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重庆长寿:对我区夏橙滞销的调查与思考(上)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长寿新闻网   发布者:olaiya
热度419票  浏览25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8月10日 16:07

  ——对我区夏橙滞销的调查与思考(上)

  长寿新闻网 记者 许先彬
  
  当前,夏橙销售已落下大幕。然而近日记者来到龙河镇永兴村,看到满山遍野的夏橙树上已结满了指头大小的新果子,而有的树上却仍挂着青黄相间、虫眼斑斑的老果子。
  
  “‘父子同堂'是夏橙的生长特点,但今年‘父子'呆在一起的时间也太久了。”永兴村主任王强既调侃又尴尬地说,今年夏橙销售期比往年延长了一个多月,到现在为止才卖出去大半,剩下的不是挂在树上就是烂在地里。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云集、长寿湖、双龙、石堰等镇的夏橙种植村,也面临同样的尴尬,夏橙滞销让果农很受伤。
  
  一吨夏橙卖了50元,还拿10元作感谢费
  
  永兴村是龙河镇的夏橙大村,种植面积4000亩。而村主任王强是永兴村的夏橙大户,种植面积20多亩。
  
  “前些年,种1亩夏橙相当于种4亩庄稼。”王强说,正是因为夏橙的经济效益较好,所以他40多岁从没进城打过工。去年,他的20多亩夏橙,产量达60吨,销售收入六七万元,除去肥料、农药等成本,剩下三四万元。而今年,他共卖出37吨夏橙,销售收入仅有5900元。
  
  前不久,夏橙销售已临近尾声。王强仍有一半的夏橙没卖出去,心里早已凉成了一块冰。为了早点采摘树上的夏橙,不影响明年的产量,他心一横,决定不要一分钱,让收购商采果。没想到,收购商反倒向他要采果的劳务费。一天,王强接到一个经纪人的电话称,进村修路的工人要买夏橙。当天共采了1吨果子,除去采果费,结果剩了50元。王强感到很意外,连忙拿出10元钱买了一包烟酬劳经纪人。
  
  “今年夏橙‘打烂仗',与品种老化不无关系。”王强开始反思,永兴村种有伏令、阿夏两个品种的夏橙,但这两个品种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品种严重老化,品质越来越差,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看来该换个品种了”。
  
  品种好卖高价钱,品种差卖低价钱
  
  云集镇是我区夏橙第一大镇,种植面积1.5万亩。而云集镇大胜村有夏橙面积2600亩,是该镇的第二大夏橙种植村。
  
  近日,记者走进大胜村主任苏兴全的果园,看到一半的果树长得较高,一半的果树长得较矮。苏兴全介绍说,他家种有8亩夏橙,长得高的是伏令夏橙,长得矮的是密耐夏橙。
  
  “别看密耐夏橙长得矮,今年没有亏全靠了它。”苏兴全说,密耐夏橙是夏橙品种中最好的,不仅个头大、色泽好,而且味正、籽少,收购商都争着买,今年产地价达1.5元/公斤;而伏令夏橙由于受病虫害影响,品质较差,少人问津,他卖得早,才卖了0.6元/公斤。
  
  说起9年前种密耐夏橙,苏兴全的初衷只是为了“带个头”。2003年,云集镇引进密耐夏橙,作为一个新品种,并没受到果农们欢迎,因为种了30多年的伏令夏橙,不仅产量高,而且价格也算过得去。而种植一个新品种,需要花七八年的时间加以管护才能达到盛产。作为村干部,为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苏兴全花了600多元钱买来苗子,种了4亩地的密耐夏橙。“早知如此,当初还该多种些。”苏兴全说。
  
  据统计,云集镇今年夏橙产量约2.5万吨,目前未销售出去的夏橙约300多吨,主要是伏令夏橙,而密耐夏橙等新品种则受到市场欢迎。
  
  凤凰也有落难时,涅槃只为获新生
  
  上世纪70年代初,位于北碚中柑所的专家美国考察,发现一种柑橘“花果同树、父子同堂、三青三黄”,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成熟,由于处于水果淡季,很受市场欢迎。为了增加农业效益,帮助农民增收,他们裁剪了一根枝条,用餐巾纸透湿水后包裹好,放入旅行包中带回所里。这便是最初的伏令夏橙。
  
  后经专家们悉心培育,伏令夏橙在中柑所的土壤里扎根了。1972年,他们通过考察后发现,长寿湖有独特的水体气候,平均气温高出2-3度,更适合种植夏橙,于是引入长寿湖园艺场进行幼苗培植。从最初的几十亩,到后来的几百亩,再到现在的数万亩,伏令夏橙作为一种晚熟柑橘,靠着产量高、上市晚等优势,曾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及东南亚国家。
  
  “不可否认,夏橙曾是我区广大果农心中的凤凰,手中的摇钱树。”区农委高级农艺师、从事柑橘技术服务30多年的李吉熙说,但从引种至今,夏橙发展已有40多年的时间了,品种严重老化,优势日渐削弱。具体地讲:由于以前运用密植技术,导致现在树冠阴蔽,加之长寿湖高温高湿气候,病虫害发生较多。在人们的印象中,夏橙水份不足、酸甜不均、容易落果等现象,与当前的新品种W.默科特、塔罗科血橙、晚熟脐橙等相比,劣势显而易见。加之各地晚熟柑橘发展风起云涌,导致今年我区夏橙滞销。
  
  近段时间,李吉熙正着手拟定我区夏橙老果园改造的方案。然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做夏橙改造的计划了。
  
  换种升级前景明,保守观望路难行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区在中柑所专家的指导下,已开始对夏橙进行换代升级,先后引进了卡特、阿夏、德塔、密耐、奥林达、红夏橙等数个夏橙品种,同时我区柑橘技术人员通过不断摸索,也培育出了长寿一号、长寿二号等夏橙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虽然对夏橙的品质有所提升,但产量却不如伏令夏橙。”李吉熙回忆说,当时主要运用高位嫁接推广新品种,需要三四年才能恢复盛产,所以一些果农守着伏令夏橙不愿换种。
  
  目前我区夏橙种植面积为7.3万亩,其中伏令夏橙占了60%。今年夏橙总产量6.5万余吨,预计产值1.3亿元,但实际经济收入仅有0.6亿元,损失0.7亿元。为优化种植结构,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经济损失,我区准备对6万亩夏橙实施改造。计划3年内完成,每年改造2万亩。
  
  “区镇两级积极性很,但基层群众却并不‘感冒',保守观望者多。”云集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柑橘技术的刘兴惠说,填报老果园改造计划的通知已下发近一个月了,但至今还没收齐各村的报表。通过走访发现,群众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三:一是老果园改造会降低产量,眼前利益会受损;二是外出务工是主业,夏橙种植是副业,夏橙收入可有可无;三是农村劳动力缺乏,费力伤神。
  
  “我们已考虑到群众的担忧,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李吉熙介绍,近几年我区引进发展W.默科特、塔罗科血橙等新品种,已有一定规模和品牌,市场效益日渐显现,所以对夏橙老果园的改造将主要选择W.默科特、塔罗科等优良品种进行高位嫁接,并实行嫁接员工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高接方式统一、高接时间统一、接穗来源统一,确保高接换种质量,解除群众后顾之忧。在实施过程中,将采取“留一换一”的方法,对夏橙老果园进行“轮换”,既保证换种进度,又保证果农收入,实现3-4年内平稳过渡。此外,我区还将争取优惠政策,配套完善水系、路系建设,把老果园改造成标准化的果园。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