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莱阳梨能拍出高价 烟台苹果同样信心十足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蓝色快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30票  浏览11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8月09日 15:55
以前苹果有这样几种下场:被夏娃吃了,被牛顿顶了,被乔布斯咬了,被套袋了。然而现在在交易商宇冠果品保鲜有限公司手里,烟台苹果又被推上了网上竞买的舞台。据业内人士介绍,全国有数十家商品交易所,推出的交易品种多达几十种,宇冠到底有什么实力可以成为首次烟台苹果电子竞买的卖方交易商?它又为什么进行这次烟台苹果的电子竞买?8月7日,记者就此进行了专门探访。
  
  严限规格个头太大太小,都不能竞买
  
  8月7日,在宇冠果品保鲜有限公司的气调库前,映入记者眼帘的是苹果装箱的繁忙景象。在冷库旁边的分装间里,约20名的工人正在紧张忙碌着,从满装着苹果的大箱子里拿出一个,拉开网袋前后左右看过一遍后,大部分装进了7千克的包装纸箱中,一部分丢到了地上的篮子里。负责车间包装的冯姓工作人员介绍道,那些外表光滑,没有果锈和斑点的苹果就是顾客需要的一二级果。据了解宇冠公司此次出售的苹果只是直径为80毫米的二级红富士,其他规格等级的苹果暂不通过竞买平台进行交易。
  
  据了解山东省栖霞市宇冠果品保鲜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是贮藏和销售干鲜果品、蔬菜、包装物料、果脯、土特产品等,为栖霞市首批苹果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当地多家苹果合作社为其供应苹果,其“宇冠”牌系列苹果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国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华名果”。
  
  龙头掌舵建栖霞最早冷库,连赚3年
  
  在宇冠果品保鲜有限公司的院子里,一座冷藏库屹立在办公楼前。“这个是1992年建的,是当时整个栖霞市最早的冷库,还是当时果品集团公司的。”宇冠果品保鲜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蒋吉利说,因为当时整个栖霞市几乎没有冷库,所以苹果普遍面临着保存难的问题。而1999年之后,随着冷风库的普及,苹果的销售时间被整体拉长了,而果农和收购商也找到了自己的保温箱——如果苹果的市场价格达不到他们预期,那就不卖,把苹果在冷库里藏一段时间再说。
  
  “2011年之前,我们连续赚了三年。”业务部经理林义杰说,这三年每斤苹果平均能赚一块五左右。当时的很多收购商看到这种情况,都急着想多收一点。“当时的感觉就是,很多人都在抢,苹果特别难收。”林义杰回忆道,之前苹果的收购价基本都徘徊在二块八、二块四、二块六上,而2010年的收购价则一下子飙升到了三块五。
  
  风向大变出库价大降,很多游资跑路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许多投入全部家当的经销商在2011年却血本无归。2010年3元的收购价,2011年3块2的出库价,中间隔着六七毛的冷藏费、代收费、运输费,很多都人都是几百万几百万地赔。
  
  “出库价基本是市场需求的反应,而进库价就是被炒高了。”2010除了常年收购苹果的果商外,大量的游资也涌到了苹果收购市场,这样就推高了苹果的收购价。
  
  产品收购价格虚高,经销商却没有烟台苹果的定价权,“面对2011年价格的回落,很多游资直接丢下冷库里的苹果跑路了。”蒋吉利说。
  
  价格走低,这是每一个栖霞苹果果贩面临的现实问题。据媒体报道,库存红富士一块钱四斤都卖。曾经一斤卖到四五块钱的红富士,如今在烟台市场上最低价却卖到一块钱两斤。
  
  另谋出路网上搞竞买,定价权握在手
  
  “只要有物流的地方就能有我们宇冠苹果。”栖霞市宇冠果品保鲜有限公司的二楼办公室里,蒋吉利讲到宇冠苹果即将出现的拍卖场景时,略微激动地撸了一下袖子。这位公司的董事长介绍说,在不远处的公司自有气调库里,2000吨2011年的入库苹果已经严阵以待,“到时会一吨起拍。”
  
  为什么要搞苹果拍卖?蒋吉利讲了他去年亲眼见证的一个事情:当时莱阳搞了个刺梨拍卖,一个梨拍出了7元的高价,而这个梨的复制品,因之住进了村里的博物馆。这个事情让他触动很大:都说烟台苹果莱阳梨,他们莱阳梨可以通过拍卖卖出高价,为什么我们烟台苹果不能拍卖出好价钱?
  
  经过他的一番考察,最终圈定了渤商所作为他们的拍卖平台。
  
  风险未知试试看,效果好了加大规模
  
  对于蒋吉利而言,除了从渤商所中的延期补偿费和交易费中赚得费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拍卖的方式,获得比普通交易方式更高的收购价,“如果其他人能卖到4元,我们就能卖到4.2元。”蒋吉利还介绍对于他们卖家来说,最大的好处在于拓宽了销售渠道。
  
  据了解,这次苹果竞买,渤商所和宇冠公司都是抱着“试验”的心态进行,蒋吉利说,苹果进行竞买在整个苹果行业里都是第一次,“如果效果好,还要把大的,好的苹果单独挑出来卖,还要分中高低档卖!”
  
  李志波
  
  挣钱不敢想,少赔点就行
  
  8月7日,记者在栖霞当地采访时了解到,有些经销商的库存苹果已经卖完,而有的经销商手里还存着几万斤苹果,正在焦急地寻找销路。
  
  8月7日下午1点多,记者来到了栖霞市迎宾路上的一家果蔬冷藏库。看门的老大爷说,整个冷库还有最后的几百斤苹果现在也已经有了买主。
  
  “去年的苹果基本上都卖完了。”栖霞格润森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王经理说,虽然“药袋苹果”事件在媒体上闹得很凶,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销售,“到现在库里的苹果已经所剩不多”。
  
  而在迎宾路一家名为栖霞凯浩冷藏有限公司的冷库。冷库的负责人路香利表示,自己这2000吨的冷库是为附近果农代存苹果用的,整个冷库去年全都租了出去,而库存的苹果在今年5月上旬就全卖出去了。
  
  经营苹果生意10多年的郑先生说,前两年苹果行情好,栖霞掀起了冷库投资热,冷库的增多,直接导致了苹果收购的迅速膨胀。库存的苹果一年比一年多,到后来就出现了存货量过盛,只能降价赔本销售。
  
  这一说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据栖霞当地部门统计,栖霞市目前拥有大小果品冷藏保鲜库、冷风库480座。到目前,仍有部分果品经营者守着冷库里几万斤甚至更多的苹果在等待买家。“挣钱是不敢想了,能少赔钱就是好的。”苹果经销商韩先生说,今年大多数经营者都比去年精明了,一看势头不对就赶紧出货,这样还能赔得少点。
  
  记者发现,目前多家农产品网站都发布着大量烟台苹果的销售信息。自称在栖霞做苹果生意的刘经理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手里还有十几万斤苹果没有卖出去,每斤1块来钱就可以出手,可是现在,求购信息仍然少得可怜。
  
  相关新闻
  
  新果价格或与前两年持平
  
  8月7日下午2点多,栖霞市庄园街道十里铺村的果农老范准备给自家的几亩苹果园除除草。据老范介绍,今年是苹果的大年,按理说会比去年结的果子多,“你是没看见,果树刚开花的时候,整个树都开满了。”虽然前两天的台风没有影响到栖霞,但今年5月的那场冰雹把老范的好心情打没了。据他介绍,那场冰雹打掉了不少苹果花,“挺惨的呢”。
  
  “我们合作社的50多户果农也都是这个情况。”栖霞市昇平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刘经理对今年10月份即将上市的新苹果做了如此的预测:收购价和2011年的基本持平。“自打2010年开了头,2010年和2011年10月份的新苹果收购价一直维持在三块三到三块五之间,“有了这个价格作参照,今年苹果应该也是这个价吧。”
  
  “药袋”包不住烟台的好苹果
  
  有这样一个笑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我去买“四袋苹果”。这个笑话所反映的,正是传统农产品与高附加值科技产品的巨大差距。如果我们把烟台苹果传统的粗放型销售方式比喻为笑话中“四袋苹果”的话,那其这次走上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实现网络化销售,无疑是向“苹果四代”转变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在整个苹果产业链中,市场销售是非常重要,也是果农非常关注的环节之一。这个环节处理不好,苹果非但卖不上好价钱,还容易卖不出去,造成积压。传统的苹果销售方式,无论是客户到果农田间地头直购,还是到果品公司采购,都存在类似的弊病。而改为网络平台销售后,无疑更方便快捷了。对农民而言,他们可能不明白什么是交易所,什么是网络化销售,但如果告诉他们,以后苹果能卖个好价,而且卖得更快了,他们自然会喜上眉梢的。
  
  所以说,这次的烟台苹果走进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优化了烟台苹果的产业结构,还为其他特色农产品转型闯市场,做出了积极而富有意义的探索。与此同时,这种利用高科技销售特色农产品的方式,也能够继续擦亮烟台苹果的名片,甚至是烟台的名片。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烟台苹果在走上网络交易平台前,还发生了沸沸扬扬的“药袋事件”。理论上讲,这种负面新闻足可以阻止烟台苹果的上网步伐,但事实恰恰相反,烟台苹果非但没受到影响,反而以极佳的口碑走进了交易所。这更加证明,烟台苹果的质量和品牌,那是响当当的啊。
  
  传统农产品傍上高科技,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受益于这种完美的结合。到那时,充满乡土气息的烟台苹果,也会散发出浓浓的“IT声音”:“亲,别忘了网上淘苹果哦。”(见习记者 卢健 王杰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