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公道自在人心:烟台子弟为烟台苹果说的话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观点中国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90票  浏览203次 【共1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6月15日 14:57
  身为烟台人,对苹果有很复杂的感情。自孩提时起,就随父母去果园摘苹果,跟爷爷奶奶给果树打药除草剪枝,果园中留着童年的记忆。依然记得,酷暑时节果园中密不透风,待一会儿就会大汗淋漓,乡亲们还要不断爬上爬下,在树丛中弯腰前行;当年还是人工授粉,要在炕上敷采集来的花粉,要在几天内挨个点完数十万花蕊,从早忙到晚,从晚忙到早,因为一旦错过花期,花蕊将凋零而难以变成果实。当时最高兴的是秋天收获果实,尽管霜降后略有寒冷,但男女老少齐上阵,去收获那汗水换来的果实。坦诚的说,这片土地并不肥沃,处处都是丘陵,冬天路过时一片荒凉;烟台地区其实也并不富裕,农民基本就靠几亩果园为生,苹果是几百万烟台果农赖以生存的饭碗。
  
  在烟台苹果品牌遭受打击之际,同乡们的表现各异。有同乡打悲情牌,说种苹果多艰辛,几乎声泪俱下;有烟台同乡自荐说要吃苹果给人看,若有毒自己先中毒;还有人说自己吃了几十年苹果都没事,所以别人吃了肯定也没事儿,其对家乡拳拳之心可见一斑。但若真有毒苹果话,无论如何都要整治,这是社会问题,而非地域性问题。艰辛并非博得别人同情的理由,中国任何地方的民众都很艰辛;有人自愿以身试毒做试验品,并不意味着别人也有义务跟你一起牺牲,这不具有正义性,因为你是利益相关者。坦诚的说,我也是有立场的,只能尽量客观的去阐述。
  
  原本不想掺和此事,但看到新京报夸大其词的行径,让人愤慨。本来5月份栖霞苹果遭遇冰雹,4.5万亩苹果已经绝产,此次事件让果农的处境雪上加霜。试问新京报,你怎能偷偷摸摸修改题目?为何接着不敢出自己评论,却开始抱起所谓权威的大腿了?13日刊出的寻找“良心苹果哥”,言外之意是影射烟台果农不依照规则办事,迄今未出现摸着良心种苹果的。请问你新京报有资格自诩有良心吗?你不去邀请国外质量检测专家,却凭着你文科出身的记者目测?去故意报假料吸引民众的注意,然后你在污蔑果农中获得快感?再说王瑞锋小师弟,你不是前一天还在人人网上说“一晚写了一堆垃圾”吗?却为何又信誓旦旦的说“为任何一个字负责”?你的人生信条让你这样信口雌黄吗?你可以沿路随意抽取几个案例,就概括2017平方公里的县的情况?你的统筹概括能力也太强了。有同乡用统计模型分析你的数据,你作为掌握话语权和所谓“真凭实据”的大记者,为何都不来回应下呢?我们不反对真实报道,但你是如实调查的吗?有你这样调查的吗?我们保留起诉你的权利。
  
  实话实说,任何人对食品安全都十分关注,这关涉到国民的切身安全。尤其是近年来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感觉胆战心惊,甚至咬牙切齿。不管如何,违禁药袋都是不对的,一定要严惩不贷,不能在别人出现问题时予以谴责,自己出问题时就遮遮掩掩,哪里都不能纵容违法行为。本来父母早已到了县城,家里也早已不种苹果,但为此事我还特意找母亲求证了,妈妈说早就很少有人用药袋了,但不排除有一部分害群之马。个人认为,可以销毁制造商的设备,对其进行巨额罚款;可以对果农宣传并欢迎举报,一旦发现损害整体利益者绝不姑息,甚至可控诉其危害公共安全;烟台市政府可以邀请民间人士深入了解全部流程,也欢迎明察暗访,可以承诺一旦发现问题苹果,政府予以赔偿,透明的方式是对污蔑最好的回击。
  
  烟台苹果主要是外销至欧美国家和东南亚的,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烟台下辖的栖霞作为一个县级市,连续多年出口苹果总量占到中国苹果出口的一半以上。《山东栖霞苹果出口连创纪录,引领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新华网2008年10月10日)。欧美标准只会比国内严格吧?大家肯定对绿色壁垒还印象深刻吧?但烟台苹果愣是从提高自身质量入手,达到乃至超越了国际标准,顺利走向世界。2011年,烟台苹果顺利出口到世界上检验检疫最为苛刻的澳大利亚,取得了又一大突破。但金字招牌也怕恶意诋毁,怕被以偏概全,在国外能够扬眉吐气的中国水果并不多,有的人就看着折腾吧。
  
  谣言止于智者,但貌似现在智者没那么多,或智者也有受迷惑之时。我只想解释下,现在苹果基本都套袋,作用是保护苹果免受虫害、摘掉套袋日照后色泽均匀,一般套袋并不含药。具体例证在于:1、网上随意搜索都可以看到可爱的孩子口衔套袋,找到果农双手忙不过来时口含纸袋劳作,难道他们是想不开?还有套袋一般会重复使用,难以避免手接触,用药袋岂不是害自己?2、套袋已经达到阻止害虫的作用,药物反而可能在特定环境下对灼伤苹果,难道农民能控制天气?3、烟台苹果最好的出口欧美,略有伤残的次果销往国内大都市,次之的造果汁。千万不要自虐的认为是多重标准,这是市场规律使然,任何人都会将产品销售给出价高者。况且,农民一般不舍得吃最好的,会拣着那种伤痕累累的次果吃。
  
  重点解释国内果品的鉴别方法,实际上出口国外的和销往国内的药物残留量是一样的。这里没听说有特供基地,农民自己没有检测仪器。无论几等苹果都是农民散户种出来的,都是一棵树上长出来的,出身是一样的;农民将所有苹果送到果品收购处,然后有人进行甄别筛选,判断几等果的标准是大小、色泽及是否有残破等,这时判定了等级的苹果开始了身份的转换,有些将远赴重洋,有些则留在国内。苹果本是无辜的苹果,却没想到躺着也中枪,好在公道自在人心,民众也没那么容易被蛊惑,以上是我作为烟台人为苹果说的话。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