡萄不仅成为大型超市的抢手货,还走进了中南海……在首期“村官有话说”中,三星村和江南村两地村干部走进演播室PK。
  
  行政村(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党委政府联系千家万户的纽带。作为中国社会最基层的一级组织的领头人,村官的威信直接关系到一个村(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党和政府政策方针的执行力。当嘉兴“两新”工程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嘉兴日报和嘉兴在线两家主流媒体把关注的视线投向一个最基层的群体——村官,拟通过开设“村官有话说”专栏,全方位反映我市广大农村的蓬勃活力,以及村官这个群体的改革创新激情。(详细视频内容请点击嘉兴在线网站“村官有话说”专题)
  
  【观点交锋】
  
  “祖传秘方”PK“拿来主义”

  
  三星村党支部委员徐利军:水蜜桃落户凤桥镇三星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水蜜桃已和三星村融为一体,实现了本土化。在没形成产业前,三星村的水蜜桃只是种植在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当时水蜜桃在村民眼里,并不是能够带来财富的水果,而是陪伴我们成长和生活的朋友。
  
  直到1990年,三星村的村民才开始规模种植水蜜桃。依靠“爷爷传父亲、父亲传儿子”,三星村的村民个个都是种植水蜜桃的专家。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水蜜桃产业逐渐在三星村形成气候。这些年,水蜜桃给三星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提出了土地制约的问题。于是一些有魄力的乡亲率先走出三星村,到周围乡镇承包土地种植水蜜桃。目前有一两百户三星村村民在外地承包土地,加起来的面积等于又一个三星村。
  
  对我们来说,水蜜桃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因为销售水蜜桃的收入占我们年收入的70%以上。近年来,在水蜜桃产业的带动下,旅游业和休闲观光业也给我们带来了“真金白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这就是我们三星村。
  
  江南村党支部书记祖金华:和三星村不同,我们江南村的葡萄是个“外来户”。1993年之前,在江南村找不到半点葡萄的影子。葡萄种植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两个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当初,葡萄的亩产收益在三四千元,远远高于种植水稻,于是越来越多的江南村村民开始选择种植葡萄。村委会顺应村民迫切希望致富的意愿,出台政策鼓励发展葡萄产业。村里规定凡是种葡萄的,当时还有国家粮食任务,村里帮助免去,同时种葡萄农户还可免缴上缴款。正是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葡萄产业在江南村得到了飞速发展,1996年至1999年,江南村的葡萄种植面积连年翻番,直至目前的850亩。
  
  为使葡萄产业获得良性发展,我们充分发挥“拿来主义”精神,只要品种适合本地种植,我们就坚持不懈地引进。目前,在本土葡萄种植专家的带领下,大桥镇葡萄的品种年年都有更新。在过去不到10年时间里,大桥镇引进了30多个新品种,其中18个形成了规模生产能力。新品种的不断引进让“江南牌”葡萄始终保持领先优势。
  
  “科学管理”PK“文化实力”
  
  祖金华:在江南村村民眼里,种植葡萄就像在工业流水线上干活,不容有丝毫闪失。目前江南村的葡萄种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技术标准。比如说,一亩地规定种植250棵葡萄树,每一棵上面留下枝条是8至10根。在这些严格规定的指导下,江南村葡萄的长相也非常标准化,采下的葡萄色彩都是一样的,颗粒大小也是一样的。而为确保标准在种植过程中不走样,我们村每年都会举办几十期培训班,将科学种植的理念和方法贯彻到每个种植户。
  
  江南村葡萄产业能够得到良性发展,还离不开设施栽培。依靠设施栽培,江南村葡萄的产销季节从每年的5月持续到七八月,原本不适合嘉兴种植的葡萄品种在江南村结出了高质量的果实,以前每公斤只能卖2元的葡萄卖出了8元的高价。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是江南葡萄的立身之本。
  
  徐利军:与江南村的葡萄不同,凤桥水蜜桃的立身之本更多是长久形成的一种“桃文化”。在这里面,不仅包含祖辈相传的水蜜桃种植技术,也有着一种认同感。葡萄产业,在如今的嘉兴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但是要想吃水蜜桃,嘉兴市民最先想到的只能是凤桥。
  
  虽然现在水蜜桃的亩产效益比葡萄低,但是物以稀为贵,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凤桥水蜜桃的发展前景还是光明的。事实也证明如此,通过品质和包装的改良,这两年凤桥水蜜桃的亩产效益提升比较快。面对葡萄铺天盖地的发展势头,三星村村民依然热衷于水蜜桃产业。
  
  为让水蜜桃这个品牌更加响亮,我们还开始挖掘更深层次的“桃文化”。举办桃花节、选桃花仙子,让水蜜桃产业从单纯的农业拓展到旅游业;品桃花酒、吃桃花宴、交桃花运,三星村兴起了农家乐。桃子所形成的文化实力,将推动三星村水蜜桃产业重新辉煌。
  
  靠天吃饭PK靠技术吃饭
  
  徐利军:水蜜桃产业由于没有设施栽培,依然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去年6月5日的一场冰雹,导致很多桃树颗粒无收。对于冰雹对水蜜桃产业的影响,我们颇感无奈:这个东西突如其来,而且冰雹那么大,如果说早一天知道,可以保护小面积的区域,想要整片的保护那是不可能的。水蜜桃还怕长期下雨。在水蜜桃生长和采摘季节,如果长期下雨,地下水位的升高就会影响水蜜桃的甜度,进而价格也会受影响。
  
  祖金华:相对于水蜜桃的脆弱,江南葡萄则在设施栽培的帮助下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宿命。现在全村所有的葡萄基地都用了大棚设施栽培模式。设施栽培首先能够防止自然灾害,不仅能够防住小点的冰雹,而且还能挡风遮雨,使得生产和操作不受影响。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提前上市。用了大棚技术后,我们种植的葡萄可以提前20天上市,错季销售让我们的葡萄卖出了好价钱。
  
  谈及葡萄和水蜜桃产业的发展规划,两村干部的思路却是不谋而合——走精品路线。
  
  徐利军: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水蜜桃合作社首先要提高包装质量,把水蜜桃分级包装,要把精品水蜜桃作为主打产品,把价格提上去。
  
  祖金华:现在农业已经过了求量不求质的阶段,只要你质量好,就不怕卖不出好价钱。江南村能不能种出高质量的葡萄,这个我们有信心。前段时间,230多名全国各地的葡萄种植专家到江南葡萄专业合作社开现场会,认为我们现在的技术和模式,已经远远跑在了人家的前面。
  
  朱屹峰PK应华兴
  
  朱屹峰和应华兴分别是江南村和三星村的种植技术带头人,他们讲述了带领农民致富的历程。
  
  朱屹峰:一则有关葡萄的新闻让我萌生了种植葡萄的念头。一开始并不顺利,甚至还亏了本。后来,我及时总结经验,四处取经。总结大桥葡萄产业的成功原因,我觉得主要取决于我们一开始就引进了新品种。现在我们非常注重新品种的引进,截至目前我们引进了30多个品种。
  
  应华兴:我初中毕业就开始种植水蜜桃,我的老师是父亲。当然,技术需要不断更新,我为了学习新技术,每年都会抽时间走出去学习参观,遇到好的品种也会毫不犹豫地引进来。为提高凤桥水蜜桃的市场价格,我还在包装上做起了文章。采用精包装的形式,将8个水蜜桃的价格提高到了100元。
  
  两大种植能手见面,切磋技术是在所难免的。应华兴问,如果朱屹峰种植水蜜桃,将会怎么做?朱屹峰说,水蜜桃也可以考虑设施栽培,当然水蜜桃对气候变化可能更敏感,因为水蜜桃开花的时间比较早,只要控制好温度,设施栽培对于水蜜桃产业也是可行的。同时,在新技术开发和推广方面,水蜜桃产业还有待加强。
  
  【村庄名片】
  
  三星村

  
  三星村位于南湖区凤桥镇西首,村庄面积7.46平方公里,总人口4115人。2008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2亿元,人均纯收入11787元。几年来,三星村先后被评为区级文明村、区级村庄整治工作先进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小康示范村、全国绿化小康村。
  
  有着“水果之乡”美称的三星村,已有100多年种植水蜜桃的历史,全村现有水蜜桃种植面积4200亩。2001年,该村被浙江省列为“万亩林果特色基地”,2002年被嘉兴市政府命名为“水蜜桃专业村”。凤桥水蜜桃连续几年获得省水果展示会金奖,2003年经过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认证,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
  
  江南村
  
  地处大桥镇中心区域十八里桥的江南村,全村地域面积只有1.64平方公里,总人口2004人。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12179元,近几年来该村每年固定收入都在50余万元。
  
  江南村是个名副其实的葡萄村,葡萄种植面积为850亩,占全村总面积的80%。2009年,江南村葡萄亩产收益是11400多元,创了历史新高。在江南村的带领下,大桥镇的葡萄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全镇葡萄种植面积在18000亩左右。“江南葡萄”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优质产品、名牌产品。江南村的葡萄基地被命名为“浙江省优质葡萄基地”、“浙江省林果特色基地”、“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示范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