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苹果效益天壤之别的“秘密”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张行勇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88票  浏览16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2月27日 14:44
  苹果种植,曾让陕西礼泉县的众多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然而,连年投入增加和果树品种老化,逐渐让这里的苹果产业朝阳不再。
  
  新春过后,《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访礼泉县时,碰到了一些正在用苹果树树干笼火取暖的老人。他们告诉记者,种苹果劳动强度大,太辛苦,人整天被绑在地里整枝整形、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尤其是去年苹果价格不好,除去投入,基本所剩无几。“好在乡下人不计劳动成本,否则这个营生就没得干了。而村里的青年人基本都到城里打工,混生活。”
  
  对于这样的情景,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杨星科也感触颇深。“今年回山西万荣县老家过年,县里也向我咨询依靠生物农业引领苹果产业发展的事。全县种了约50万亩苹果,但每斤售价只有1.2元,而且至今都未销售出一半。果农愁,领导急呀!”
  
  同样是发展苹果种植产业,效益却有着天壤之别。
  
  延安市富县高塬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孔建军告诉记者:“年过得好着呢!合作社社员所有的苹果都卖完了,价格平均每斤近3元。现在盼着今年的苹果收益更好!”
  
  孔建军组织领导的富县高塬果业专业合作社,有果农278户、果园3030亩。去年,合作社发展了130亩陕北优质富硒“红富士”苹果。因熟得早、品质好,这些苹果卖上了好价钱,售价比市场价平均高出0.5~0.6元/斤,且年前已全部售完,合作社成员的人均苹果纯收入超过了1万元。
  
  种植苹果能取得这么好的效益,自然有它的奥秘。原来,合作社与苹果经销商搞起了订单农业,统一采购农资,统一田间栽培和病虫害生物防治,基本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与此同时,近两年来,合作社积极寻找科技支撑,一方面依靠陕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示范推广的一种新型微生物苹果专用复混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苹果的着色时间和品质;另一方面依靠专家研发富县土壤富含的硒元素,打响“陕北高塬富硒苹果”的牌子。
  
  谈及自己的心愿,孔建军说,希望科研单位能带来更多更好的新技术,希望具有生物农业知识和懂经营的大学生村官到合作社任副理事长。
  
  礼泉县县长王满院也向记者表达了农民的期盼:面对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和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的现状,希望政府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
  
  苹果产业的不同命运,折射出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杨星科表示,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打造集约化、规模化的组织形式和具有一定农业技术知识的“专业化”农民队伍,加强生物学农业创新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这样才能形成产业和品牌产品,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周杰也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探索依靠生物学农业创新成果及推广与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结合,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走出一条依靠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