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市场动态 >> 香蕉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如何走出“农民卖不掉,市民买不起”怪圈——海南香蕉“卖难”追踪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74票  浏览14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7月12日 16:46
  近期海南香蕉滞销成为网上焦点话题。7月8日由淘宝网发起的“聚蕉行动”,173吨海南香蕉在24小时内销售一空。在政府调控、市场调控以及民间力量的助推下,海南香蕉价格略有回升,品质最好的香蕉可达1.6元/公斤。
  
  近年来连续出现的海南香蕉、辣椒等农产品滞销、“农民卖不掉、市民买不起”怪圈一再出现。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科学种植指导、产销脱节是农产品滞销“卖难”的主要原因,而流通环节过多和中间商操纵价格则导致终端零售价居高不下。专家认为,解决这一问题还需“有形之手”发力,强化农业组织化、缩短流通链条。
  
  屡现产销价格“冰火两重天”
  
  自今年5月底以来,海南香蕉收购价格快速下滑,地头平均价每公斤最低跌至0.4元,远远低于生产成本价,与此同时,海南部分大型超市和零售摊价格却一度保持每公斤5元至6元的高价。产销价格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记者近期在海南乐东、三亚、澄迈等香蕉产地采访时发现,绝大多数的蕉农都面临香蕉“卖难”问题,大量即将成熟的香蕉挂在枝头或者被采收下来堆在田头无人收购,蕉农一筹莫展。
  
  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万冲镇几名来自广西的蕉农面对刚摘下来的香蕉愁容满面。“香蕉摘下来已经好几天,马上就要熟了,但是没人收购,我们非常焦虑”。蕉农黄甫军告诉记者,“我们种植香蕉的成本大约每公斤0.8元,每株香蕉大约25公斤至30公斤,现在即使每株2元都没人要,还不如拿去喂猪。”
  
  澄迈县大丰镇美玉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香蕉,村委会主任郑所芳告诉记者,村里总共种了大概2500亩,“今年亏大本,农民自己的工、自己的地都要亏,更不用说那些承包土地和雇佣工人的种蕉大户了,种得越多,亏得越多。”由于村里没有合作社,都是收购商通过“代办”来田间地头收购,价格一度跌至每公斤0.4元至0.6元左右,而种植成本每公斤为1.4元左右。
  
  在蕉农为香蕉卖不出去而感到“心焦”的同时,香蕉的终端零售市场却是完全相反的场景。记者在海口部分超市和零售摊贩了解到,海南本地产的香蕉卖价一度达到每公斤5元以上,买者少之又少。市民王先生笑称,香蕉太贵“买不起”,而且现在上市水果品种多,香蕉也不是非吃不可。
  
  不仅是香蕉,海南蔬菜近年来也多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海南人坐守“菜园子”却吃“高价菜”,给海南岛带来不少尴尬。零售价与收购价悬殊的高差价,让菜农蔬菜日益“卖难”,市民愈加“买难”,“菜篮子”越拎越沉。
  
  盲目种植、流通不畅
  
  过去10年间,海南香蕉出现过3次严重滞销的惨淡行情。有关专家介绍,香蕉行情大落原因有多种,但盲目跟风扩大种植面积,香蕉短期内集中上市、供过于求是主因。
  
  据海南省农业厅南亚热作办主任蒙绪儒介绍,2010年海南香蕉种植面积明显增多,今年可采收面积至少85万亩,比去年多出15万亩,产量预计可达170万至190万吨,是海南香蕉市场受2007年“香蕉致癌事件”影响低迷后的种植高峰。
  
  蒙绪儒说,海南香蕉是典型热带高效产业,正常情况下,每亩香蕉利润为4000元至6000元。2008年至2010年,海南香蕉连续3年行情高涨,不少人种香蕉利润超过100%,甚至出现1亩香蕉赚1万元的超高利润,结果诱发严重的盲目跟风种植现象,甚至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转行种香蕉,致使2010年香蕉种植面积增长过快,今年供应量过大。
  
  蕉农黄维秀在澄迈县大丰镇美玉村承包土地种植香蕉5年,“2年赚钱,3年亏本。”黄维秀说:“蕉农其实比较盲目,今年行情好,明年就多种一点。行情不好,明年就少种一点。”他自己今年扩种100亩,却没有料到香蕉行情与去年有天壤之别。
  
  蒙绪儒说,除了种植面积过快增长,海南、广东等地春蕉和夏蕉叠加集中上市,造成香蕉市场饱和、供大于求,诱发香蕉价格“跳水”。海南香蕉在全国占有季节优势,作为我国春蕉和夏蕉的主产地,集中上市期一般在3月至6月。由于年初低温寡照天气影响,海南春蕉的采收时间推迟了20至30天,原本应在4月上市的春蕉又和夏蕉上市时间“撞车”,导致香蕉的出岛量猛增。
  
  盲目种植和扎堆上市导致香蕉收购价格“一泻千里”,终端零售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则是由于流通环节层层加价、流通环节成本不断提升所致。
  
  来自广西的收购商黎少萍从2003年就开始在海南收购香蕉,她告诉记者,这些年香蕉价格一直不稳定,今年她的收购价格压到了每公斤0.12元到0.15元左右,也很难保证盈利。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在农户手中收购后运到河南,每吨运费500元,一车33吨,运费就1万多元,必须卖到每公斤1.7元才不亏本,但有时出手价格只能达到每公斤1.6元。“所以澄迈美亭一带现在就我一个人在发货,其他几个收购商都在观望。”
  
  海口南北水果批发市场的批发商魏先哲告诉记者,“运输成本、人工费用、铺面租金都上涨了不少,目前走货走不动,大家基本上都不卖香蕉了。”魏先哲说,铺面租金每月涨到4500元,人工费从以前的每月四五百元涨到一千多元,从澄迈进货运费以前是一车100至200元,现在翻了一倍。
  
  缩小差距需“有形之手”发力
  
  业内人士认为,破解产销地农产品价格悬殊的“怪象”,还需“有形之手”果断发力,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缩短流通链条。
  
  海南省香蕉研究所所长甘东泉说,目前农产品市场经营体系还很不健全,一些中小种植户对于价格波动异常敏感。这次香蕉滞销事件让一些中小种植户出现心理恐慌,在价格下跌之初开始互相压价,这就让收购商有机可乘,趁机打压收购价。此外,受乙烯利催熟事件流言余波影响,一些蕉农错误地判断谣言已经结束,价格还会回到以前的价位,就惜货出售,没有及时把一些成熟的香蕉销售出去。
  
  甘东泉说,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广大香蕉种植户缺乏市场信息,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有很大的关系。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导致农民不科学种植,盲目跟风,对市场前景无法准确判断。而较低的农业组织化程度则使得农民力量分散,无法联合起来对抗风险。
  
  海南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处长张健认为,要破解滞销问题,一方面不断完善市场流通体制建设,减少流通环节成本,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开拓中小市场,在加大力度北运的同时还要着力推动出口。另外,海南农产品产业均存在产业链条短、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受市场波动影响大等突出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海南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蒙绪儒坦言,种植香蕉风险较大,有“一年赚、一年赔、一年平”的说法,因此有效引导蕉农规避市场风险尤为重要。
  
  一是政府要帮助蕉农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时更新市场信息;蕉农也要积极地关注市场动态,主动调整种植结构,确保按照种植规律科学种植。
  
  二是广大蕉农要积极参与市场开发,戒除“等、靠、要”的思想,不能等着收购商上门收购。有实力的种植户可以联合起来组织收购商前来收购,或者自己运输、自己销售。
  
  三是政府要协助农民积极推广应用新的品种和种植技术,加强管理,不能因为市场不好就放松管理;同时还要提高农民规避市场风险的意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