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蓬莱: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仙境”更醉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烟台大众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3票  浏览12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8月16日 11:20
  蓬莱,因八仙过海的传说和海市蜃楼的奇观,赢得了“人间仙境”的美誉。今天,因海岸的土壤、光照和温度给予葡萄的惠赐,蓬莱被誉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
  
  良好的自然禀赋,赋予蓬莱打造中国乃至世界最优质葡萄产区的天时地利。“酒业富民”的思路由此进入蓬莱决策者们的视野。
  
  “要把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作为‘百年立市’产业,做大做强。”蓬莱市委书记张代令提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要以建设“优质产区、特色葡园和精品酒庄”为主攻方向,突出特色化、高端化,推进与市场营销深度结合,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面向高端,蓬莱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走向“蝶变”。从密集栽培到高效种植,从低端加工迈向高端生产,从单一产业到文化旅游服务业全覆盖……一粒小葡萄,串起了蓬莱三大产业。
  
  壮大“一产”创新生产模式谋得“双赢”
  
  七分种植,三分酿造。生产优质的葡萄酒,原料尤为关键。
  
  蓬莱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具备国际公认的最适宜海岸葡萄生长的“3S原则”———阳光、沙砾、海洋。如何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保证葡萄质量的同时,让老百姓谋得高收益,成为蓬莱市决策者们的现实问题。
  
  “创新种植模式,实现高效生产。”张代令提出,葡萄种植要以合作社为龙头,推进与葡萄酒生产的深度结合。如今,蓬莱市创新葡萄基地生产模式,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土地、劳动力、农民生产生活与酒庄紧密结合,土地成为企业“第一车间”,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收入大幅提高。
  
  刘家沟镇葡萄种植大户王长伟便是一位从合作社模式获益的农民。王长伟家里原来承包了4亩土地,后来他折价入股加入了南王山谷葡萄生产合作社,每年每亩土地能分得股金红利500元。同时,他又从合作社那里租种了10亩葡萄园,每亩“工资”收入1800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今一年每亩地能收入2900多元。
  
  “一种较好的基地建设模式,决定着一个葡萄产区的发展规模与速度。”蓬莱市葡萄酒局局长季兴典告诉记者,蓬莱市推行“合作社”模式以来,已发展优质葡萄种植基地15万亩。亩均效益由过去300多元增加到2900—3300元,种植户人均纯收入由过去4000元增加到目前8000元。在蓬莱,靠种葡萄致富的农户有4万多户。
  
  做强“二产”“鲶鱼效应”促企业“蜕变”

  
  有了优质葡萄原料,酿造高档葡萄酒就有了品质保证。
  
  目前,国内中低端葡萄酒已步入“战国时代”,若仍拼力于竞争激烈的中低端市场,无疑是自缚手脚。“随着消费升级,高端葡萄酒将成为未来的主导。”蓬莱市葡萄酒局副局长纪春梅说,蓬莱适于种植优质葡萄的土地就在30万亩左右,要想提高效益,企业必须转型,利用有限的土地“种出”高端酒。
  
  转型升级,最好的方式是引导企业建立酒庄,制造高档酒庄酒。但酒庄见效益慢,多数酒企舍不得一次性投入巨额资金却长时间得不到回报。
  
  继续低端化,发展受困;说服企业转型,从何入手?“鲶鱼效应!”———蓬莱决策者给出了答案。
  
  蓬莱的资源优良,产业基础优越,历来是国外酒庄进军中国的“兵家必争之地”。以此契机,蓬莱市顺势而为,放开政策,吸引国外知名酒庄来蓬莱兴建高档酒庄。
  
  在蓬莱丘山山谷,由英国客商投资兴建的苏各兰酒堡,集酒庄酒生产、苗木繁育、休闲旅游、葡萄酒文化推广为一体,年产酒庄酒300吨,每年吸引近万名高端游客品酒旅游。紧邻该酒庄,便是正在建设的世界五大顶级酒庄之一的法国拉菲酒庄,该酒庄由法国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投资1亿元兴建,年产高档酒庄酒500吨……到目前,已先后有英、法、澳大利亚等知名酒庄进驻,建起瑞枫奥塞斯、康达等知名酒庄10余处,总投资30多亿元,年产高档酒庄5000多吨。
  
  国外知名酒庄携品牌、高品质及文化内涵大举“进军”蓬莱,给本土企业以极大震撼。“我们已开工建造自己的酒庄——沃族酒庄。”在蓬莱海市罗迪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仲崇沪描绘出未来蓝图。海市是“土生土长”的当地民营企业,今年与澳大利亚知名酒庄合作,投资9000万元建设具有澳洲风格的沃族酒庄,进军高端市场,建成后企业效益将以20%—30%的速度上升。
  
  不仅海市罗迪,如今众多本土企业向高档酒庄升级。在蓬莱,已建和在建的华东百利、瑞事临、水镜、盛唐等个性化酒庄达30多处,总投资50多亿元,年可产酒庄酒1.6万吨。
  
  蓬勃“三产”文化融入旅游“掘金”高端
  
  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集群效应,还开始向第三产业放大。
  
  7日上午,数百名浙江游客来到蓬莱君顶酒庄,品尝葡萄酒,体验葡萄酒文化。游客魏云鹏当场购买两套葡萄酒具赠送朋友,并订购了一橡木桶葡萄酒。“葡萄旅行真的不错!不仅对葡萄酒文化有了全面了解,回去后还要邀朋友来品尝葡萄美酒。”像这样近百人的旅游大团,今年君顶酒庄已接待了30多批,到目前,酒庄旅游收入占酒庄总收入近三成。
  
  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规模迅速膨胀,让蓬莱成为中国葡萄酒名城。抓住这一机遇,蓬莱市以发展精品酒庄游为主线,将葡萄酒文化体验推广与休闲度假旅游相结合,全力发展葡萄酒文化旅游新业态。
  
  眼下,蓬莱着力构建“一带三谷”产业格局,“一带”即在206旅游观光大道两侧建设集葡萄庄园、葡萄酒加工、葡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18公里葡萄观光产业带。“三谷”即以君顶酒庄为中心,打造集酒庄酒生产、葡萄酒文化展示、美酒品鉴、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南王山谷;以法国拉菲、英国苏各兰等酒庄为中心,打造精致典雅、富有欧式酒堡风格的邱山山谷;以华东百利酒庄为中心,打造原生态、怡情怡性的唐朝山谷。“通过‘一带三谷’的影响力,抢占国内葡萄酒旅游制高点,使蓬莱产区成为可与国外著名产区相媲美的葡萄酒旅游度假区。”季兴典说。
  
  葡萄酒不但是一种消费品,还代表着一种文化。蓬莱市通过举办葡萄酒高峰论坛、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与品评赛、葡萄采摘游、葡萄酒自酿酒大赛、葡萄籽精油SPA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挖掘推广葡萄酒文化。目前,蓬莱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葡萄酒企业建设了各自的企业文化展示区和美酒品鉴区。
  
  高端葡萄旅游与特色文化“强强联合”,蓬莱实现了高端文化旅游服务业全覆盖。目前,蓬莱葡萄酒旅游游客数年均递增35%,去年达1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
  
  第一现场
  
  打好葡萄酒“地基”

  
  产出一杯优质的葡萄美酒,要历经种植、采摘、选果、加工、陈酿等多道工序。如果把最终的葡萄美酒比作一栋豪华别墅,那么葡萄的种植就是别墅的“地基”。
  
  蓬莱市葡萄酒产业国内领先,靠的是优质的葡萄原料,而高效种植方式是产出优质葡萄的关键。目前,蓬莱80%的葡萄基地实现了科学种植。9日,记者走进田间,探访葡萄高效种植新方式———标准化种植。
  
  在蓬莱香格里拉玛桑酒庄葡萄基地,两千多亩的基地,成排的葡萄苗树整齐划一。葡萄基地由石头条为桩,每两个石头条之间种植5至7株葡萄,葡萄枝干由铁丝固定在葡萄架上。记者看到,每株葡萄都有一个主干两个分支,成串的葡萄结在两个分支上。
  
  “这就是标准化种植,行距两米,株距一米,整个基地苗种都是如此。”基地经理张学同告诉记者,这种标准化种植,实现了从小行距大密度向大行距中密度、扇形架式向单干双臂架式的转变,“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通风和采光,利于提高葡萄品质。”不仅如此,标准化种植在施肥浇水、防病灾害、采摘时间等有明确的要求。“可以说每一项都是按着量化标准来的。”张学同说。
  
  葡萄树木之间的间距过宽,是否会影响产量、降低效益?对此,张学同说:“现在的葡萄质量比产量更重要。”他告诉记者,如果产量过高,葡萄的糖度就会降低,标准化种植可以很好的控制产量。以种植赤霞珠为例,普通的散户种植每亩地产量在3000斤左右,标准化种植一般控制在1500斤以内。“虽然产量降低了,但由于标准化种植的葡萄含糖量更高,酿造出来的酒产生的效益是普通葡萄的两倍还多。”张学同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